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貌学
研究不同地区的地貌形态特征、成因类型与发展规律的学科
区域地貌学(Regional Geomorphology)是研究不同地区的地貌形态特征、成因类型与发展规律的学科。例如,世界地貌、亚洲地貌、中国地貌、华北地貌和 北京地貌等的研究都属于区域地貌学范畴。区域地貌资料是进行各种自然区划( 例如地貌区划,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区划等等) 的基本依据之一,也是进行各项生产实践( 例如寻找地下水、农田合理布局,以及水利和道路工程的勘测设计等) 中不可缺少的参考资料。
简介
区域地貌学是研究不同地区的地貌形态特征、成因类型、发展规律、地理分布和组成特点的科学。是地貌学的分科。世界地貌、亚洲地貌、中国地貌、华北地貌、北京地貌等的研究都属于区域地貌的范畴。例如中国地貌的基本轮廓,由于内外营力的区域分异,形成三大地貌区域。即以冰川作用占优势的青藏高原区,以风力作用和干燥剥蚀作用为主的西北干燥区和以流水作用为主的东部季风湿润区。
研究简况
区域地貌学在国外以西欧研究较多,地貌区划则以苏联和东欧诸国的研究为主。中国区域地貌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50年代起得到较快的发展,出版了新疆内蒙古西藏等区域地貌专著,和中国科学院自然区划委员会的《中国地貌区划》(1959)。60年代以来,围绕着农业区划和综合考察进行了大量区域地貌的研究,现今大多数省(区)都出版有区域地貌和地貌区划的专著。
研究内容
区域地貌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研究各区域内外营力的特征,区域地质构造、岩石性质、新构造运动的特征和强度、气候等因素对地貌形成与发育的影响,以及人类活动对改造地貌条件的利弊,指出地貌的变化对环境因素的反作用,并对地貌环境质量作出评价;
②研究区域地貌发育史。长期以来区域地貌发育史的研究侧重于划分地文期和地貌侵蚀轮回,这对了解新生代以来地貌演变的过程是重要的,但需进一步研究沉积区和侵蚀区的分布及其演替过程,在内外营力和人类活动的综合作用下地貌过程的强度及其变化。特别是现代地貌过程及其发展趋势的研究对生产有更重要的意义;
③进行地貌类型划分和制图工作。根据区域内地貌形态单元及其成因、研究的目的和研究区的范围开展地貌类型划分研究,并据此编制出不同比例尺的区域地貌图;
④开展地貌区划工作。地貌区划是按照地表形态及其形成过程的相似性和分异性规律进行区域划分,划分后的每一个地貌区都具有独特的地貌类型组合,而与相邻的地貌区具有明显的差异。它是在划分地貌类型和编制区域地貌图的基础上进行。地貌区划一般是从高到低划分出不同级别的地貌区域。高级别的地貌区域划分,应适当强调地质构造和大地构造的完整性,即主要体现内营力成因特点;低级别的地貌区域划分,主要考虑外营力成因的特点。遵循形态、成因的原则,对综合性地貌区划和部门地貌区划都是适用的,这样才能说明区域地貌的发展及其区域地貌的差异性。某些为特定目的进行的地貌区划也可以单独采用形态的原则,如有些省(区)的农业地貌区划主要依据地貌类型组合和农业地貌条件的利用、改造两项指标。地貌区划图有两种形式:一是纯区划图,如《中国1:1500万地貌区划图》;二是地貌区划与地貌类型相结合的图,如《捷克地貌区划图》(1978)。
研究意义
在各个地貌区内,具有相对独立的地貌组合,而各地貌组合又由成因上有联系的各种地貌类型组成。区域地貌资料是进行各种自然区划的基础和依据之一,也是进行各项生产实践不可缺少的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8-25 15:33
目录
概述
简介
研究简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