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GM-27A弹道导弹
一型海基型中程弹道导弹
UGM-27A弹道导弹(英文:UGM-27A ballistic missile,原代号:Polaris A-1,译文:北极星 A-1或A1),是美国研制的一型海基型中程弹道导弹,是美国第一代潜射弹道导弹
发展沿革
研制背景
1943年2月,苏军取得斯大林格勒会战的胜利,此时驻在北非的盟军也准备对德国发起攻击,德军派潜水艇潜入摩洛哥的卡萨布兰卡港口打探情报。艇长施泰因霍夫上尉带领潜艇潜入港口,但确因为攻击港口可能会给潜水艇带来毁灭性的打击,从而导致无法送出情报,而放弃了对港口的攻击。在返航途中,施泰因霍夫设想到一种能飞上岸的鱼雷,就能把那些坦克、大炮全部炸毁。回到德国后,施泰因霍夫向德军统帅部汇报了侦察到的情报,并找到火箭专家布劳恩,向他提出了自己的想法。经过两人的努力,使用6枚步兵用的标准火箭炮弹,在波罗的海水下30米的潜艇上,成功完成了水下发射试验。施泰因霍夫和布劳恩立即向海军部做了报告。不久,希特勒指示,要研制出一种可在水下发射V-2火箭飞弹的容器,要能将10吨重的弹头发射到160公里远的地方,企图用潜水艇将这个火箭发射容器秘密拖到离纽约160公里的海中,用这10吨重的弹头轰炸纽约。布劳恩和施泰因霍夫接受了这个研制任务,没有用多久时间,他们就成功地研制出能携带V-2导弹的水下容器,以及3艘能运载V-2火箭飞弹的潜水驳船。正当他们进行进一步的试验时,苏军开始大反攻,德军连连败退,他们的实验被迫停止。德国投降后,苏军缴获了这些潜水驳船,而美军得到了布劳恩和施泰因霍夫的研究资料后,立即组织科学家研制水下发射导弹的系统。
二战后,美国海军在战后的几年里迅速试验了弹道导弹,主要是采用缴获的德国A-4/V-2火箭。然而很快就发现液态燃料火箭的不稳定性危险使得其不能用于舰载。20世纪50年代早期,固体火箭技术已经发展到允许支持远程火箭的阶段,
1955年夏天,美国海军上将阿雷夫·伯克晋升为海军作战部长后,不久就在海军军械局成立了一个特种科研处,挑选海军少将威廉姆·F·雷伯恩领导这个机构。它的任务是研制从海上发射洲际弹道导弹的装置,舰基火箭能够形成一种潜在威慑力量,它比舰载机的威慑力更迅捷,更有效。
建造沿革
1956年早期,海军军械局特种科研处被授权研发采用固体燃料的SM-78/PGM-19“木星”导弹(朱庇特)的海基变型“木星”S,但该导弹重量过重。。
1956年12月,海军终于获得许可退出“木星”计划并研发一种全新的固体燃料弹道导弹,美国国防部称之为“北极星”导弹计划,包括导弹、核潜艇、水下通讯设备与导航等系统构成的庞大复杂项目。其中导弹研发合同被授予洛克希德公司(导弹)和航空喷气公司(推进),并被计划从潜艇发射。由于采用了固体燃料,原子能委员会就大大地缩减了核弹头的体积和重量,而海军则着手将新的弹头和固体燃料火箭结合在一起,生产出“北极星”导弹,这种中程弹道导弹长32英尺,重15吨。不像美国海军当时的其他导弹,“北极星”并没获得正式的导弹代号(比如SSM-N-x或者USM-N-x),而是用字母-数字结合表示,第一个“北极星”导弹型号即A-1开始。
1957年10月4日,苏联向宇宙空间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重84千克的人造地球卫星,当晚,美国五角大楼里灯火通明,政界、军界要员一边看着美国战略防御能力布置图讨论,他们认为,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表明,苏联已拥有或即将拥有足够大功率的导弹发动机和足够精确的导弹飞行制导系统,美国几乎所有的城市都将成为苏联未来核武器的打击对象。为此,美国政府和军界领导人感到应立即建立起本国的战略核打击力量。讨论期间,他们想到已在研制中的“北极星”导弹计划及第一艘导弹潜艇的研制工作,并决定将第一艘导弹核潜艇的研制时间由5年缩短为2年。
1958年9月,“北极星”A-1X样弹在的第一次试射不成功,在又经过了5次失败之后,第一次成功的试射直到1959年4月才完成。
