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鸢
葛亮创作长篇小说
《北鸢》是作家葛亮创作的长篇小说,是葛亮的“中国三部曲”第二部,该书书写近现代历史、家国兴衰。葛亮首次追溯祖辈身世,将家族故事置于乱世流离、风云际会的大时代中。
内容简介
《北鸢》对民国场域的建构既有实写,也有虚构。它截取1926年到1947年这一时间段,从孟昭如收养卢文笙开始,以卢文笙和冯仁祯收养故人之子结束,整部小说呈现出一种圆形结构。作为家族小说的《北鸢》以冯卢两家的生活所在地襄城为中心,因了战争、经商、学习、探亲等因素,不断地将叙事地点辐散到天津、上海、杭州、四川、延安等地。
作品目录
创作背景
关于此书的创作缘起,葛亮回忆起祖父遗作《据几曾看》编辑的一封信,“这位我很尊敬的编辑在信中说,希望我从家人的角度,写一写祖父的过往。”他曾考虑以非虚构的文体进行写作,然而反覆思量之后,仍然选择了小说这样一种更“有温度”的表达方式。
在七年中的写作时间里,葛亮做了大量的访谈以及埋首于文献的“格物”工作,比如书中提及“祭孔大典”,虽只是一处段落,却事先对府县两祀的日程,主祭的祭辞格式,祭服的具体样式他都做了详尽查证。
人物介绍
卢文笙
还是个婴儿的文笙对人便“一视同仁”,他的微笑“并不因为谁对他特别好而多给一分,也不会因为对方只是偶示爱意就稍有冷淡”。抓周的时候则获得“无欲则刚,目无俗物”的称赞,此后的行为举止更是完全不像一个小孩,且时有一些异于常人的地方出现。
按照葛亮的叙述,文笙应该是一个受过传统儒家教育,以经商为业的世家子弟。倘若葛亮能以小说人物的职业身份为突破,掀起民国时期五金业乃至整个商业的变迁史的一角,由此更进一步,以经济见证时代,想来就令人兴奋。然而,涉及文笙职业身份的,不过是他遵循母命,投奔舅家,一边读书,一边学做生意。怎么个学做生意法,葛亮并无详细描述。
孟昭如
女主人公卢氏昭如,卢文笙的养母。昭如姓孟,相传是亚圣孟柯的后裔,但是在民国时期,这一支家族已经到了花果飘零的没落地步,大姐昭德下嫁土匪军阀石玉璞,二哥盛得投靠军阀获得一官半职,继而失势做了万般颓唐的寓公,唯有老三昭如嫁作商人妇,能够过一种普通人的生活。作者不吝笔墨写了昭如在商人家庭里的不如意,写了她时时以商人家庭的门槛低微而自卑,但好在她天性宽厚—用小说的语言说,是“先天的颟顸,使得她少了许多女子的计算与琐碎”。这种天性的宽厚仁义,不仅表现在她对于下人(小荷)、弱者(小湘琴)、亡者(秀娥)一视同仁的好,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她与丈夫卢家睦夫唱妇随,培养一种儒商精神。
孟昭德
昭德是军阀石玉璞的夫人。她在石玉璞死后精神崩溃,在死亡线上挣扎之后,她苏醒过来,精神却已失常。对于精神失常这件事,葛亮并无太多解释。何以一个刚强的女子,在军阀时代看惯了生死,却精神一溃至此。然而,这些却只是伏笔。惊心动魄的一幕发生在日军攻占襄城之后,卢家人举家逃难途中。当土匪将卢家人围住,暴行在肆无忌惮地发生,眼看所有人都陷入危险境地之时,奇迹发生了。一个老妇人,瞬间从疯癫变成装疯以谋划大事的状态,其心智水平确实相差甚巨。她不仅有谋,还有勇,居然肋、迫土匪头子不得动弹,还从土匪身上摘了一只手雷。结果是,她成功地解救了卢家人,自己与众土匪同归于尽。
言秋凰
言秋凰是一名青衣,倘若一定要用一句话来概括,那么,这就是一个名伶与日本人的故事。最初,言秋凰对日本人,是暗地里不合作的态度。得知日本人和田要来听戏,言秋凰听从仁祯父亲的建议,饮下泡入了雪茄末的茶水,暂时变成哑巴,不能唱戏。这颇有几分梅兰芳蓄须明志的意思。紧接着,事有凑巧,听戏的和田逮捕了冯家二小姐,言秋凰日后得知那正是她的女儿,她的女儿在日军看守所吞针自杀。言秋凰同和田之间,除了国恨,也有家仇。
作品鉴赏
作品主题
