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美的乡村
中共北京市委农村工作委员会、北京市农村工作委员会等主办的活动
评选方法
评选以“生产美、生活美、环境美、人文美”为标准,通过网络投票、报纸投票、市民体验投票、专家评选四种方式展开。截至目前,北京市已经有93个村庄从全市3940多个行政村中陆续脱颖而出,被社会公众评为“北京最美的乡村”,如同93颗珍珠闪耀在京郊大地上,不失为首都人民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北京美丽乡村网是多年来“北京最美的乡村”评选活动的唯一指定网络投票平台。
历年评选
15-16年度
文武并重底蕴厚——魏庄村(大兴区魏善庄镇)
千件田野文物、千人太极广场、百棵百年古树、大量名人字画,在这个千人的村庄:喜武尚文,礼仪教养随行,文明蔚然成风。
山水聚落筑精品——黄山店村(房山区周口店镇)
坡峰岭、玉虚宫、迎风峪、红螺三险、醉石林,山岳景观奇美、生态环境纯然、村民安居乐业,真正做到“高起点、高档次、群众满意”。
德孝文化融乡邻——仇庄村(通州区于家务回族乡)
“孝”乃治村之策、“德”乃立身之本。家家争做“文明十星户”,人人争做“孝老爱亲之星”。一言一行,展现仇庄文明。
归园田居解乡愁——田仙峪村(怀柔区渤海镇)
冷水鱼养殖发源地,乡村休闲养老示范区,30处融入乡愁元素的居家院落。栗花飘香、溪水潺潺,在这里感受“乡趣儿”与“潮范儿”。
“村规民约”育美村——一村(顺义区高丽营镇)
“红心引领,入孝出悌,崇文尚礼,知乐善舞,亲水护绿,遵规守制”二十四个字凝练村规民约,成就幸福家园、就业田园、休闲乐园。
高端月季产业园——半壁店村(大兴区魏善庄镇)
月季主题公园、月季博物馆、纳波湾月季园、亿水阳光古老月季园、花卉交易中心,在世界月季洲际大会核心区,将月季产业推向“极致”。
休闲体验迎客来——辛安庄村(密云区穆家峪镇)
铜锅宴、鸡鸣山、孝道长街引人来;红香酥梨采摘园、红门金港旅游合作社,集体保障饮食安。一个民俗村就是一个乡村酒店。
闹中取幽民安居——柳林村(海淀区苏家坨镇)
凤凰岭、阳台山、稻香湖、翠湖湿地环村而立;小毛驴社区农园、智慧农庄、养老照料中心建在村中。在喧嚣的城区边上,这里是难得的安宁之地。
京西古道第一村——水峪嘴村(门头沟区妙峰山镇)
军事酒吧、村史博物馆、古道博物馆、老爷庙、牛角岭关城,利用老宅院打造客舍,盘活旧村面貌,水峪嘴正经历着村域景区化的悄然嬗变。
花园式旅游名村——魏各庄村(丰台区王佐镇)
林地4000余亩,林木覆盖率达60%;中央民族大学、人大附中相继落户;国际种子联盟、世界种子大会在村域召开。优美的环境引来众多城市客人。
良心铺就致富路——东四道岭村(平谷区镇罗营镇)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赫然立于村口,施生物有机肥、喷植物保护剂,在百余人的山区小村,凭借着人性的善良,开辟了一条致富之路。
灵山灵水富灵气——灵水村(门头沟区斋堂镇)
青砖灰瓦、影壁石阶、雕画楹联;20余间明代民居,100余间清代民居;22名明清时期举人、2名进士;灵水彰显着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
和谐新村幸福歌——幺铺村(朝阳区黑庄户乡)
书香韵味吧、休闲娱乐园、健身主题公园、文化广场;家家住上两层别墅民居,《美丽东旭我的家》回荡在村里的每个角落;和谐的新村里充满着幸福的歌声。
陶艺之乡美名传——盆窑村(延庆区旧县镇)
登独山,赏月夜,体会自然神奇;拉胚,烧制,传承制陶工艺。从家庭制陶到陶艺体验,老手艺焕发新活力,小山村彰显新魅力。
妫水源头第一村——上磨村(延庆区永宁镇)
春天踏青,夏天骑游,秋天采摘,冬天睡“火炕”;四季品传统“八六席”、“八八席”,观九曲黄河灯阵;美丽乡村,休闲胜地。
“驴打滚”宴美食村——上口村(昌平区十三陵镇)
崇尚汉文化农家乐,推出“马武驴打滚儿”、“马武扣肉”、“马武肉丸”等特色美食,历史与自然景观交相辉映,孕育“京”字美食新名片。
绿树青山话桑麻——东村(房山区蒲洼乡)
青山耸翠、溪水潺潺、百花争艳、层林尽染;林间木屋、绿色食用菌、近40000米山脊步道,北京“小西藏”邀您来纳凉。
山水田园醉乡村——超梁子村(怀柔区宝山镇)
四面环山,天河水一年四季穿村而过;整齐的排排民居,规划有序。闻花香、听溪水、尝美味、品乡情,在那里,抒不尽乡村情怀。
宜居宜业新农村——外郎营村(通州区台湖镇)
金福艺农、星湖园、国际图书城等响当当的名企驻村;古色古香四合院式门牌楼,有特色、传文化。外郎营:大隐隐于市,低调有内涵。
优美环境促发展——水树峪村(密云区巨各庄镇)
58栋洋气的二层民居、优美的村庄环境、充满负氧离子的清新空气、好客淳朴的农户人家,产业发展生态化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2015-2016年度“北京最美的乡村”(提名)
堂上村 (房山区霞云岭乡)
魏家湾村(平谷区熊儿寨乡)
孟悟村(门头沟区军庄镇)
薛家庄村 (顺义区大孙各庄镇)
铁炉村 (延庆区大庄科乡)
东水泉村(顺义区赵全营镇)
西长峪村(平谷区大华山镇)
龙潭村 (昌平区南口镇)
圣水头村(密云区河南寨镇)
罗家坟村(海淀区上庄镇)
李家峪村(丰台区长辛店镇)
北年丰村(怀柔区杨宋镇)
白羊城村(昌平区流村镇)
13-14年度
长城水韵映新村——司马台村(密云县古北口镇)
按照“一个民俗村就是一个乡村酒店”的发展理念,借紧邻“古北水镇”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司马台村正在致力于建设长城文化与自然生态环境有机结合、融水镇旅游和乡村休闲为一体的生态民俗旅游名村!
“擀”出幸福好生活——东辛屯村(大兴区青云店镇)
自种麦、石磨面——手擀;自榨油、有机菜——营养。凭借百年名吃“老娘们”手擀面,东辛屯村逐步走上了一条“户户搞旅游、人人都参与、农民当老板”的特色民俗旅游致富路!
生态文明休闲村——朱庄村(大兴区长子营镇)
南拥万亩次生林晋之园,西邻房车驻地公园,北有蓝莓采摘园,东倚商业一条街。如今,生态环境优美、生态经济发达、生态文化繁荣的宜居宜业宜游的文明村——朱庄村将续写绿色崛起的新篇章!
