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计算中心始建于1963年,当时是数学力学系的一个实验室,先后被数学系、计算机系、计算机研究所等单位所代管,1985年正式与
北京大学计算机研究所分离,成为独立建制的全校大型综合实验室。计算中心自成立以来,在校园网建设、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科学与工程计算及各类计算机人才培养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积累了大量实践工作经验,曾荣获全国高校及北京市高校先进实验室称号,多年来为北京大学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做了大量工作。
师资队伍
北京大学计算中心成立于1963年,是集计算中心、管理信息中心和网络中心于一体的实体单位,是独立建制的全校大型综合实验室,负责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开发与运行服务工作。计算中心现有教职员工65人,其中正高级职称7人,副高级职称33人,具有博士学位8人,具有硕士学位48人,下设办公室、发展规划室、微机教学室、运行服务室、系统管理室、信息安全室、网络安全室、网络运行室、网络信息室、应用一室、应用二室、应用三室、应用平台室。主要承担以下工作:
硬件建设
计算中心下设网络室、管理信息系统室、运行室、微机教学实验室和办公室。1993年学校在
管理信息系统室的基础上成立了北京大学管理信息中心,1995年学校在网络室的基础上成立了北京大学网络中心,均挂靠在计算中心,计算中心是计算中心、网络中心和管理信息中心三位一体的教学辅助单位。
承担职责
2009年,计算中心承担的主要工作有:全校计算机网络的基础建设,其中包括校园网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及维护,全校师生网络应用的全方位服务和中国教育和科研网(CERNET)华北地区主节点的建设、管理和维护,包括将河北省、天津市及北京市部分高校接入中国教育和科研网等,这些工作主要由网络室承担;学校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其中包括系统的规划、设计、开发和维护,这些工作主要由管理信息系统室承担;运行室承担着为全校教职员工和学生上网服务,各楼网络布线以及高性能并行计算机IBM RS/6000SP3的维护管理工作;微机教学实验室为全校各类学生上机、上网实习提供服务;办公室是中心对外服务的窗口,对内协助中心领导做好有关日常行政事物性工作,如人事、财务、设备、档案资料的管理,安全保卫、用户故障报修、机时分配、接待用户和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此外,计算中心还承接计算机应用和科研方面的任务,包括“863“和计算机网络“九五“攻关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项目和其它应用工程项目。
随着计算机技术与网络应用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中心在北京大学的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各方面的工作中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大事记
为了开展计算机的教学、科研计算和培养
计算机专业人才,急切盼望有一台计算机。1959年开始试制的计算机,因各种原因经过多年努力还不能使用。1963年在计算机十分紧缺的情况下,教育部给高校争取到两台103计算机的指标,其中一台分配给北京大学。在数力系的积极筹划下,购买了计算机,建立机房,并立即成立计算中心(当时自然科学处处长张龙翔亲自介入),由数学力学系徐翠薇任主任,无线电系调来的王丕显为机房负责人,行政上隶属数学力学系。从技物系调来贾秉文,从北京无线电技术学校调来施来荣等三人,参加计算机的安装、调试和维护等技术工作。程序组(软件人员)除了计算数学教研室抽调来的部分教员外,还有数力系应届毕业留校的徐联舫等人。
1963年暑假后103计算机到货,机房设在200号(昌平校区),经过近半年的安装调试,1964年初提供试用。主要有程序组、力学专业和计算数学专业的老师等上机算题,还为本科生提供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实习。103计算机是中国仿制苏联的M-3
电子管计算机,运算速度为30次/秒,用磁鼓当内存,存储容量为1024字,字长为32位、定点。后将内存换为
磁芯存储器,存储容量为2048字,运算速度提高到2000次/秒。以2009年的技术看来,它是那样的笨拙,但却开了北京大学乃至中国高校拥有
数字计算机的先河。
1963年12月24日时任数学力学系副系主任程民德教授在系党总支会议上传达了在西安召开全国计算技术会议精神:全国成立两个计算中心,南方一个设在南京,北方一个设在北京,而且就在北大,与清华合办的。前五年给北大配三个计算机,后五年再配一个大的,并且是和清华合用。并传达了陆平校长对建设计算中心的意见:不能将计算中心仅仅看成为一个系、一个教研室或两个系两个教研室的问题,当前阶段应看成为学校的,以后还是几个学校的问题,否则工作也不好开展,分两阶段,当前筹备阶段是否就应由学校抓,成立一个领导小组,由张龙祥同志挂帅,两系系主任参加,两个教研室哪些人参加由系里确定。由于当时的政治原因,自1964年下半年后,学校已无暇顾及计算中心的发展了,但是,在1964年和1965年还是为计算中心留了一批大学毕业生和无线电技术学校的毕业生,形成了计算中心三十人的计算机软、硬件队伍。