小说第一章第一节“孩子”,描写了卢文笙来历不明地出现在襄城大街上,被卢氏昭如收养;小说的最后一章最后一节“江河”,又写了卢文笙与冯仁桢未结婚先收养亡友的遗孤。用非血缘的螟蛉故事来结构整部小说的叙事框架,似乎已经在消解家族史记忆的预设。在小说第八章第三节,以作者祖父为原型的毛克俞对未来的亲家、即以作者外祖父为原型的卢文笙说:“我们兄弟就先说好了,将来,你们有了孩子,如果是男孩,就叫他与念宁结为金兰。若是女孩更好,我们就做个亲家吧。”小说中的念宁影射作者的父亲(小名“拾子”,取《满江红》“待从头,收拾旧山河”之意),毛克俞这段话显然是作为家族史隐喻的点睛之笔。但是小说的结局并未写出卢文笙与冯仁桢结婚生女的大团圆,反而让他们领养了一个孤儿。这样就生出了未来的多种可能性,形成一种假语村言式的自我解构的张力。其次是,这部小说名之“北鸢”,直接来自曹雪芹的《废艺斋集稿》中《南鹞北鸢考工志》篇,更深的一层意思作家已经在自序里说得明白:“这就是大时代,总有一方可容纳华美而落拓的碎裂。”而《考工志》终以残卷而见天日,“管窥之下,是久藏的民间真精神。”暗示这部小说以虚构形式保存了某些家族的真实信息,所谓礼失求诸野。而从一般的意思上来理解,这部小说正好与作者的前一部小说《朱雀》构成对照:“朱雀”的意象是南方,而“北鸢”则是北方,南北呼应;与《朱雀》描写的跨时代的金陵传奇相对照,《北鸢》是一部以家族日常生活细节钩沉为主要笔法的民国野史。
作者没有把传统文化价值观仅仅落实在亚圣后裔身上,成为一种广陵散绝唱,而且把这种文化精神弥散在整部小说的书写空间。传统文化的因子在北中国的普通人家庭(即普通民间世界),无论贫富贵贱,均有丰富的蕴藏。如小说楔子开篇就写老年文笙去四声坊买风筝,有这样一段对话:说起来,四声坊里,这手艺怕是只留下你们一家了吧?/是,到我又是单传。/生意可好?/ 托您老的福,还好,昨天还签了一单。只是现今自己人少了,订货的净是外国人。/ 哦。/ 照老例儿,今年庚寅,写个大草的“虎”吧。/ 行。/今年不收钱。您忘了,是您老的属相,不收,爷爷交代的。/ 呵,可不!……。我想,所有的读者开始读到这一段对话都会摸不着头脑,但是渐渐读下去就知道了,八十四岁本命年(2010年)的卢文笙去四声坊买风筝,四声坊风筝艺人龙师傅当年曾受卢家睦嘱托,每到虎年便扎一个虎头风筝送给卢文笙作生日礼物,此“老例”已经传到龙家第四代,仍然在坚持着。这便是中国平民的仁义所在。还有小说第七章写郁掌柜雪夜苦谏文笙回家,第八章写卢文笙不惜破产援助姚永安等等故事,都让人动容。诸如重诚信,施仁义,待人以忠,交友以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等,中国传统做人的道德底线,说起来也是惊天地泣鬼神,在旧传统向新时代过渡期间维系着文化的传承。如果要说真有所谓民国的时代特征,那么,在阶级斗争的学说与实践把传统文化血脉荡涤殆尽之后的今天,人们所怀念的,大约也就是这样一脉文化性格了。这也是20世纪历尽创伤的中国要中兴复原的“一线生机”。
艺术特色
作者的古典叙事手法相当纯熟,只看最显见的引语用法即可体会。全篇小说中,新文化运动后才纳入白话文写作规范的单双引号式直接引语很少出现,取而代之的,是“某某道”、“便说”、“说道”的叙述,如此句读,正是《红楼梦》、《水浒传》等古典小说中的叙述口吻。《北鸢》通篇白话文,讲的也是民国事,却不完全依着白话小说的话语形式,此间张力凸显了古韵,葛亮的叙事水准也可见一斑。
此外,《北鸢》的故事也如古典小说般形成了叙事的循环。小说开篇道来的是卢文笙的身世:他是个被孟昭如抱养来的孩子。而在小说的结尾,葛亮没有特意表述卢文笙与冯仁祯的结合,而是将故事终结于他们共同抚养了已故亲人姚永安的儿子——又是一个抱养来的孩子,身世如卢文笙一样的漂泊,篇章终了,也在飘零的时代中展开新的故事。这情节的安排,一如《红楼梦》中从“菱花空对雪澌澌”的氛围开篇,最终也回归了“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情境。如此循环,正是古典小说善用的布局方式,首尾相接又生生不息,恍如没有结尾的“白茫茫一片”,自有生机无限。