满族风情民俗村——中榆树店村(怀柔区喇叭沟门乡)
山上松林滴翠,山下溪流东去;路旁花团锦簇,两侧新居林立。这就是镶嵌在京郊“北极”的中榆树店村的真实写照。金秋到来之际,这个距喇叭沟门乡白桦林景区仅有8公里的乡村,正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八方来客。
文化打造新支点——李家坟村(海淀区上庄镇)
社区书画协会、民间工艺文化发展中心、残疾人温馨家园等,李家坟村开创了“支部+协会+民非”的新农村发展模式,按照“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真正把服务送给农民、把实惠带给农民。
慈仁孝义满乡邻——慈母川村(延庆县大庄科乡)
新二十四孝彩绘、古二十四孝浮雕、《论语》等国学经典名句布满村庄;慈孝堂、辞母园、慈孝雕塑等矗立村中。村里自发成立的“慈孝情”演出队,正述说着一个个发生在村内的感人至深的慈孝故事,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市民来此感怀恩情、教育后人。
乡村旅游升级版——南苑村(丰台区南苑乡)
一分地农民公社、创意农业观光园、生态草莓采摘园、宝贝当家体验农场、世界风情小镇、国际汽车露营公园,南苑村正按照“一产引导、三产致富、二产随后”的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生态建设,实现着“生态也是生产力”的发展目标!
京北花卉大观园——花园村(怀柔区杨宋镇)
以专业户带动农户,以协会为依托发展农户家庭经济,鼓励农民利用现有庭院、房前屋后种植花卉苗木380亩,建设具有完善配套设施的日光温室大棚58栋。京北这个有着悠久花卉种植历史的村庄正焕发着崭新的活力!
古村新景民安居——赵家台村(门头沟区潭柘寺镇)
老村素有“纸糊的北京城、铁打的赵家台”之说,现存明清时期的古地道、崇祯年间的古钟、五百余年的古宅老院。新村整齐的乡间别墅、干净的街道、文明和谐的民风述说着新农村建设以来的巨变。
古梨新香誉满园——贾河村(房山区琉璃庙镇)
梨树面积3000多亩,历史长达300多年,梨品种128种;兴建“京白梨大家族主题公园”,每年举办梨花文化周和采摘节;春赏梨花,秋收梨果,香四溢,情满园!
创新发展育名村——窦店村(房山区窦店镇)
干净整洁的马路、气势宏伟的清真寺、生产有序的现代化工厂……随处都能感受到她现代化发展的气息。从改革开放初期至今,窦店村始终坚持“优化发展现代农业、稳步发展现代制造业、大力发展特色服务业”的总体思路,带领村民实现了共同富裕
不老山水不老人——史庄子村(密云县不老屯镇)
喝着麦饭石的水、呼吸着数倍于城市的负氧离子、置身于群山环抱中、品尝着不老养生宴,听百岁老人叙说不老的秘密……这个老村新居,正散发着独有的文化韵味,彰显着新农村建设的活力!
清幽村落桃花艳——大庙峪村(平谷区镇罗营镇)
大庙峪村山场总面积3200多亩,有果品20多万株,年产65万公斤;村里实施“德米特”有机大桃示范园项目,让大桃有了“身份证”;一排排干净整齐的农家别墅、一户户朴实好客的农家人,大庙峪——民俗旅游事业正扬帆起航。
绿树掩映蔬果乡——史东仪村(通州区西集镇)
开办农业观光园,发展设施农业、循环农业;村民生活趋向城市化、生态化、景观化。来到村里,不仅可以畅游潮白河环堤旅游带、布拉格农场,还可以去泊浒乐园体验农游之乐,感受新农村日新月异的变化。
山水潋滟景中村——下湾村(延庆县千家店镇)
村域内山峦重叠,湖、瀑、溪、泉川流不息,林木绿化率高达86%,国家4A级风景区百里山水画廊最重要的空间节点--滴水壶坐落其中。把天赋的自然资源变为生产力,下湾村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致富路。
人在景中园林村——兰家营村(顺义区牛栏山镇)
兰家营村牢固树立低碳环保、绿色生态理念,着力打造公园绿地精品,村内乔灌花草有机结合、高低错落有致,三季有花、四季常绿,形成了村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园林景观。
强农惠农结硕果——东华山村(顺义区大孙各庄镇)
老年活动中心、沼气站、污水处理站、雨洪利用工程、太阳能浴室一应俱全。全村已经完成抗震节能保温,冬天每户节约用煤约1吨,室内温度平均提高3℃-5℃。新农村建设政策的有效落地,推动着村庄持续不断地发展。
百花山水迎客来——八亩堰村(门头沟区清水镇)
八亩堰村位于国家级自然森林保护区百花山脚下,海拔752米,依山傍水,群山环绕,村中市级民俗户14户,自产多种山区特色纯天然饮食和土特产品,是融入大自然、体验新农村,畅叙情怀、休憩身心的理想之地。
古村古貌古韵浓——长峪城村(昌平区流村镇)
长峪城明代成村,呈古城建筑风格,距今已有五、六百年的历史,完整的瓮城、城墙、古屋和寺庙错落其中,村庄海拔880米以上,素有昌平“小西藏”之称。老村老宅老人,长峪城村因“古老”而更具韵味。
高效管理民欢颜——郎各庄村(朝阳区黑庄户乡)
以文化活动为抓手,让流动人口和村民共享文化资源、共同维护建设村庄;封闭式村庄管理、全方位的村民福利保障,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安心放心,归属感和幸福感十足。郎各庄用高效的村庄管理,强村富民聚民心!
