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是成立于2000年1月的研究机构,同年11月被批准为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中心下设价值理论研究室、中西文化比较研究室、社会发展与文化管理研究室、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研究室。中心的宗旨是:在经济全球化、价值多元化和文化多样性的大背景下,以客观的态度分析价值与文化现象,全面把握社会价值观的现状和变化趋势,积极探索大众文化形成、传播、冲突、变迁的内在机制,为价值观教育和文化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咨询服务。
中心自成立以来,坚持把“价值与文化”的基础理论和重大现实问题,作为各项科研工作开展的主题,致力于把中心建设成“传承优秀文化传统,探求先进文化方向,剖析多元价值观念,澄明时代价值理想,追溯民族意识流变,致力民族精神弘扬”的有特色的国家级重点研究基地。2001年起,中心规划和承担的《文化冲突背景下我国应有的主导价值观研究》、《价值观与文化建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变迁历程研究》、《中国社会价值观现状调查研究》、《公民道德建设与价值观教育》、《中国传统价值观与东亚价值观》、《儒学及其文化价值论》、《价值的存在论研究》、《多元文化中的价值选择》、《西方价值理论研究》、《当代科技前沿的伦理问题与价值选择》、《行动、理性与价值》、《理性、信仰与和谐文化建设》、《当代生活世界的批判与重构》等14项重大课题,出版的《新世纪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
价值观的理论与实践》、《
为马克思辩护》、《思想的痕迹》、《
个体生命与现代历史》、《教化的哲学》、《
交往生活的公共性转变》、《
公共生活与公民伦理》、《
公民伦理教育的基础与方法》、《历史哲学译丛》、《价值与文化研究丛书》等60余部学术专著,都体现了深化价值基础理论研究 、关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文化冲突与价值观建设的发展思路。
中心自成立以来,主动承揽相关部门的委托调研课题,服务于党和国家有关部门的重大决策。先后承担了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共中央文明办、北京市委宣传部等单位委托的十多项调研项目,形成了《关于价值观现状的调研报告》、《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理论研究的调研报告》、《中国公民人文素养的调研报告》、《北京市公民价值观调查报告》、《人民团体和社会团体在建构和谐社会中的作用的调研》、《关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社会思想意识的变化及其对策建议的调查报告》、《关于科学发展观的调研报告》等调研成果,受到了委托单位的较高评价和多次发函表扬,部分研究人员直接参与了中央有关部门重要文件的起草工作。
2004年,袁贵仁教授被聘为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研究与编写组”第一首席专家。杨耕教授任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研究与编写组主要成员和联络员。韩震教授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课题组成员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研究与编写组主要成员。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在推进中心基础理论创新、提升科研水平的同时,也为中心汇聚人才、加强队伍建设提供了机遇和平台。近年来,中心先后引进了杨耕、廖申白、李景林、刘清平、张曙光、田平、李红、刘成纪、张立波等一批在本研究领域卓有成就的中青年学者。同时通过课题制、聘任制、团队制等形式,聘请了复旦大学的冯平、湖北大学的江畅、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的景天魁、中央党校的韩庆祥等10多位知名教授、学者担任中心兼职研究员,逐步建立起一支年龄结构合理、学术研究方向互补、管理机制灵活、具有较强学术潜力和一定知名度的学术队伍。
2001年以来,中心先后举办了“价值哲学与过程哲学”、“东亚价值观国际学术研讨会”、“首届俄罗斯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启蒙与后现代” 、“符号与价值”等国际学术研讨会以及“21世纪价值观教育与文化战略”、“发展中的外国哲学与文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及其体系创新”、“价值理论研究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重大问题”等全国性学术会议。先后选派廖申白、刘清平、朱红文、严春友等教授,郝海燕、田松、兰久富、董春雨、李晓东等到国外进行访学,并聘请罗蒂、格里芬等国外著名学者担任客座研究员。邀请来自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德国爱尔朗根大学、俄罗斯哲学协会以及台湾大学的100多名具有国际影响的学者来基地进行学术交流和讲座。在信息建设方面,中心依托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与北京市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基地共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献资料中心,创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电子文献数据库。除不定期出版《价值与文化丛书》外,中心与高等教育出版社合作,编辑出版国外发行的学术季刊Fronties of Philosophy in China。
中心主办刊物为《价值与文化》(以书代刊)和《价值与文化研究》(电子期刊)。并建有文本和电子资料库,集中了相关研究的核心成果,为深入进行价值与文化研究提供了信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