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是宜昌市城区内的一座城中山,古有“东山画图”的美誉。北山坡,就位于这东山的东南端,顺着山势缓缓布局。整个山坡都属于城区的一部分,但并不是一个完整的行政区划,它的形成,可以说是语言的、地理的、历史的多因素作用的结果。随着城市的发展、随着人们口口相传以及北山坡地理风貌的流变演进,北山坡的中心在向坡上转移,到达胜利三路与东山大道交叉路口的转盘处;范围也扩大不少,北临胜利四路,南到中心医院,西至夷陵大道,东过铁路线。尤其是从夷陵长江大桥建成后,江北引桥桥头直抵北山坡顶,北山坡也不知不觉地延至七一零研究所一带。
简介
丘陵地理的城市有几处以坡或山命名的地方并不奇怪,譬如长沙的回龙 山,重庆的九龙坡。北山坡就 是宜昌城区内这样一个耳熟能详的地 名。其实,整个宜昌城都是偎在东山绵长的缓坡里布局。在谷歌地图或是“民国二十五年”版的宜昌市区形势略图中,这一地理特征表现得十分清晰。最近十几年,城区才翻过东山,在山的另一侧形成新城区。
恰如北山坡这个地名,这里是东山东南端一个狭长的缓坡,从江边开始一直向东爬升。一条铁路线把浑然一体的北山坡切成两块,坡下属于伍家岗区,坡上属于西陵区。胜利三路、东山大道、
夷陵长江大桥在此立交,构成城区的交通骨架。
地名传说
依现在的地貌,北山坡只是东山缓坡上的一个山包,不过并不在北侧,因何将其称为北山坡这颇令人费解,有点摸不着北。1985年版的《宜昌市地名志》称,北山坡泛指胜利三路与夷陵大道交叉处的北侧山坡,原名吉家店。
张家店社区韦秀虎、赵春杰等居民证实了此说法,“小时候都没有北山坡一说,都把“北山坡”称为‘山上’,后来胜利三路建成后,其东北侧凸显一个山包,大家称为北山坡。”
城区文史专家刘思华介绍,此前,三峡大学教授祝其瑶曾撰文称北山坡应是“白山坡”的以讹传讹。
因在宜昌的方言里,“北”与“白”都念作:“bǒ”,随着宜昌人口的猛增,特别是普通话与宜昌话的碰撞,“白山坡”这一地名便在人们的言传意识中演变成了“北山坡”。而此地之所以叫“白山坡”,一说是因为坡上有白色石人石马。关于这石人石马,还有一段传说。
市第七中学校园内,原有一座形若小山的坟墓,高耸于东山坡上。墓旁的石人石马栩栩如生,威武雄壮;山下的神道大碑一字排列,相距里许。这就是宜昌赫赫有名的张总爷坟。
张总爷,名叫忠孝,河南洛阳人,行伍出身。原任辰州副将。康熙二十七年,宜昌兵变,忠孝赴宜剿寇,不到一个月,全城收复。入城后,秋毫无犯,不久攫领夷陵,在任七年,死于夷陵。张总爷是怎么死的呢?民间有一段趣闻。
相传康熙皇帝有天做了一个噩梦,梦见出巡时遇到刺客,正当危机之时,身后突然闪出一个红面大汗。只见他手持青龙偃月刀,身跨赤兔马,一刀将刺客斩为两段。康熙皇帝惊问:“来者何人?”红面大汗答道:“二弟云长相随。”康熙问:“弟既称云长,寡人莫非玄德转世呼?”答曰:“然也。”康熙又问:“三弟翼德何在?”红面大汉答道:“镇守夷陵。”康熙一觉醒来,即命查夷陵总兵何人?可巧,镇守夷陵的张忠孝正与张飞同姓,康熙更信梦中之言了,于是下令调张总爷进京加封受赏。那知张总爷接到进京听命的“金牌”后,不知是福是祸,竟吓得吞金而死。皇帝得知张总爷吞金自杀,十分惋惜,即亲赐祭葬,加增为太子少保、镇威大将军。