2013-2014年度“北京最美的乡村”(提名)
杜庄屯村 (大兴区安定镇)
上口村 (昌平区十三陵镇)
三家店村 (顺义区南法信镇)
麦庄村(昌平区兴寿镇)
外郎营村 (通州区台湖镇)
超梁子村 (怀柔区宝山镇)
东村 (房山区蒲洼乡)
遥桥峪村 (密云县新城子镇)
东河沿村 (丰台区长辛店镇)
盆窑村(延庆县旧县镇)
柳林村 (海淀区苏家坨镇)
炭厂村 (门头沟区妙峰山镇)
11-12年度
乡风文明幸福村——求贤村(大兴区榆垡镇)
582户村民拥有蔬菜冷棚1000座、钢架日光温室暖棚130座;占地1000亩的村庄,建有容纳800人的剧场、藏书10万册的阅览室;2000人口,多年保持“四零”记录。求贤村成功创造出了产业兴、农户富、尚文明的新农村发展道路。
柿柿如意第一村——大峪沟村(房山区张坊镇)
大峪沟村,中国磨盘柿第一村、北京柿产量最多的村、磨盘柿标准化生产基地;大峪沟的柿子,被誉为“中华名果”、“绿色食品”。如今的大峪沟村,充分挖掘“柿”文化底蕴,开启了“小柿子、大收益”的致富之门。
产业融合新标杆——蔡家洼村(密云县巨各庄镇)
农民不种地,进厂当工人;村里没有田,观光厂房建;农居不再矮,高楼林立环;生活不出村,科教文卫全。这就是蔡家洼村的真实写照。将生产和土地结合起来,一、二、三产联动发 展。“蔡家洼模式”正在成为首都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标杆。
深山里的富裕村——玉皇庙村(延庆县张山营镇)
山泉水豆腐不仅带火了玉皇庙的民俗游,也带动了当地特色果品的销售。香甜可口的玉皇李子、百亩有机葡萄、张山营的苹果……全都成了紧俏的抢手货,供不应求。当年穷乡僻壤的小山村,一跃成为深山里的富裕村。
特色引领致富路——柳庄户村(顺义区龙湾屯镇)
彩色花生、低糖胡萝卜、紫色生菜等特色农产品通过合作社有序销售;建有秸秆气化站,用上了低碳环保的绿色能源;葡萄园里的欧斐堡酒庄带动了产业发展;文明的乡风给红色老区带来了新风尚。柳庄户村,一个用特色产业致富、健康和谐的新农村。
节能环保新农村——武疃村(通州区潞城镇)
走进武疃村,干净的马路、整齐的绿树,让人心旷神怡。文化广场、社区电影院、太阳能浴池一应俱全。现如今,武疃村家家都使用生物质锅炉,户户民房都进行了墙体保温改造,清洁能源的利用让武疃村成为了节能环保型的新农村。
首都传媒新高地——高井村(朝阳区高碑店乡)
高井村借助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北京市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机遇,全面规划建设高井传媒产业园区。这个最初典型的城乡结合部摇身一变,成为传媒产业文化孵化器,在提供无数创业、就业机会的同时,文明、文化的种子也在此生根发芽。
天然科普大课堂——岭角村(门头沟区妙峰山镇)
岭角村旁的灵溪沟谷常年溪水不断,动植物资源丰富,地质地貌特征显著,是天然科普课堂。借助良好的自然优势,岭角人与时俱进搞起了民俗旅游。如今的岭角村人靠勤劳和智慧快速走上了致富路,人人脸上乐开了花。
桃花浪里“桃花源”——张家台村(平谷区镇罗营镇)
一条曲径通幽的山间公路蜿蜒绵长,路的尽头豁然开朗,干净整洁的街道、宽阔的文化广场、美观雅致的80户二层小楼,依偎着260万立方米的杨家台水库,“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这就是张家台村,在早春的桃花海里分外妖娆。
巧手匠心迎客来——黄草洼村(平谷区金海湖镇)
以“风筝”为纽带,提升全村文化素养的同时,带给村民实实在在的收益;四眼涌动不竭的“泉眼”,绕村流淌,养鱼、制成矿泉水,美化了村庄,富了乡邻。勤劳、智慧、勇于创新定会让发展中的黄草洼村走得更远、更美好。
绿色精品富乡邻——张家场村(大兴区魏善庄镇)
张家场村处处鲜花绿树,环境干净整洁,村里人更是早就养成了垃圾分类的好习惯。村里育有80余种精品梨,春赏梨花、秋收梨果,四季游客络绎不绝。绿色环保养民,精品路线富民,张家场村开辟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康庄大道。
珠泉喷玉百花香——珍珠泉村(延庆县珍珠泉乡)
珍珠泉眼傍村淌,珍珠泉鸭蛋誉四方。遥望村边,300亩香草、200亩金花葵、300亩玫瑰等竞相开放,百花争妍。珍珠泉村就像镶嵌在首都西北部的一颗珍珠,散发出绚烂夺目的光彩,吸引更多的人去感受它的恬静、体验它的富足。
如诗如画外景地——双文铺村(怀柔区琉璃庙镇)
电影《让子弹飞》中的小火车载着葛优在这里吃火锅,姜文在这里让子弹飞了一会。双文铺村的好山好水成了电影大片的外景地,远山近水、光影交错,孕育了无限美景。双文铺村依托着绚丽的自然美景,描摹着浓厚的人文画卷。
文明和谐幸福村——河北村(顺义区南彩镇)
幼儿园、老人日间照料室、警务工作站、巡防工作站、调解室和监控室一应俱全,与城市社区配套如出一辙;计划生育、医疗卫生、劳动就业信息咨询等各项服务,不出村都能办。文明和谐的河北村正在不断诠释着城乡一体化带来的幸福生活。
特色“禅味小山村”——黑山寺村(密云县溪翁庄镇)
“净台”、“了悟斋”、“梵思”……每个民俗户都有一个禅味十足的名字。独具特色的“禅味”民俗游,引得无数久居闹市的人们纷至沓来。如今的黑山寺村,强打特色产业牌,魅力十足的“禅味”小村在京郊密云熠熠生辉。
玫瑰铺就致富路——涧沟村(门头沟区妙峰山镇)
每到初夏,6000余亩重瓣红玫瑰竞相吐艳,吸引市民“闻香”而来。涧沟村人将新鲜的玫瑰制作成玫瑰酱、玫瑰酒、玫瑰饼等特色小吃,勤劳创收。把小小的玫瑰花做出大文章,在山区农村致富的道路上一定有涧沟村。
红遍京城苹果园——真顺村(昌平区崔村镇)
成村于明代的真顺村,已经从传统的农作物生产走上了高品质果树种植之路,真顺村人个个都是种果树的能手,生产的苹果连续多次在“苹果节”中拔得头筹。1200亩的标准化果园,种下的是满山的希望,收获的是村里人最质朴的幸福。
明清古村展新颜——水峪村(房山区南窖乡)
100余套古宅、128盘古碾、400余年历史的古中幡,一条贯穿全村27.5公里的古商道彰显着水峪村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古老的充满活力的水峪村在新农村建设中,展现文化魅力、提升村庄韵味,走出了一条文化富民之路。
知识创新助生产——大沙务村(通州区西集镇)
大沙务村有北京市最大的双孢菇生产基地。在大沙务,人人争当有文化的“新农民”,村民们将自学与向专家学习相结合,用所学的科学文化知识开发生态农业、发展观光农业。“知识就是生产力”,大沙务人用实际行动力证了这一点。
风光秀丽景中村——七王坟村(海淀区苏家坨镇)
