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与年》是由
宁肯创作、陈惜惜摄影的散文集,首次出版于2017年7月。
内容简介
《北京:城与年》是在北京胡同长大的作家宁肯,对这座城市半个多世纪变迁的沧桑回忆。作者生于1950年代末,整个童年和青少年时期,是在那个特殊年代中度过;青年时代又恰值改革开放,百废俱兴……这样的时间跨度,使得该书涉及的多种历史文化事件和时间空间节点,打上了鲜明的地域和时代烙印,加之作者视角的独特——不乏小说家对城市风物的冷静观察、对亲友人物命运的探究思索,记忆的丰富,文笔的生动与思辨兼备,使得作品杂糅了多种魅力。书中穿插着摄影家陈惜惜多幅黑白作品:北京的市井风貌,老人儿童,高楼大厦与断壁残垣,都以黑白光影呈现,静谧中隐约着喧响,怀旧中蕴含着温馨,与宁肯的文字两厢呼应,构成了更加丰富的张力与空间。
作品目录
作品鉴赏
“现在,我已经比北京老,我充满回忆。”《北京:城与年》的叙事,便始于一句这样谜语似的文字。宁肯的这本书给人以离散之感。早在记忆以前,离散已经开始,写下这本书之后,它们还没有终结。而人正是在时间不确定性的两端,悲痛地溢出了这个城市的历史。
这是一次从城市地理学过渡到个人精神现象学的写作,书中至少写到六次离散,第一次是明初宁氏先祖四位兄弟一同经历的大槐树迁徙,第二次是四位兄弟中的海门与江门等三位兄长在河北河间县分别,第三次是1925—1926年作者父亲背井离乡到关外闯荡,第四次是1957年作者父亲将一家人从宁庄儿接至北京,第五次是1968年作者的哥哥重新回到山西。前面这五次离散都是空间意义上的变易,且多在书的序言和后记中写到,只有第六次占据了该书的主体部分,它是时间意义上的断裂,因此也属于心智意义上的改变。
《北京:城与年》只记录了一部历史,这部历史就是装置经验破碎的古瓮,毋宁说作者憎恨的是时间的变量,正是由于这一变量,古瓮不再象征着永恒而意味离散。书中有不少关于此一时间变量或心灵函数的描述,它们无一例外来自物,属于物象中的例证。
以这些变乱的物象为证,作者叹惋的就是历史本身的消失。这也就是为什么两个历史——他所憎恨的与他所叹惋的——并非同一个历史的原因。前者是时间的变量,后者是时间的常量。变量不要求个体有记忆,甚至要求抹去记忆,常量则不然,且必然因记忆的丧失生出感喟。每一种时间函数都能够决定历史演变的逻辑,并且哺育它的时代之子,唯当两种函数交织在一起,共同决定历史的走向时,人们才会生出时间错乱的感觉。当作者还不习惯被孤立乃至每周都被审判为“中”的小学生活时,他进入到了动物凶猛的中学;而当他早已习惯了在街头抽烟卷、满胡同乱窜茬架时,1976年又来了,在学生改组分班中他被分到了处处不合时宜的快班。此前的经历就像是此后的一个缩影,并且变动的幅度越来越大:当宁肯认为艺术到了“以《父亲》《春》《1968年X月X日雪》为代表的现实主义作品”可以为止时,“星星美展”等现代主义作品又将他“抛在时间的旋涡中”。
宁肯不是普鲁斯特,他没有单纯地选择以空间去对抗时间,但故宫的红墙、斑驳的倒影与荒草,包括他在写作开端选择的对象西藏,所印证的都不是别的,其恰好就是时间的变量从永恒年岁的常量中窃取的内容,也就是挖防空洞令小院丧失的那种气韵。不仅仅是门洞、影壁与屋脊——亦毋论时代怎样变乱,只要这些民间的元气、筋骨与秩序尚存,人心的谱系便不会风化。从这一角度来看,将时代分而论之也并无十足的必要。每一个时代里变都会破坏恒常,而恒常也总在对此加以抵抗。如作者在诸多物象中特别描述的自行车,如今看来再寻常不过之物,在当时却映衬了人们为自主而生的天性。宁肯因为盼望骑车而盼望过年,或者同伙伴七斤与秋良搭伴骑车,都是出自儿童天性的抵抗。
具体是什么构成了民间的心理空间可能并不十分关紧,即使是一块青瓦青砖,一爿影壁红墙,也能够在变乱的时代唤醒人们关于恒常的想象与怀念。重要的是这心理空间实然存在,在能够抵制历史将人们拉扯得过于遥远的地方停下脚步。民间在这里不过是一种人心安稳的时间装置。关于这一点,宁肯说得非常浅显,“人并不构成历史——人根本无法迎接历史”,但正因为此才要停下脚步。此外,面对那时间的象征(城),人也实在卑微极了,好在人能够忍耐,能够等待这不变的时间赶上那变的时代(年),以便重新洞悉人心的幽微、可怜与伟大。
作品影响
2018年8月11日,《北京:城与年》获得第七届鲁迅文学奖散文杂文奖。
作品评价
第七届鲁迅文学奖授奖辞:“宁肯的《北京:城与年》,以平实精准的语言抵达北京城市经验的幽深处,回溯被时间之流打磨的器物、建筑乃至世道人心,在丰厚蕴藉的文化景观中刻写一座城的精神魂魄,凸显了变动中的恒常和坚守。”
作家
徐则臣:“这本书体现了宁肯作为一名散文作家的才华,他有很强的思辨能力,而在思辨、在表达情感的同时又镶嵌有很多的细节。它是跨文本的:既是散文、随笔,也可以作为小说。”
出版信息
作者简介
宁肯,1959年生于北京,198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二分院中文系,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写诗,大学期间在《
萌芽》发表诗歌处女作《积雪之梦》。1984年至1986年在西藏生活工作,“新散文”代表作家,代表作为西藏长篇散文《沉默的彼岸》。1998年开始长篇小说写作,现已出版《蒙面之城》《沉默之门》《环形山》《天·藏》《三个三重奏》。另有中短篇小说集《词与物》《维格拉姆》,散文集《说吧,西藏》《思想的烟斗》。获第二届、第四届
老舍文学奖长篇小说奖、首届
施耐庵文学奖,第四届《人民文学》长篇小说双年奖,第七届北京文学艺术奖,首届中国香港“
红楼梦奖”推荐奖,《
当代》2001年文学拉力赛总冠军,
第八届茅盾文学奖提名,首届美国纽曼文学奖提名。
陈惜惜(Tan Siok Siok),旅居北京的
新加坡华人,纪录片制作人,同时也是互联网时代下怀着激情叙事的极客。她曾任
探索(Discovery)频道亚洲区监制,参与监制的节目曾经获得多项“
亚洲电视大奖”和“
台湾电视金钟奖”的提名及奖项。她的2012年独立纪录片作品《
Twittamentary》以超前的创意使之成为了多所大学的创新创意教学案例,首创使用新媒体及大众参与的概念模式完成了关于国际社交媒体平台的纪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