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使得计算中心处于停顿状态,而后其软、硬件人员大部分被调到于1969年筹建的北大电子仪器厂,参加了150百万次计算机的研制工作。
1972年,为了解决北京大学教学和科研使用计算机的需求,学校准备在研制150百万次计算机的基础上,研制一台十几万次的计算机(定名为6912机)用于学校的教学科研。学校从数学系抽调教员重组北京大学计算中心,唐世渭任主任,孙玉芳为副主任,陆玉英为党支部书记,党政关系隶属于数学系。计算中心的一部分人员到昌平校区电子仪器厂参加计算机的研制,一部分人员在校内筹建机房。
1974年5月,6912机交付使用,机房设在北阁,9月面向全校和社会开放使用。6912机是一台集成电路中型计算机(当时
第四机械工业部命名为DJS-18),运算速度为每秒钟15万次,内存容量为65K字(字长48位)。在国内计算机十分匮乏的情况下,该机除了保障北京大学师生使用计算机的需要外,还接待校外几百个单位来上机算题。机器每天24小时运行,除了每周星期一上午为维护机器时间外,其它时间都对外开放,上机时间安排得满满的。计算中心已经成为北大重要的教学科研基地,也成为北大的骄傲。正因为如此,计算中心几乎成为外宾参观北大必到之处。
1979年4月,计算中心领导班子换届,张鹤琴任主任,童建昌任副主任,孙光斗为党支部书记。6912机自1974年对校内外开放以来,在计算中心全体人员的努力下,一直运行良好,取得了显著的效益:到1979年上半年,共提供有效使用机时29940小时,机时收入已达到了机器的制造成本;仅1995和1996两年的不完全统计,在6912机上机的就有近千个计算课题取得了丰硕成果,北京大学在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获奖66个科研项目,其中有一半是在该机上进行科学计算而取得的。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开始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6912机已远远不能满足教学科研的需求。1982年9月,北京大学等十四所高校用首批
世界银行贷款,购买美国HONEYWELL公司的DPS8系列中型计算机,学校委派张兴华同志筹建新的计算机机房。
1983年1月,北京大学对计算中心进行了整合,由隶属于计算机系的计算中心和隶属于电子仪器厂的计算机研究室的技术人员组成新的计算中心,使计算中心的技术力量大大加强。马希文为主任,张兴华为副主任,吕风翥为党支部书记,党政关系挂靠在北京大学计算所。1983年5月北京大学派出8名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人员到美国进行为期半年的DPS8/52计算机接机技术培训。
1984年夏,计算中心由北阁搬到新改建好的计算中心(老员二食堂和才斋)所在地,使用面积为120平米,6912机停止使用。
1984年7月,DPS8/52计算机到货,开始进行安装,8-9两个月试运行,10月正式向全校开放,于1985年6月验收。DPS8/52是HONEYWELL公司生产的20世纪70年代的中型计算机产品,价值为170多万美元,该系统是一个分时多用户系统,可同时容许70多个终端用户上机操作,其运算速度为每秒处理指令120万条,提供多种计算语言和外部设备,适合于学生的教学实习和教员的科研计算。
1985年用世行贷款购买的GOULD公司的32/2750小型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CAD),上半年到货安装调试,下半年提供上机服务,价值为40多万美元。
1985年3月学校决定将计算中心升级为处级建制,定位为面向全校教学、科研服务的大型实验室。任命张兴华为主任,王一心和黄达武为副主任,孙光斗为办公室主任,吕风翥为党支部书记。计算中心下面设置运行室,应用室,CAD室,动力室,微机组,技术开发咨询部和办公室。
1985年计算中心成立技术开发部,目的是加强与社会上的联系,开办各种计算机应用短训班,推广计算中心开发的软、硬件产品,承接各种软件开发任务,经销微机等等,充分发挥计算中心技术人员的专长,为社会提供服务,同时也创造一定的收入,改善生活待遇。
1985年由北大计算所、计算中心、财务处联合研制的高校
财务管理系统于11月通过国家教委鉴定。该系统获1986年北京地区管理软件一等奖,获北大首届
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
1986年,由计算中心编辑出版的“屏幕内外“正式创刊出版,内部发行。其宗旨是为计算机用户服务:成为计算中心和用户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成为计算中心和用户之间传输信息的通道,成为计算机用户之间交流使用计算机心得体会的园地。“屏幕内外“不久便改为“计算中心通讯“。
1986年,计算中心与北京大学遥感所合作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土壤侵蚀类型分级遥感目视解释与计算机制图软件系统“通过鉴定。该项目获1987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计算中心为第二完成单位。