时过境迁,张总爷的墓地早已毁于战乱,但石人石马尚存。山下的神道碑也尚存一个碑座(石龟)。而且,张总爷墓地一带至今仍被人们称着张总爷坟,其后代曾居住和开店的地方被称作张家店,山下临近神道碑的街巷被取名为大碑巷。(摘自中国民间故事全书-湖北伍家卷)
坡上变迁
恰如这个地名,这里是个狭长的缓坡,从江边开始一直向东爬升。一条铁路线把浑然一体的北山坡切成两块,坡下属于伍家岗区,坡上属于西陵区。胜利三路、东山大道、夷陵长江大桥在此立交,构成城区的交通骨架。
30年前,北山坡仍是农舍俨然,鸡犬相闻的田园。一拨又一拨的年轻人从乡野走上北山坡,开始了青春风华。
1958年,北山坡上一所红军疗养院,被从外地搬来的“宜都师范学校”接续,更名为“宜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请徐特立题写了校名。随后又在学校对面建起了附中和附小(今
宜昌市第七中学和市
东山小学)。
彼时,这里堰塘连着堰塘,夏季荷香十里。 张家店处在九码头与师专之间,那个时候叫张家包,更正式的称呼叫东风大队第三生产队。生产队的菜地和荷塘簇拥在师专周边。每次追肥后,新鲜大粪的气息会飘进师专的课堂。四通八达的田埂被踩得光溜溜的,把地分成一块一块的,从高处俯看像地图似的。
70年代初,穿过北山坡的
鸦宜铁路开始修建,解决
葛洲坝建设的物资运输难题。 此后,宜昌进入极速发展时期。夷陵大桥修起来了,胜利三路翻过了东山,北山坡一带也由郊区成为城市中心和交通枢纽。
1978年4月创立
葛洲坝水电工程学院(今
三峡大学)之前,宜昌地区的最高学府宜昌师专、宜昌医专,都位于北山坡,可以说,北山坡是宜昌当时的教育中心,为宜昌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当年,宜昌师专被戏称为“北大”(北山坡大学),这里面透射出北山学子对北山坡的眷念之情。
虽然城市的建设改变了北山坡上的自然景观,但这里仍是四季常绿,气候温润,是个适合居住的好地方。北山坡的居民,骄傲地把自己称为“北山人”,无论春夏秋冬,还是昼夜晨昏,这里的旧景新貌,都能让北山人怀念,让北山人感到温馨。正像一首诗所写的,《坡上光阴韵不凡》。
坡上光阴韵不凡,江流宛转向东南,虹桥鸣索清风和,云水出峡碧浪喧。
灿灿晚霞千树炬,曈曈旭日一城帆。光梭划亮河西夜,车拐磨基驰北山。
崖前草木露何鲜,坡上光阴韵不凡。芳柏绿蓑披雨雾,香樟青笠递山巅。
衲衣棕榈无颓态,仙杵紫薇有赧颜。栾果比花花似火,蓬勃花果满街燃。
雪树禽飞惊晓梦,啼春布谷报层峦。早间雀喜声尤妙,坡上光阴韵不凡。
蝶舞秋凉扑旧趣,蝉嘶暑热闹新闲。啾啾呓语嗔斜月,雁到山前莫入眠。
师出北大谑牛言,却是恩师在北山,铃唤今朝惜好景,钟鸣昨夜忆华年。
园中寒暑气皆爽,坡上光阴韵不凡。历历晨曦昭校训,隆隆晚列赶乡关。
桥首百筠疏紫雾,日轮滚滚烁残烟。高天云海鹰横渡,峭壁藤萝瀑倒悬。
熠熠雨阳添煦润,莹莹霜露吐娇寒。重楼叠厦听江涌,坡上光阴韵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