1959年9月,内含惯性制导系统的第一枚“北极星”A-1X战术原型导弹成功试射,A-1X的测试在1960年继续进行。与此同时,为了尽早建造出与苏联抗衡的导弹核潜艇,核潜艇的研制者们提出利用正在船台上建造的鲣鱼级攻击核潜艇“蝎子”号进行改装的设想,这一设想得到了批准,改装后的潜艇被命名为“乔治·华盛顿”号,之后美国一连建造了5艘性能相近的同型艇。
服役历程
1960年7月20日,“乔治·华盛顿”号核潜艇驶向海上靶场,进行北极星A-1导弹水下发射试验,结果第一发就命中1800公里处的预定目标。
1960年11月,北极星A-1导弹就在“乔治·华盛顿”号后续艇SSBN-598号上形成战斗力了。紧接着,美国又研制成功了伊桑·艾伦级战略核潜艇
1961年8月服役的“伊桑·艾伦”号是美国建造的第一艘专门用来携带北极星A-1导弹的潜艇,能携带16枚北极星A-1导弹。
1962年5月6日,美国海军SSBN-608“伊桑·艾伦”号成功地向美国在太平洋的核测试场发射了一枚装有实用核弹头的北极星A-1导弹,这是美国战略导弹的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实弹测试。该种导弹除了在美国的核潜艇上服役外,还曾经把发射装置安装在了意大利的巡洋舰上,并试射了模型弹,北极星A-1导弹还被美国出售给英国,英国曾对该导弹进行过改进。
1963年6月,所有的“北极星”导弹都获得新的代号,最终UGM-27C取代了所有较早的UGM-27A和B型。在1959到1968年之间,洛克希德公司生产了大约1150枚“北极星”导弹的各种版本,其中大多数(多于640枚)是UGM-27C。
技术特点
动力系统
动力
UGM-27A弹道导弹由航空喷气通用公司研发的两级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推进,两级都采用4个推力矢量姿控发动机以进行航线控制。
发射
UGM-27A弹道导弹比计划中的“木星”S小且轻,这使得规定大小的潜艇能够携载更多的导弹。因为从潜艇内部启动火箭发动机被认为过于危险,相关单位研发了一种被称为“冷发射”的原理,即水下发射时,先利用压缩惰性气体将发射管中的导弹弹出水面,然后火箭发动机点火,核潜艇可在15分钟内将定额装备的16枚导弹全部发射出去。
攻击能力
UGM-27A弹道导弹惯性制导系统(由麻省理工学院设计、通用电气公司和休斯公司生产)能为导弹在最大2200千米的射程上提供圆概率误差为900米的精度。其不可靠的精度再加上当量相对较低的W-47热核战斗部使得“北极星”不适合攻击加强战略目标。然而,由于潜射弹道导弹部队不会被敌方有效地消灭,其因而成为了一种理想的报复武器,因而成为了冷战时期“相互确保毁灭”(MAD)概念的极重要部分。
发射方式
UGM-27A弹道导弹最初的发射平台为“乔治·华盛顿”号导弹核潜艇,该艇的前身为鲣鱼级攻击和前提高,尽管鲣鱼级容积比常规潜艇大,但布置“北极星”导弹发射装置仍很困难,为此,研制人员从指挥台围壳尾切面将鲣鱼级“蝎子”号艇体分成两段,在两段之间加接一段长为39.6米、直径与原来相同的圆柱形耐压壳体。其中大约长12米-14米用来布置导弹发射指挥仪及其辅助导航设备,23米用来布置两排共16枚导弹垂直发射装置,其余3米-4米用来布置发射装置的辅助设备,建成后整个艇长达116.6米,建成后成为人类史上的第一艘弹道导弹核潜艇。
生存能力
随着兵器研制水平的提高,美国国防部意识到在陆基弹道导弹、潜地弹道导弹、远程轰炸机这人称“三位一体”的战略兵器中,UGM-27A弹道导弹是最安全、最有生命力的。
性能数据
总体评价
UGM-27A弹道导弹核潜艇的出现,不但是潜艇发展史上的又一突破,也是战略核力量的又一次转移。陆基洲际导弹发射井很容易被敌方发现,弹道导弹核潜艇则以其高度的隐蔽性和机动性成为一个难以捉摸的水下导弹发射场(舰船知识评)。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9-13 22:17
目录
概述
发展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