1986年,计算中心被评为北京大学1983-1985年实验室工作先进集体。为了满足科研计算的需求,1988年北京大学购买了美国ELXSI公司的6400计算机系统,4月初安装验收完毕,向校内外用户提供使用。该系统是一个多CPU系统,单个CPU每秒可执行600万条指令,是DPS8/52的5倍,虚拟存储空间大,特别适合于作科学计算,经测试,综合算题能力是DPS8/52的2.5倍。价值为50万美元。
由于微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计算中心原有的功能受到了冲击。原来集中式的科学计算走向分散,教员和研究生的科学计算不再依赖计算中心,而在实验室里的一台微机或工作站上就可以完成;大学生对大、中型计算机的哑巴终端枯燥乏味的界面也不感兴趣了。为了满足和适应学生的学习需要,1988年10月学校为计算中心购买了微机39台,1989年正式向全校开放。
同时,计算中心从1988年10月起向全校各单位发放《计算中心计算费基金》,六年共发放基金157万元,申请基金课题数276项,通过这批基金的使用,使计算中心的大中型计算机充分发挥了在科学计算方面的作用,不少教员,如物理系杨立铭,技术物理系王正行,地球物理系涂传诒、周静亚等完成了一批很有价值的科研课题,取得了重大成果。
1989年国家计委决定利用
世界银行贷款建立中关村地区教育科研计算机网络,并确定由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三家承担这项工程的建设任务。“中关村地区教育与科研示范网络“首先建设这三家的院/校网络,并将其互联起来而构成中关村地区网络,北京大学具体由计算中心承担这项工程。
1989年北京大学计算中心被评为北京市职工体育先进集体。
1990年3月北京大学计算中心承担研制的丹东化纤公司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一期工程)通过省级鉴定。当时丹东化纤公司是纺织部的一个重点企业,是全国500家企业之一。从1988年开始,共投入近30个人年,1990年3月完成一期工程并通过省级鉴定,1992年底完成二期工程。该系统运行良好,经济效益显著。1991年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获1992年第二届全国电子信息应用展览会优秀项目奖。在此项目中,采用了XENⅨ多用户操作系统,INFORMⅨ数据库和C语言,并配置了一个局域网络系统。1990年5月计算中心成立科技培训部,自筹经费购买了15台汉字终端,扩建了专用的培训机房。通过请进来,走出去,举办短训班的方式,为校内外培训计算机应用和管理人才。到年底,共举办了16次培训班,参加培训人数达360人。培训内容有:微机概论,DOS操作系统,dBASE数据库,XENⅨ操作系统,Informix数据库,C语言等。
1990年10月计算中心工会被北京大学校工会评为工会工作先进集体。
1991年7月计算中心党支部被北京大学党委评为先进党支部。
1991年10月计算中心被评为1989-1990年度北京大学、北京市和国家教委实验室先进集体。
1992年校园网建设项目拨款购买了美国SGI公司生产的两台4D/210计算机,用作校园网上的计算服务器,CPU为MIPS公司生产的R3000,其计算能力为ELXSI 6400的2-5倍。
1992年4月学校任命孙光斗为计算中心副主任,兼任计算中心办公室主任。
1992年7月14日第304次校长办公会批准了由计算中心提交的“《北京大学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规划和总体方案》,决定从1992年起,连续四年学校每年拨款20万元,用于全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1992年计算中心工会被北京大学校工会评为先进职工之家。
1993年1月20日
北京大学校园网通过计委验收。在国家计委拨款和学校自筹资金的支持下,北大校园网于1989年开始方案讨论、网络设计、工程施工和网络应用开发,经过三年多的建设达到了计划任务书的要求,完成了各项建设任务,于1992年底正式开通,并作为“中关村地区教育与科研示范网络“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计委验收。当时的北大校园网,用光纤连接了11栋教学实验楼的21个子网,连上网的计算机400多台,主干网采用了10M速率的以太网,以TCP/IP为主要协议,用微机当路由器将整个网络微段化。1993年验收时,验收小组认为网络建设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达到八十年代中后期国际先进水平。
1993年北京大学成立“北京大学管理信息中心“,由迟惠生副校长兼任主任,黄达武和王一心兼任副主任,黄达武还兼任校办副主任,负责领导和组织学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管理信息中心是一个虚体单位,但由于干部配备的精心安排,一方面体现了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所必须的“第一把手原则“。另一方面,它所依托的校长办公室和计算中心这两个实体单位在校内分别具有“职能的权威性“和“技术的权威性“,而且计算中心有一个专门的MIS研究室在人员和技术上支持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这就保证了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所必须的职能支持和技术支持的作用。