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桑寄生
桑寄生科桑寄生属植物
北桑寄生(学名:Loranthus tanakae Franch. & Sav.)为桑寄生科、桑寄生属灌木。高约1米,全株无毛;茎常呈二歧地分枝,一年生枝暗紫色,二年生枝黑色,被白色蜡被,具稀疏皮孔;叶对生,纸质,倒卵形或椭圆形,先端圆钝或微凹,基部楔形,稍下延;穗状花序顶生,花两性,近对生,淡青色,花盘环状,花柱柱状,顶端钝或偏斜,柱头稍增粗;果球形,橙黄色,果皮平滑;花期5-6月,果期9-10月。
植物学史
北桑寄生是分布在中国黄河流域、数最稀少的半寄生种子植物,保留有绿叶,幼茎中含有绿色组织寄生于野生林木和果树。1985年,在野外实习时发现,青州市杨集林场仰天寺地区有北桑寄生分布。1987年至1989年,在考察该区植物资源过程被发现。
形态特征
落叶灌木,高约1米,全株无毛;茎常呈二歧地分枝,一年生枝条暗紫色,二年生枝条黑色,被白色蜡被,具稀疏皮孔。叶对生,纸质,倒卵形或椭圆形,长2.5-4厘米,宽1-2厘米,顶端圆钝或微凹,基部楔形,稍下延;侧脉3-4对,稍明显;叶柄长3-8毫米。
穗状花序,顶生,长2.5-4厘米,具花10-20朵;花两性,近对生,淡青色;苞片构状,长约1毫米;花托椭圆状,长约1.5毫米;副萼环状;花冠花蕾时卵球形,花瓣6(-5)枚,披针形,长1.5-2毫米,开展;雄蕊着生于花瓣中部,花丝短,花药长约0.5毫米,4室;花盘环状;花柱柱状,长约1毫米,通常六棱,顶端钝或偏斜,柱头稍增粗。果球形,长约8毫米,橙黄色,果皮平滑。
近种区别
北桑寄生近似欧亚桑寄生(学名:Loranthus europaeus Jacq.),后者的花单性,雌雄异株;产于欧洲东南部至亚洲中亚细亚各国。
生长环境
北桑寄生主要生长在温带生物群落中,多生于海拔950-2000(-2600)米的山地阔叶林中。
分布范围
北桑寄生在中国分布于四川北部和东北部、甘肃、陕西、山西、内蒙古(准格尔旗)、河北、山东等省份。此外,日本本州和朝鲜中部也都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日本。
生长习性
北桑寄生喜雾天较多,空气湿度较大的生态环境,温度、水分和良好的动植物群落是直接影响北桑寄生生存及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
北桑寄生不能依靠其自身的根系从土壤内获得矿物质和水,必须依靠吸器从其他寄主中获得养料,但叶片能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因此, 北桑寄生在自身生物量增加和寄主发育之间保持平衡的前提下才能生存。北桑寄生寄生于栎属、榆属、李属,桦属等植物上。北桑寄生过量生长可能会损害寄主, 寄主生长不良又可能引发北桑寄生的发育和繁殖受损,都会造成北桑寄生灭绝。研究发现, 北桑寄生的空间分布呈现出聚集分布, 寄主长势直接关系到北桑寄生的生长状况和寄生年龄。
寄生龄的长短与寄主植物的耐受限度密切相关。对中国陕西子午岭北桑寄生的种群调查结果显示,北桑寄生幼年个体比成年个体较为丰富,大多集中在1-5龄,寄生龄为1年的最为丰富,寄生龄在6年以上的个体数量明显减少,9龄时北桑寄生死亡率高达66.7%。花期5-6月,果期9-10月。
繁殖方法
北桑寄生依靠种子繁殖,种子的胚根处果皮含粘质较多,极有利于种子的附着,是种子萌发的内在因素。鸟类是北桑寄生种子传播的载体和媒介。每年果实成熟,鸟类群聚,啄食其果。取食后喜飞落于视野开阔处的大树,在树冠下层树枝抹喙、休憩。之后飞到周围的树丫、树枝上,将北桑寄生粘性的果皮和里面的种子粘附在树枝表面。第二年,其种子在适合的条件下便开始萌发,产生吸根,之后侵入寄主的木质部和皮层,长出茎叶。
半寄生植物通过掠夺寄主植物的养分、水分,保证自身的生长发育,给寄主植物的生长、繁殖带来负面影响,这种影响不仅涉及寄主本身和种群的竞争能力,而且可能影响到群落结构水平,北桑寄生在子午岭地区偏好寄生在辽东栎上,导致非偏好植物竞争能力增强,这可能会导致子午岭林区辽东栎种群竞争能力减弱,反过来影响到北桑寄生的生存与分布。
此外,动物的行为也可能对北桑寄生的年龄结构造成一定的影响,研究发现北桑寄生含有糖分、鞣质及酚类等物质,较低位置大龄北桑寄生根部常常被蚂蚁或其他昆虫凿空,从而导致生命表中寄生年龄小的北桑寄生个体数量多。
主要价值
药用:北桑寄生为中国民间用药,入药部位为茎枝,茎枝含糖类、鞣质、及酚类、黄酮类、甾体皂苷等,其性平,味甘、苦,性平,具有安胎、强筋骨、补肝肾、祛风湿的功效,可用于崩漏下血、肢体偏枯、胎动不安、腰膝酸痛、风湿痹痛、筋骨痿弱、头昏目眩。枝叶入药可治疗风湿痹痛、腰膝酸软、筋骨无力、胎动不安、早期流产、高血压等症状。现代医学研究表面,北桑寄生粗提物对体外肿瘤细胞具有细胞毒活性和血管抑制活性。
生态:北桑寄生对生活条件要求很高,对空气污染极为敏感,因此,可以作为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
保护现状
北桑寄生在中国东北为单种属植物,其分布范围十分狭窄,数量十分稀少,建议列为东北地区的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无危(LC)。
物种危害
北桑寄生寄生于桦木属(Betula)、栎属(Quercus)、榆属(Ulmus)、苹果、李属(Prunus)等树木枝干上,引起植物寄生害。北桑寄生过量生长会损害寄主,造成寄主生长不良。其侵入寄主植物后,种子吸水萌发产生吸盘,吸盘生根侵入寄主,寄主植物被侵害之后,生长势慢慢减弱,容易风折,甚至会整株死亡。北桑寄生为林木寄生害之一,林木遭寄生害后生长量变小,发叶迟,落叶早,不开花或推迟开花、花少,易落果或不结果。
防治方法
人工防治可在秋季果实成熟前,或冬天寄主植物落叶后,全面砍除带有桑寄生的寄主(从吸根侵入部位往下一定距离处剪掉),并集中一起烧毁。药剂防治:可选用硫酸铜、氯化苯、氨基醋酸等进行防除。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7 22:20
目录
概述
植物学史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