十二法
治疗方法
十二法指针刺操作过程应用的十二种手法。出《针灸大成》。包括爪切、指持、口温进针指循爪摄、针退、指搓、指捻、指留、针摇、指拔。其中除指持、口温、指留、指拔四法外,其余均见于十四法中。
爪切
针刺指针刺前用左手大拇指指甲切按穴位处皮肤的方法。《大成》:“爪切者:凡下针,用左手大指爪甲,重切其针之穴,令气血宣散,然后下针,不伤于荣卫也。”在《针经指南》十四法中,爪与切分为二。
指持
指持指针刺前以右手持住针柄,用心专著,使针在穴上着力一旋一插,直透腠理的操作方法。《大成》:“指持者:凡下针,以右手持针,于穴上着力旋插,直至腠理,吸气三口,提于天部,依前口气,徐徐而用。正谓持针者手如握虎,势如擒龙,心无他慕,若待贵人之说也。”
口温
口温指针刺操作前先将针具放入口中使针热的针刺方法。因不卫生,今已不用。
进针
进针又称内针、下针。指将针刺入穴位,或针刺人穴位后继续向下插进。
指循
指循指针刺而气不至,可用指循导气法来催动经气的方法。《大成》:“指循者:凡下针,若气不至,用指于所属部分经络之路,上下左右循之,使气血往来,上下均匀,针下自然气至沉紧,得气即泻之故也。”
爪摄
爪摄指针刺入后,用大拇指指甲于所针穴位上下掐按的方法。多用于滞针或针感迟钝时。《大成》:“凡下针,如针下邪气滞涩不行者,随经络上下用大指爪甲切之,其气自通行也。”
针退
针退指用泻法时退针、出针的方法。出《大成》:“七针退者:凡退针,必在六阴之数,分明三部之用,斟酌不可不诚心着意,混乱差讹,以泻为补,以补以泻,欲退之际,一部一部以针缓缓而退也。”
指搓
指搓指进针后搓针的方法。《大成》:“指搓者:凡转针如搓线之状,勿转太紧,随其气而用之。若转太紧,令人肉缠针,则有大痛之患。
指捻
指捻即捻法。《大成》:“指捻者:凡下针之际,治上,大指向外捻,治下,大指向内捻。外捻者,令气向上而治病;内捻者,令气至下而治病。如出至人部,内捻者为之补,转针头向病所,令取真气以至病所。如出至人部,外捻者为之泻,转针头向病所,令侠邪气退至针下出也。”
指留
指留指在出针时不立即将针拔出,而将针提至天部在皮下停留一段时间,使荣卫之气疏散,不致随针外逸的方法。《大成》:“指留者:如出针至于天部之际,须在皮肤之间留一豆许,少时方出针也。”
针摇
针摇即摇法,指出针时摇动针体的一种手法。《针经指南》:“摇者,凡泻时,欲出针,必须动摇而出者是也。”《问对》:“摇,凡退针出穴之时,必须摆撼而出之,青龙摆尾亦用摇法,故日摇以行气,此出针之法也。”《大成》列为下手八法之一;十二手法中称为“针摇”,用法类似。
摇法
指拔
指拔指出针之时,将针提至皮下,待针下气缓不觉沉紧时再拔针的方法。《大成》:“指拔者:凡持针欲出之时,待针下气缓不沉紧,便觉轻滑,用指捻针,如拔虎尾之状也。”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9-10 23:12
目录
概述
爪切
指持
口温
进针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