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后送
战时按规定将伤病员从火线送往后方医疗机构,实施分级救治的活动
医疗后送,战时按规定将伤病员从火线送往后方医疗机构,实施分级救治的活动。医疗后送是在救治中后送,在后送中完善治疗的过程。
战时伤病员的医疗后送,大体经历了就地治疗、后送治疗和分级救治3个发展阶段。冷兵器时期,作战方式简单,伤类单纯,伤员数量不多,前方和后方医疗技术、设备差别不大,伤员主要就地交民间治疗或随军医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军队装备不断改善,火器用于作战,使战争规模不断扩大,伤病员数量不断增多,伤类日趋复杂,就地治疗遇到了困难,同时随着交通运输特别是铁路运输的发展,后送治疗逐步形成。由于受单纯后送的影响,在后送途中很少给予必要的治疗,造成后送和治疗脱节,不但增加了伤病员的痛苦,而且在长途后送中造成大批伤病员死亡。为减少后送途中伤病员死亡,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有些国家开始采用医疗和后送相结合的分级救治(即阶梯治疗)方式。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各交战国普遍实行医疗与后送相结合的救治体制,苏联军队从师救护所开始实行按专科分类进行指定性后送的阶梯治疗。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初期,伤病员主要是安置群众家里和地方医院治疗。1932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军团和军成立伤员转运组织。1933年,开始按兵站线配置兵站医院,初步形成伤病员分级救治的形式。抗日战争时期,大部分伤病员在各军分区范围内治疗,有的安置在群众家里,有的直接送到根据地后方医院。解放战争时期,开始实行比较正规的分级救治,伤病员以逐级后转为主,前接为辅。后送工具主要是担架、马车,部分是汽车。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建立了野战区和后方区。野战区又分为作战区和兵站区。作战区设连抢救组,营、团、师救护所,军医疗所。兵站区设前沿兵站医院、中途兵站医院和基地医院,对伤病员实施医疗后送。后方区设后方医院,收容治疗伤病员。在历次边境自卫反击作战中,沿用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医疗后送体制,在战术区连设抢救组,营、团、师设救护所;在战役后方区,设野战医院和基地医院;在战略后方区设后方医院。按统一规定的救治范围,对伤病员实施分级救治,救治水平明显提高。后送工具有担架、汽车、救护车、装甲救护车、卫生列车、直升机、飞机和船只等。医疗后送包括伤病员医疗工作和后送工作。伤病员医疗工作主要内容有:抢救火线或现场负伤人员,尽量减少阵亡;优先抢救危重伤员,努力减少伤员死亡;重点防治创伤感染,适时进行清创手术;分级留治轻伤员,伤愈后及时补充部队;积极防治疾病,减少非战斗减员;组织专科治疗,争取良好的治疗效果。伤病员后送工作主要内容有:制定伤病员后送计划;进行后送分类,做好伤病员后送前医疗处理和后送途中伤病员的防卫安排;填写医疗后送文书等。①迅速及时。对休克、窒息、大出血及重要脏器损伤的伤员,要不失时机地组织抢救。对大多数伤员,力争在伤后1小时内到达营救护所,2~3小时到达团救护所,4~6小时到达师救护所。②连续继承。各级救治工作要按救治范围的规定,前后连续地进行。前一级救治工作要为后一级救治做好准备,创造条件,争取时间;后一级要在前一级救治的基础上实行新的救治,使救治措施紧密衔接,逐步完善,避免不必要的重复。③安全后送。后送时要完备伤票、野战病历、医疗后送文件袋等医疗后送文件,严格掌握后送指征,选择正确的后送体位,指派护送人员。后送中注意减少运输和自然条件的不良影响,避免伤病情况恶化或途中死亡,预防因敌人袭击发生意外伤亡。在未来战争的医疗后送中,救治力量将会尽量前伸,并充分使用快速后送工具,减少救治阶梯或实施越级后送,加快后送速度;充分利用现代医学科学技术新成就和多功能、机动性强的医疗设施,对伤病员进行救治,以提高救治质量。
发布者: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编审室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07 23:13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