七王坟村,东临稻香湖、南临阳台山大觉寺、西临妙峰山、北临凤凰岭,是个名副其实的景中村。七王坟的果品用的都是经专业公司设计的统一包装,超前的品牌意识、创新意识、精品意识,正带领着七王坟人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10年度
生态农业第一村——留民营村(大兴区长子营镇)
从全球环保“五百佳”到“世界有机种植者”大奖,30年生态农业发展之路为留民营村赢得了“中国生态农业第一村”的盛誉。如今,沼气联村供气创造了全国使用新能源的崭新模式,与之相连的有机蔬菜生产成为了北京市著名商标,生态庄园等生态旅游吸引着游客纷至沓来,已有30年历史的“千人饺子宴”凝聚着文明乡风。“生态留民营、文化留民营、宜居留民营”,生态、循环的科学发展道路在这里率先变成了生动实践。
水村山郭“小十渡”——南观村(房山区青龙湖镇)
走进这个有着房山“小十渡”美誉的小山村,干净整洁的乡村道路、汉白玉护栏边的红花绿柳、村民庭院外墙上生动鲜活的图画,让人步移景换、如入画卷。而随处可见的山泉水更是增添了村庄的灵性,数条溪水在地下形成暗河,汇聚于村北的龙潭泉,形成了清泉群涌的奇观。村民敏锐地把握住了资源优势,把潺潺的泉水变成了增收致富的不竭源泉。如今的南观村已经变成了集休闲、旅游、垂钓、餐饮、采摘、居住于一体的乡村旅游专业村。
中外合璧筑新村——何各庄村(朝阳区崔各庄乡)
随意走进一家看似普通的四合院,看到的却是异国风情的装饰,还有热情好客的外籍主人……全新的村民房屋组织化经营“何各庄模式”,不仅显著提高了村民收入,还帮助村庄走上了中外融合、文化兴村的独特发展道路。一号地艺术园、果园餐厅等时尚场所处处呈现出浓郁的国际艺术氛围,融文化创意产业、高端商务接洽、都市型现代农业、文化旅游产业于一体的新产业体系逐步形成,一个城市乡村、中外文化和谐相处的新农村跃然眼前。
民主和谐乡风新——北沟村(怀柔区渤海镇)
走进栗林环绕的北沟村,随处可见慕田峪长城。漫步村中,你很容易发现一个少见的景象:大部分村民家都是没有院墙的,并且房门不上锁,和谐的乡风由此可见一斑。一部凝结着全体村民智慧的《村规民约》,不仅带来了整洁优美的生活环境,也促成了公开有序的管理氛围,同时丰富了“忠孝礼义”、闲适充实的精神生活。全市第一个对外开放村委会选举、12户国际友人常驻,都在无声证明:民主和谐的乡风才是新农村的真正魅力。
京西古道小江南——韭园村(门头沟区王平镇)
韭园村因曾经善种韭菜得名。如今不仅有韭菜,还三季有花、四季有果,昔日的矿山煤坑已经变成了“天然大氧吧”,香椿、樱桃、京白梨、麻核桃等满山遍野。走进村里,家家门前有小桥、座座桥下溪水响,倒映着一排排古朴的石屋,俨然一派江南风光。京西古道、马致远故居、三义庙、碉楼、天然溶洞等让人不由自主地穿梭于时光隧道,彰显出这里不俗的文化底蕴。“养山富民”,韭园村走出了一条生态、文化、经济共赢的新路子。
敢借青山奔富路——曹家路村(密云县新城子镇)
“岸边映山红,潭中冰块冻。一山分四季,胜景在雾灵。”同是这首歌谣,今天的曹家路人唱起来和12年前的感觉是截然不同的:12年前山是河北的,曹家路人心里只能是羡慕;12年来,山依然是河北的,但是曹家路人九进河北,硬是争取到了联合开发,村民“借”山走上了富裕路,村里也步入了民俗旅游和现代农业的良性发展轨道,如今心里只剩下高兴了。新农村建设,没有资源不怕,最怕的是没有创造资源的眼光和勇气。
碧水环绕倚长安——大营村(通州区潞城镇)
在百里长安街东端,有一个被京杭大运河、潮白河、运潮减河环抱的别墅村,便是大营村了。从1998年开始,大营村便走上了生态旅游的发展道路,如今170户村民全部都住上了两层别墅,一家一园、一户一景。53户市级民俗接待户把生活资料变成了生产资料,创造了集生活、生产、生态、旅游为一体的庭院经济发展模式。历久弥新的运河孕育了大营村的发展,以水为媒、以园为介,在生态北京的大格局中弹奏出了时代的强音。
方圆之道春饼香——康陵村(昌平区长陵镇)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康陵村把方圆之道演绎得淋漓尽致。康陵村因守护明朝正德皇帝的康陵而得名,康陵布局为前方后圆,村庄就在方形的城墙之内。而康陵村最为著名的恰是圆圆的“正德春饼”,薄如蝉翼、白如翠玉,配上鲜嫩味美的一道道农家菜,既有北方风味,又有淮扬精华,再加上诚实守信经营这个“方”,村民借力“春饼宴”快速走上了致富路。康陵人纳方入圆、由圆化方,把小春饼做成了大品牌,创造了发展的方圆之道。
花果飘香溢京华——岳家营村(延庆县大榆树镇)
走进岳家营村,美观的民居外墙、满眼的绿树鲜花、整洁的大街小巷让人眼前一亮。同样令人大开眼界的,是村里的订单农业,“能示范、能增收、出精品”的发展思路培育了有机蔬菜和精品花卉两大主导产业,除了供应北京市场外,他们还放眼全国乃至全球,有机蔬果远销深圳等地,精品花卉出口日本等国。同时村里还广泛使用太阳能、大力推广节能墙,始终坚持走循环经济之路。善于超前思维、勇于面对市场,正是岳家营成功的启迪。
共同富裕和谐村——良山村(顺义区张镇)
良山村看似一个普通的平原村庄,却有着发展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共同富裕的深刻内涵。多年来,村里始终坚持集体经济的发展道路,耕地由集体统一耕种,自建了种猪养殖场等集体企业,引进了莲花山滑雪场等十余家企业,村民实现了高水平的充分就业,集体经济不断壮大。以此为基础,村民的福利不断丰富和提升,不仅每月凭粮本免费领取粮油,而且还有各类奖励和补贴,健全的文化体育设施给村民带来了日益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
静山净水敬客来——老泉口村(平谷区熊儿寨乡)
老泉口村成村于清嘉庆年间,村西山谷中有眼清泉,数百年来涌流不止,村庄因此得名。走进村里,房前屋后是菜园,道路两旁花果园,全村是个大公园,如游画中。为了变生态优势为经济优势,村里专门成立了旅游公司,村民入股当股东,每年年终有分红,“种植精品化、养殖集约化、环境园林化、居住田园化、生活舒适化”的目标正在逐步变成现实。老泉口人立足生态、创新机制、共同致富,百年老泉正在喷涌着源源不断的新流。
景观林中生态村——高里掌村(海淀区温泉镇)
在六环路和北清路的交汇处,一大片生态景观林中掩映着一个小村庄,那就是高里掌村了。这座曾因村容村貌差而远近闻名的村庄如今变成了一个干净整洁、绿化美化的生态大花园,南、北、西三面的生态景观林环抱着村子,从南向北依次展示着春夏秋冬四季景观,农业生态休闲园、垃圾无害化处理、生态环保公厕,村子的发展处处体现着生态环保的理念。高里掌充分利用绿化隔离带的机遇,把自己转变成为绿色北京里的一颗闪闪明珠。
都市商务新农庄——大井村(丰台区卢沟桥乡)