全书8章,前6章“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分叙男主角卢文笙与女主角冯仁桢的成长岁月,牵扯出各自的家族关系。前6章中,两人虽偶有交遇,却似惊鸿一瞥,草蛇灰线。直到第7章和第8章,随着两位主人公正式“会合”,两条叙事线索才合二为一。在交替的叙事主线中时间不断推进,空间也随人物的位移而流转。作者在每一章所巧妙选择的时间点,既是人物成长中的重要阶段,亦隐含了大的时代背景和历史进程。
小说在叙事过程中,不断地埋下伏线。风筝在书中反复出现,“北鸢”构成了小说的核心意象。金圣叹评水浒,景阳冈一段连写18次“哨棒”,紫石街一段连写16次“帘子”和38次“笑”,这便是“草蛇灰线法”。脂砚斋评《红楼梦》:“事则实事,然亦叙得有间架,有曲折,有顺逆,有映带,有隐有见,有正有闰,以至草蛇灰线、空谷传声、一击两鸣、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云龙雾雨、两山对峙、烘云托月、背面傅粉、千皴万染诸奇。”《北鸢》对传统叙事手法的应用可谓得心应手。试举一例。冯仁桢二姐冯仁珏的身世之谜是书中重要的情节点。第2章“青衣”一节,写冯仁珏与妹妹仁桢偶然撞破父亲冯明焕与名角言秋凰幽会。言秋凰“直起身,轻轻说,这位是二小姐吧。仁桢看见姐姐却昂一下头,将眼光偏到一边去”。这一“不太礼貌”的神情传递了仁珏对于父亲情人的轻慢与不满。第4章,叙述仁珏“通共”一事败露,在日本军官和田的威逼下吞针自尽。第6章叙述仁珏的生前好友范逸美带着一枚“玉麒麟”去找言秋凰,请其除掉和田;言秋凰以献身和田的方式,设局除掉和田后,自尽身亡。小说在本章最后一节“蛮蛮”中,方以倒叙的方式解开仁珏的身世之谜,原来仁珏是言秋凰与冯明焕的私生女,言秋凰不知此女尚在人世,而范逸美以旧物“玉麒麟”使言秋凰明白仁珏就是她的女儿,从而设计了为女复仇的计划,最终玉石俱焚。小说以经济的笔墨,将复杂的事件“叙得有间架,有曲折,有顺逆,有映带,有隐有见,有正有闰”,堪称范本。
在细部的叙事上,小说亦多见中国叙事传统的影响:常用点染烘托法表现人物的心理,营造叙事氛围和意境。仁珏“通共”一事败露,和田找上门来,气氛萧杀。作者笔力一荡,写“仁桢定定地望着前方,看见湘绣的‘四君子’屏风上有一滴去夏遗下的蚊子血。晦暗的色彩,这时候却分外触目”。这段物象描写,既暗示了知道仁珏秘密的仁桢内心的焦灼,也烘托出一种邪恶不祥的气氛。由于极少置入人物心理描写,而主要靠人物的行动来推动叙事,文字便有如行云流水,“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
作品影响
《北鸢》先后获得豆瓣网2016年度中国文学排行榜第一名、白道好书榜文学类第一名、腾讯商报华文好书榜年度十大好书、《当代》长篇小说年度五佳、亚洲周刊全球华文十大小说、入选由新浪读书编辑部、专家评委与广大网友共同参与、综合评选的“新浪好书榜·2016年度十大好书”、获得第二届书店文学奖年度书籍、入选2016中国好书。
作者简介
葛亮,原籍南京,现居香港,任教于高校。香港大学中文系博士。作品出版于两岸三地,著有小说《北鸢》《朱雀》《七声》《谜鸦》《浣熊》《戏年》,文化随笔《绘色》,学术论著《此心安处亦吾乡》等。部分作品译为英、法、俄、日、韩等国文字。
曾获首届香港书奖、香港艺术发展奖、台湾联合文学小说奖首奖、台湾梁实秋文学奖等奖项。作品被收入“当代小说家书系”“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学大系”,入选2008、2009、2015年“中国小说排行榜”和“2015年度诚品中文选书”。长篇小说《朱雀》获选“《亚洲周刊》全球华文十大小说”。2016年以新作《北鸢》再获此荣誉。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06 17:08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作品目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