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里台组
以组为岩石地层单位的地层结构
十三里台组,是以组为岩石地层单位的地层结构。本组名源于1931年松下进命名的十三里台阶。主要为一套含叠层石碳酸盐岩,岩性特征基本稳定,其中紫红色叠层石灰岩(俗称东北红大理石)为本组主要特征。底部以深灰色叠层石灰岩与营城子组分界,与下伏营城子组为整合接触关系。主要分布在金县、大连地区,复州地区也有零星分布。
命名
本组名源于1931年松下进命名的十三里台阶,命名剖面位于辽宁金县十三里台。参考剖面为辽宁大连棋盘磨剖面。
沿革
1931年松下进命名十三里台阶,为震旦系上统(关东统)进一步划分的7个阶之一。1959年俞建章等保留了原阶名称,建立十三里台组,其范围与十三里台阶一致,并在棋盘磨至茶叶沟测制了代表性剖面。以后文献中普遍应用这一组名。
特征
层型
选层型 大连棋盘磨剖面。林蔚兴等,1989,辽南上先寒武系研究。
构成
主要为一套含叠层石碳酸盐岩。下部为深灰、灰色薄—中厚层泥晶灰岩,含鲕粒泥晶灰岩、叠层石灰岩夹粉晶灰岩;中部为灰、紫色中厚层泥晶灰岩,叠层石灰岩夹紫黄绿色页岩;上部为紫、黄绿色页岩为主夹叠层石灰岩。本组岩性特征基本稳定,其中紫红色叠层石灰岩(俗称东北红大理石)为本组主要特征。产叠层石的主要群型有: Baicalia cf. Baicalica, Colonnella laminata, Conophyton ocularoides, Clavaphyton bellum, Tungussia f., Minjaria f., Katauia f., Jurusania f., Gymnosolen f., Inzeria tjomusi, Linella cf. Sinica。
接触关系
底部以深灰色叠层石灰岩与营城子组分界,与下伏营城子组为整合接触关系。
分布
本组主要分布在金县、大连地区,复州地区也有零星分布。厚度总的变化规律为由南向北厚度减薄,厚57—278m。
备考
编撰者:尹崇玉
作者1:松下进
年份1:1931
作者2:俞建章
年份2:1959
系名: 新元古界
参考资料
中国岩石地层名称辞典库.中国地质科学院数据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2-01-06 10:04
目录
概述
命名
沿革
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