大井村位于西南四环外,曾是市区蔬菜供应的重要基地,也是曾经出京西南的必经之路,因有一口大井而得名。自2000年被列入首都绿化隔离地区以来,目前已基本形成村南生活居住区、村北生态旅游开发区的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了以商务酒店、高尔夫俱乐部、花卉园艺场为龙头,集运动、休闲、娱乐、餐饮为一体的绿色产业经济链,村庄实现了企业化管理。大井村成功走出了一条“以绿养绿”的发展道路,绿了京城,富了百姓。
09年度
满族风情俏京南——巴园子村(大兴区北臧村镇)
巴园子村全体村民均姓巴,为满族镶黄旗后裔。村内保存有“巴氏宗谱”,历史文化悠久。据历史记载,清末期间巴园子为满族巴姓人家菜园,后由西大营迁此落户,村民至今仍保持满族特有的风俗习惯。该村先后被市农委、爱卫会评为“京郊环境建设先进村”、“健康促进示范村”,被区委、区政府评为“五个好党支部”、“农民增收先进村”、“首都文明村”和“文化建设先进村”。
万亩梨园花果香——梨花村(大兴区庞各庄镇)
梨花村位于北京西南郊永定河东岸,原名南庄村,1981年村庄普查时改名为梨花村。该村总耕地面积5000亩,其中百年以上老果树3500亩,现有新老果树10余万株。梨花村有330户,960口人,家家户户以果树为生,每年产果品在300万斤以上,是北京市唯一的果树专业村。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旅游业的发展,目前该村已成为市级民俗旅游村,市级民俗接待户60户,镇级民俗接待户150户,农民人均收入12032.7元。
名闻中外“画家村”——小堡村(通州区宋庄镇)
明代聚集成村落,为防潮白河水冲击村庄,先民在村的东侧、北侧和西侧堆积沙丘,形成沙堡,因此称作小堡村。将“堡”字拆开来看,为人、口、木、土,意思是人民有土地可以生存,有树木可以成长,体现出小堡村人与自然的和谐。小堡村辖域面积是5249亩,村民508户,1722口人,中共正式党员82人。2009年工商业总产值是6亿元,上缴国家利税3062万元,小堡村人均收入是15000元,全村房租收入是1000万元,村民享受大病医疗保险、老年退休金等福利。村民在集体经营中用土地和资金两种入股形式参与,每年分得股金。小堡村党总支下设三个支部:一产、二产、老年支部。村委会下设四家公司:小堡驿站文化艺术有限责任公司、佰富苑工业公司、中坝河艺术园区公司和商业文化街泰丰龙门管理公司。四大板块:二产工业、三产餐饮商业、主导产业为文化艺术产业及相关产业。
宜工宜居两相和——石家营村(顺义区马坡镇)
石家营村位于北京市东北部、顺义区中部、马坡镇西北部,地理位置优越,毗邻奥林匹克水上公园、花博会主场馆和顺义新城核心区;交通发达,临近的奥运大道、101国道、南陈路交织成网,是马坡地区最具活力的经济发展黄金地带之一。全村160户,445口人,228名劳动力,村域面积1580亩。2006年,该村被列为全市80个整理推进型新农村建设试点后,抢抓各种机遇,大力发展二三产业。目前,全村共引进各类企业25家,2009年全村税收850万元,人均劳动所得14300元,村民就业率达到100%。近年来,该村先后荣获“全国民主法制示范村”、“全国创建学习型家庭示范社区”、“2009年度北京市最美乡村”、“首都文明村”、“北京市生态文明村”等百余项荣誉。
山环水绕栗之乡——六渡河村(怀柔区渤海镇)
六渡河的名字也是来源于这条母亲河。六渡河之“渡”并非取自渡口之“渡”,而是作为动词,即是第六次渡过怀沙河。怀沙河穿梭于山涧,依势而行。从天空俯视,怀沙河像一条银蛇在山谷中穿梭,这也许就是山舞银蛇的神韵了吧。村落本没有名字,但是叫的人多了便有了名字。据说六渡河祖先当时带着孩子从口头村到六渡河村要过六道河,即官渡河、二渡河、三渡河、四渡河、五渡河,村前一道河共六道河,被称为“六道河村”,因雨季河水暴涨,难以过河,含有“渡河”的意思,后渐渐演变为六渡河村。
四围青山藏古韵——爨底下村(门头沟区斋堂镇)
爨底下村距京城90公里,村域面积5.33平方公里。全村现居43户,有42户为民俗旅游接待户,共118人。该村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公元1403—1424年),距今有500多年的历史。村落四面群山环抱,山峦起伏、蜿蜒雄浑壮观,山势奇异优美。村落坐落于缓坡之上,以龙头山为中轴线,呈扇形延展,依山而建。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风格为主体的山地四合院76套, 656间,排列井然、错落有序、布局严谨、规划神聚,是保存最为完整的古民居群。
山水人家作画廊——雕窝村(平谷区黄松峪乡)
雕窝村位于黄松峪乡的东北部,三面环山,一面依水,紧邻湖洞水、石林峡两个景区,环境优美,景色宜人。全村林地面积3780亩,果林面积800亩,村域面积1.5平方公里,全村55户,124口人。目前,全村旅游户发展到53户,占总户数的96%。年人均纯收入达1.8万元。我村还生产的核桃、栗子、红果、柿子、野生猕猴桃、枸椒子等优质农产品,深受广大游客喜爱。我村文化氛围浓厚,有著名作家王蒙,画家陈克永等在此定居、创作。
幸福家园美如画——庙卷村(顺义区马坡镇)
庙卷村位于顺义区西北部,据奥林匹克水上公园驱车5分钟车程,紧邻顺义新城核心区,村域面积1916亩,全村224户,630口人,有企业13家。先后荣获“首都生态文明村”、“顺义区五好标兵党支部”、“北京市五好党支部”、“顺义区文明富裕村”、“北京市先进体育村”等多项荣誉称号。
朝霞首缕映仙谷——花园村(密云县新城子镇)
花园村位于新城子镇域东北部,西南距县政府80公里,距镇政府15公里,村域面积10平方公里。花园村属暖温带季风性半干旱气候,四季分明。村内道路设施较完善,交通便利。全村共有250户,580口人,从业人员220人。村内林木覆盖面积占村域面积的90%,我村经济以民俗、养殖、种植业主,民俗户年收入50万元;有果树800亩,其中,板栗327.6亩;有鱼塘亩,年产值274万元,养鸡14万只,羊151只,2010年人均经济收入8026元。 2009年,我村农村经济总收入实现1950万元,其中:一产632万元,二产310万元,三产1008万元,分别占总收入的32.41%、15.9%和51.69%,一产逐步向二、三产业转移。
云居素斋结“禅”缘——水头村(房山区大石窝镇)
水头村位于房山西南大石窝镇北部山区,因南泉水河发源源头而得名,千年古刹云居寺坐落于该村境内,使该村云居文化源远流长。村域山青水美、文化底蕴厚重,是市级文明村和集观光、休闲、民俗于一体的市级民俗旅游村。全村农户186户,农业人口490口人,农村劳动力人数380人,土地面积1.58万亩,民俗旅游、沟域休闲观光产业、农产品加工、菱枣采摘四大产业拉动全村经济健康快速增长和劳动力100%村内实现就业。2008年入围北京最美乡村“提名”。该村发展历史及特点可概括为一首小诗:元代初建水头村,石经山下扎深根。伴随古刹数百载,几多兴衰到如今。村兴人旺日益新,民俗素斋迎嘉宾,观光采摘和小憩,欢乐映衬新农村!
08年度
翠林花海映农居——河口村(房山区窦店镇)
河口村,位于北京市房山区窦店镇东部的小清河畔,东临小清河,北与良乡镇接壤。全村215户,510口人,村域面积1396亩,耕地面积819亩,以规模的设施农业为主导产业。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700万元,人均收入1.3万元。荣获国家计生协先进单位、北京最美的乡村、北京市京郊环境建设先进村、首都绿色村庄、北京市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村、北京市卫生村、北京市健康促进示范村、北京市人口和计划生育示范村等多项荣誉。08年以来,河口村接待市委书记刘淇,农业部总经济师、办公厅主任陈萌山,水利部副部长胡四一等国家部委、各省市领导、友人,印度、新加坡等国际友人来访5万余人次。
国际文化汇山乡——慕田峪村(怀柔区慕田峪办事处)
慕田峪村位于怀柔区慕田峪长城风景区内,村民188户、405人。村内生态环境优美,山场广阔、果品丰富,自然景观众多,植被覆盖率现今达96%。古朴的长城文化与西方文明在这里交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慕田峪“国际文化村”。现有9个国家(地区)的 22户外籍友人在村内“安家”,并与美国麻州霄本村结成“国际姊妹村”,形成了“中外文化并存、世界人民相邻”的独特景观。慕田峪村先后荣获了区级“文明生态村”, “首都绿色村庄”, “2008年度北京市十大最美乡村”等宝贵荣誉。
灵山古道新驿站——洪水口村(门头沟区清水镇)
洪水口村距京城90公里,距门头沟区政府10余公里,距灵山主峰仅12公里,位于首都屋脊灵山脚下,是通往灵山的要道口,是京城海拔最高的村庄之一,村旁有一条古道直通灵山顶,素有“灵山门户”之称,是典型的深山村。洪水口村域面积22.3平方公里,耕地176亩,全村85户,258人,其中党员33名。97年以前,全村经济发展缓慢,集体经济十分薄弱,外债有1.2万元,村里发展经济、缺少资金;兴办企业、缺少技术,“放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不用,守着金饭碗要饭吃”是当时老百姓生活的真实写照。近年来,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二十字目标要求,充分发挥党支部在推动科学发展中的领导、服务和保障作用,深化“三级联创”活动,全村经济实力不断增强。2009年底村集体总收入1290万元,农民人均股金分红3600多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97年的1483元提高到10760元,比全镇平均水平高出3000多元,每年以近1000元的速度递增。2008年我们村被评为京郊最优美的乡村。2004年10月2日,我村党支部书记于广云作为北京市农村基层干部的代表,受到胡锦涛总书记的亲切接见。
京城东南新簋街——吕家营村(朝阳区十八里店镇)
吕家营村地处北京东南郊,隶属朝阳区十八里店乡,位于南四环路和京津塘高速公路的交汇处,村域占地面积2.8平方公里,共有常住人口5670人,流动人口1.4万余人。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投资环境赋予了吕家营村发展的无限商机。吕家营村依托地理交通优势和新北京城市规划定位,借助新农村建设和绿化隔离带建设契机,紧紧围绕“调整、发展、规范、创新、实效”的工作主线,以打造优美、文明、和谐、富裕新乡村为目标,加大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特色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形成了以餐饮文化和古典家具文化为品牌的特色产业,实现了经济蓬勃发展的新格局。人均收入达到21000元。曾在2006年获得“北京市爱国卫生先进单位”、“首都文明村”、及“首都文明示范街”奖项,2007年又获得了“北京市文明生态村”的光荣称号。在“三级联创”工作中连续四年被评为朝阳区“五个好党总支”,2007年还被评为北京市“五个好党总支”。
品枣赏莲生态游——酸枣岭村(昌平区小汤山镇)
酸枣岭村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小汤山镇东南,村域面积1100亩,耕地829亩。全村140户,常住人口700人,其中本村人口450人,劳动力260人。全村共有党员26名,“两委”班子实行交叉任职共4人。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平原地区第一个民俗旅游村、京郊数字第一村,第四届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酸枣岭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在实践中进取开拓,2009年集体收入达到8755万元,人均纯收入12000元。
一锅豆腐百里香——柳沟村(延庆县井庄镇)
柳沟村位于延庆县井庄镇域南2公里处,距县城15公里,距110国道3公里。村域面积5.73平方公里(8594.1亩),其中村庄面积0.3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663亩,果园面积994.7亩。全村402户,1110口人,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达1672万元,人均收入8526元。
翠屏环抱凤来仪——车耳营村(海淀区苏家坨镇)
车耳营村坐落在海淀区西北部苏家坨镇域内,位于凤凰岭自然风景区南线,全村户籍人口320人,面积9506亩,98年借助凤凰岭旅游的开发又结合本村特色资源搞起了民俗旅游,,绿色植被覆盖率达95%,净化空气的纯度是市区的5倍,负氧离子的含量是市区的150倍,可谓天然氧吧,夏季气温度比市内低3—4度,享有京都绿肺自然大空调之称。
翠山环抱新居美——玻璃台村(平谷区镇罗营镇)
玻璃台村是北京市首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之一,同时也是平谷区旅游示范村。它坐落在平谷区最高峰东指壶峰脚下(平谷区镇罗营镇东部的深山区),距区县城约37km,是平谷区海拔最高的一个小山村。全村共有68户,总人口为220人,全村总面积为7.45平方公里,其中山场面积为8880亩,植被覆盖率为90%,森林覆盖率为80%。由于特有的地理环境,这里的年平均气温较平谷城区低4-5度,较北京市区低5-6度,是纳凉夏季避暑的好去处。
山清水秀古城新——石塘路村(密云县石城镇)
石塘路村属暖带季风性半干旱气候,四季分明,有桃花地、石塘路两个自然村,全村共有204户、523口人。村总面积7553.5亩,其中山场面积5553.5亩,耕地面积48.9亩,林地面积1028.7公顷,林木覆盖率80%。本村无工业,主要以生态旅游业为主要经济来源,现有民俗户112户,90%以上的人从事旅游接待,年接待游人4万人次。民俗旅游业为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依托周边景区带动本村民俗发展,是本村发展循环经济的一个重要标志。本村主要地域为山场,以林果业(核桃、板栗、各种水果等)为农副业。2007年经济总收入达到了1160万元,其中民俗收入68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为8900元。石塘路村利用自身优势,在旅游局、县农委、镇政府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建成了 “石塘路村观光采摘园”,游客既可以采摘,也可以体验各种农事活动,同时,成立了草编编制品展览室,游人在欣赏民间艺术品的同时,也可以亲自体验编织过程,将农业、手工业与旅游业有机的结合起来,打造出本村的新型产业链。
龙盘虎踞千年关——古北口村(密去县古北口镇)
古北口村位于长城脚下,潮河之滨,是古北口镇中心所在地。村域面积为5平方公里(5 ㎞2),其中土地680亩,山场11200亩,绿化20000㎡。古北口村共有五个自然村,460户,1060口人,是北京市少数民族村。我村自然风景优美,人文景观丰富,这里有蟠龙山长城、令公庙、药王庙、三眼井、古御道等历史古迹,还有抗战烈士之墓,古北口保卫战纪念碑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旅游资源。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700万元,人均劳动所得8900元,民俗旅游综合收入470万元,年接待游客80000人次。
07年度
深山明珠白草畔——四马台村(房山区霞云岭乡)
据考证,四马台村名真正的由来是根据村中心的四块巨石而得名。四马台村位于房山区霞云岭乡,北京霞云岭国家森林公园内,距北京市区约103公里。地处海拔2161米“清凉世界、天然氧吧”之美称的白草畔山腰,平均海拔900米,林木覆盖率达90%以上。全村总面积19.1平方公里,314 户,1100 人,其中,市级民俗旅游专业户230户,2009年全村实现农村经济营业总收入15440.2万元,人均纯收入20000元。四马台村在村两委的正确领导下,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先后被评为“市级民俗旅游示范村”、“全国农业和农村持续发展示范村”、“全国绿化千佳村”、“全国小流域综合治理示范村”,并连续多年被评为“首都文明村”,2007年获得“北京最美的乡村”称号。
潮白新村连舆运——榆林村(顺义区北小营镇)
榆林村位于顺义城区东北侧,与怡生园国际会议中心相邻,距奥运会水上项目比赛场馆1000米。全村共有农业568户,1865人,耕地面积2570亩,绿化覆盖率40%左右。拥有村办企业8家,个体户193家,主要从事养殖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餐饮服务业、观光旅游业等……。2009年共计完成经济总收入10560万元,人均劳动所得9830元,集体总资产5450万元。农村劳动力1424人,实际就业人数1395人,劳动力就业率稳定在98%左右。
水润山青养生园——东帽湾村(怀柔区汤河口镇)
东帽湾村地处奔流不息的白河南岸、滦赤路边,位于镇政府所在地西南1.5公里处。整个村落南面倚山,其他三面被白河水环绕,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水资源赋予了这个村庄难有的灵气。全村239户(辖一个自然村)、728口人,劳动力384人,村域面积7500亩,村庄占地180亩,耕地面积800亩,山场面积5315亩,果园面积1500亩,森林覆盖率达83%以上。
烽火幽谷粟花源——香屯村(延庆县大庄科乡)
香屯是个小山村,位于延庆县大庄科乡,距离县城45 公里,距离昌平35公里,村庄景色优美,村舍起伏错落于山林之中,村周围有古长城隐映在林海之间,村前泉水常年流淌,村中时有鸡鸣狗吠孩童嬉戏,这一切构成了一幅生动的世外桃源画卷;该村盛产板栗、核桃、红果、柿子、杏核,且品质精良,年产各类果品192吨;该村民风淳朴,邻里和谐,人们生活无忧,怡然自得。
都市农业体闲城——南宫村(丰台区王佐镇)
北京南宫生态旅游度假区隶属于丰台区王佐镇南宫村,占地4.5平方公里(距离市中心25公里)。2004年景区被授予“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光荣称号。2006年初被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景区所在村——南宫村是王佐镇的中心村由(南宫村、北宫村、云岗新村)三个自然村组成,现有农户810户,人口近3000人,有村办企业25家。近年来南宫村先后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文明村”、“首都文明村”、“京郊发展旅游业先进单位”等多项光荣称号。
绿色循环康庄路——挂甲峪村(平谷区大华山镇)
挂甲峪位于平谷北部深山区,北、东、南三面环山,外环峰峦山连绵不断,内伏丘壑蜿蜒起伏,当你钻进沟谷深处,醉听鸟唱山林,虫鸣四野之时,那种桃园幽趣简直妙不可言。挂甲峪以其生产绿色、有机果品和风光秀丽、优美,而成为京郊有名的水果之乡和旅游胜地。
一坡樱祧满眼春——樱桃沟村(门头沟区妙峰山镇)
樱桃沟村,距市区55公里,临近109国道,地处京西生态旅游开发区“金顶妙峰山”脚下。全村村域面积9平方公里,共有村民95户,目前全村以发展大樱桃的种植、观光采摘和民俗旅游为主,有仰山栖隐禅寺和庄士敦别墅两处历史名胜。年经济总收入1450万元,人均纯收入16000元。2007年完成了村庄旧村改造工程,村民入住宽敞舒适,采用新型能源的别墅式新居,生活条件得到极大完善。2007年被评为全国小康村,2008年1月成为“北京最美丽的乡村”,现在的樱桃沟村是一处集樱桃观光采摘、民俗旅游、文化古迹,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新村。
古运码头蕴新风——皇木厂村(通州区张家湾镇)
皇木厂村位于北京东南郊,地处北京工业开发区内,距天安门25公里。全村区域面积2.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06亩。原住村民326户,共806口人,外来住户1324户,共6574口人。全村固定资产总值3亿元,人均可支配收入1.8万元,劳动力就业率达100%。
以文会友聚高朋——香堂村(昌平区崔村镇)
香堂村位于北京正北方向,与天安门、故宫处于同一中轴线上,距市中心约40公里。属于昌平区崔村镇管辖的半山区村。村域面积14.2平方公里。602户人家,1840余口人,外来户近3000户。1987年以后在党总支书记张文山的领导下,香堂发生了令世人瞩目的巨大变化。2004年村经济收入1.5亿元,上缴税金900万元,人均收入18000元。香堂村的特色是:一是文化人群的入住,二是文化设施的建设,三是文化活动的开展。作为天时、地利、人和三者达到完美统一的产物。香堂一靠党的富民政策,二靠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的圣境,三靠几代人的积功累德,而造就的人才张文山。
科技兴农千棚春——西黄垡村(大兴区榆垡镇)
大兴区榆垡镇西黄垡村位于风景秀丽的京南第一镇榆垡镇的最北端,106国道西侧,东临京开高速路,中部天堂河穿村而过。这里远离喧哗的闹市,环境优美,空气清鲜,民风淳朴,整个村子被1600多亩的林木环抱。全村现有农户302户,共1050口人,总面积2700亩,其中耕地2500亩。以蔬菜、西甜瓜、苗木、花卉为主业。现有民俗旅游接待户35个,建起了1000多个大棚,使四季都有新鲜的瓜果蔬菜,供游客观光采摘。近年来,村民的生活水平蒸蒸日上,2009年该村人均年收入为16800元。
06年度
明清古韵引宾朋——高碑店村(朝阳区高碑店镇)
高碑店村地处东长安街延长线上,距天安门广场8公里,是个千年古村,元朝时是漕运码头、皇粮商品集散地,曾盛极一时。辖区面积2.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200余人。高碑店村新一届党总支团结带领广大干群经过8年的奋斗,把一个“三无村”,变成了“发展有后劲,人人有事干,生活有乐趣”的“三有村”,并获得首都平安示范村、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北京最美的乡村等荣誉。村党总支书记支芬获得 “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等多项荣誉称号。2009年实现总收入20.76亿元;人均1.8万元。
温都水城誉四方——郑各庄村(昌平区北七家镇)
北京最美的乡村——郑各庄村隶属昌平区北七家镇,村域面积4332亩,现有村民57户,1450口人。位于北京中轴线正北,南距天安门20公里,村南七北路、村北定泗路横贯东西,东距立汤路3公里,西距八达岭(京藏)高速路7公里,村北依伴北京的母亲河——温榆河的源头,这里亲山近水、景自天成。清代康熙年间康熙行宫和王府旧址,著称郑家庄皇城。蜿蜒七公里长的水系四通八达环绕万亩大社区。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地热资源,目前已开发的六口温泉井出水温度高达79℃,各种矿物质含量丰富,日可供温泉水上万方。
绿色交响奏强音——北郎中村(顺义区赵全营镇)
北郎中村位于顺义区西北部,现有520户,1500人,村域总面积6500亩。北郎中村是赵全营镇中心村,是镇域规划的重要节点,也是北京市2005年确定的13个旧村改造示范村和顺义区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三个示范村之一。2009年,全村实现经济总收入6亿元,人均纯收入2.1万元,村民实现充分就业和持续增收。
有个神话虫变龙——龙聚山庄(延庆县张山营镇)
龙聚山庄村原名小鲁庄,隶属延庆县张山营镇,位于延庆县城正北8公里,西北与晏家堡相连,东南距中羊坊1.5公里,南距延庆镇八里庄村4公里,距北京城80公里。村背靠应梦寺山,处山前洪积扇上,海拔约525米。土壤村北为典型褐土,村南为潮土,属冲击洪积物。1983年建村委会,辖域面积2.2平方公里。村落内主衔呈东西、南北走向。现有290户,共608人。区域面积2800亩,其中耕地1050亩,山地1600亩。截止2009年底,村固定资产达5600万元,年收入3600万元,实现利税320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20000元。我村依山而建,光照充足,周边分布众多旅游风景区,环境优美,交通便利。
黄土地里富贵果——南河村(房山区大石窝镇)
南河村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因地处拒马河滩涂,得名南河。村庄地处北京市西南端,与河北接壤,是大石窝镇的一个中等村,村庄总人口1214人,总面积4787亩,沙石资源丰富,砂质土壤占总土地面积的80%。2005年,南河村被命名为市级标准化产业基地,以设施农业为主导产业。2004年,被评为“首都文明村”;2006年被列为市级首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村;2006年荣膺北京市“最美丽的乡村”称号。此外,该村连续多年被评为房山区“五好村党支部”和“五好村党支部”标兵村;村党支部书记张井才同志多次被评为房山区优秀共产党员, 2004年被评为房山区“十大”农村致富带头人。
古色古香古村庄——岔道村(延庆县八达岭镇)
八达岭镇岔道村位于八达岭长城脚下,距离市区德胜门60公里,距京张高速公路八达岭出口0.5公里,行政区域面积为9984亩,现有人口520户,1280人。岔道城为北京市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地处八达岭长城核心,是游览八达岭长城的必经之地,在古城南百米有京包铁路,八达岭高速,其西有京张高速公路入口,西南1公里为八达岭镇政府所在地,交通条件十分便利。全村从事旅游业劳动力占全村劳动力的80%。几年来,在上级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干部群众团结奋斗、开拓创新,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以实现村民共同富裕为目标,依托岔道古城改造工程,不断拓宽旅游业市场,大力发展民俗旅游业,为村民创造了更广阔的致富渠道。
百年花乡百花妍——草桥村(丰台区花乡)
草桥村位于北京市丰台区花乡,地处南三环与四环路之间,村域面积3.98平方公里。总人口11533人,其中户籍人口3413,流动人口8120人。以花卉为主产业,自2001年改制后,先后成立了北京花乡花木集团、北京花乡世界花卉大观园,特别是2007成立奥运花卉配送中心,圆满完成了2008年北京第29届奥运会和第13届残奥会颁奖用花的制作和配送任务,并于2008年底成立了世纪奥桥花卉园艺中心,开创了花卉产业高端市场的先河。人均分配3.5万元,劳动力百分百就业,还给社会创造了约2000个就业岗位。如今的草桥无论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方方面面,已经走在城乡结合部农村的前列。
数字民俗第一村——麻峪房村(昌平区长陵镇)
麻峪房民俗度假村位于昌平区长陵镇西北6公里处,距离昌平城区12.6公里。全村共60户,人口211人,现有乡村民俗旅游接待户58户。1998年,麻峪房村开始发展乡村民俗旅游,2002年,北京市旅游局举行的首批“民俗旅游接待户”颁牌仪式即在麻峪房村举行。自此,麻峪房村被誉为“京郊民俗旅游第一村”。如今,乡村民俗旅游已成为该村的主导产业。
旧金山下别墅群——将军关村(平谷区金海湖镇)
将军关村距平谷城区23.4公里,距金海湖镇政府13.8公里,是平谷东北的门户,北与河北省兴隆县陡子峪乡相邻。其地理位置独特,自然风光秀美,人文景观众多,旅游资源丰富。除了有丰富的林果资源、金矿、秀丽的山川、清新的空气、舒适悠闲的农家院之外,还有抗战时期留下的抗日战道、明代石长城遗址、民俗采摘园、金矿隧洞、金水湖、险关峡、老庙宇等景观以及与之交相辉映、星罗棋布,簇拥在新村别墅的周边。全村现有村民570余户,1800余人。村内总面积15.6平方公里,(合23400亩),现有耕地1000余亩,人均占地0.5余亩,山地1500亩,经济林场面积3000亩;山上林木包括幼林、成林、、灌木林。林树的种类主要是松树、柏树。
村民收入主要以林果收入为主,每年人均收入4000多元。
绿满庭院情满园——南卷村(顺义区南法信镇)
南卷村位于顺义城区西侧,南法信镇北部,距首都机场4公里,总面积0.7平方公里,全村共有387户,总人口884人。2009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83亿元,村民人均收入13238元,村级总资产1621万元,上缴税收1460万元。先后荣获首都文明村、北京生态文明村、首都绿色村庄、京郊乡风文明村、北京最美丽的乡村等荣誉称号。最近又被推荐为“国家生态村”。几年来 为切实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推进创建工作顺利进行,村两委班子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带领党员干部和全体村民坚持把生态作为主题,切实按照市、区政府提出的“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新北京”的发展战略,紧紧围绕“百村万户绿化整治工程” 把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遵循“和美农村,生态先行”的原则,真抓实干,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发展状况
2018年10月8日,北京市委农工委获悉,在刚结束的7天国庆长假里,113个“北京最美的乡村”共吸引游客近百万人次,总收入超过5600万元,均比2017年同期增长20%以上。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07 13:51
目录
概述
评选方法
历年评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