当年,接受了美国安泰保险公司捐赠价值5万美元的计算机服务器设备,为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助了一臂之力。由于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全体管理信息中心成员的努力,使北京大学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开展得有声有色,一直处于全国高校的领先地位,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993年6月,DPS8/52计算机报废。从1984年10月到1991年底,共接待学生上机人数为19139人,提供上机时间为552082终端小时。北京大学的本科生和研究生通过这台机器学习计算机知识,完成毕业论文的科学计算。校内各理科院系,如地球物理,物理,技术物理,化学,力学等300多名老师在这台机器上完成了大量科研项目的计算。还接待了来自海洋局,钢铁研究院,内蒙,四川等十几个校外单位的几百人次用户上机算题,圆满的完成了计算任务。DPS8/52计算机为北京大学计算机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的计算发挥了应有的作用,1992年初关电停机。
1993年6月,GOULD公司的32/2750系统正式报废。该系统从1993年到1998年五年间,1991年因机器出现故障无法修复而停机。在正常使用的五年里,对该机的软硬件作了大量的开发和扩展工作,为教学科研提供机时近6000小时,完成了新疆土壤侵蚀类型分级计算机绘图软件,泰山风景区计算机绘图等软件的开发和图形的绘制工作,对教学科研工作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1993年计算中心受北京大学成人教育学院的委托承办
计算机专业,设置有计算机大专学历和本科学历两种,采用了夜大、全日制和函授等三种办学方式。培养目标:总的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用人才,在专业方面应掌握计算机的软硬件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学会编程技术,培养动手能力,毕业后将成为计算机管理、经销和应用方面的实用型的人才。当年招收大专夜大班学生35人。
1993年9月学校出资购买PC386 60台,以满足计算机教学的需要。至此,计算中心有PC机150台(PC XT30台,PC286 30台,PC386 90台)。为了解决机房紧缺的问题,计算中心自筹经费改造才斋三层顶棚300多平方米面积,用做微机机房。
1994年5月,北京大学校园网通过“中关村地区网“的64kbps专线与Internet开通。
1994年11月,计委投资,教委主持,由清华、北大等全国八大地区十所高校承担建设的CERNET(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络)示范工程开始实施,北大作为CERNET华北地区网络主结点之一,负责河北省、天津市的高校及北京市部分高校与CERNET的连接。北京大学由计算中心承担这项工程。
1995年9月,在北京召开的世界妇女大会闭幕后,
惠普公司将提供给大会期间用的PC486 80台赠送给北京大学计算中心,用作大学生计算机教学实习。在世妇大会期间,计算中心的部分同志应惠普公司的委托,参加了世妇大会的技术保障工作,为开好大会做出努力。
1995年10月成立北京大学网络中心,挂靠在计算中心。学校任命张兴华兼任北京大学网络中心主任,王一心和刘贺湘为副主任,计算中心的网络室作为北京大学网络中心的技术实体。具体负责:北京大学校园网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行和管理。
1995年11月,建立了电话拨号网络系统,为全校师生提供电脑拨号入网服务。1995年计算中心工会被北京大学校工会评为模范职工之家。
1996年1月8日CERNET华北地区网络北京大学主结点通过了教委组织的验收和鉴定。北京大学以
北京大学校园网为依托,充分利用建设校园网时培养的技术队伍和经验,于1995年底完成CERNET华北地区网络北大主结点的建设任务,1996年1月8日教委组织了验收和鉴定。鉴定小组认为网点建设采用的技术达到九十年代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在中文信息资源建设、国外信息资源镜象等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并达到九十年代初国际先进水平。“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络示范工程“;获1996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和199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CERNET华北地区网络北京大学主结点的建设,进一步丰富了北京大学校园网的软、硬件资源,扩大了校园网的连接范围。
1996年北大211工程为北大计算中心承担的“北京大学信息网络建设“立项。IBM公司与北京大学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为了更好地将最新计算机技术与教学结合起来,成立了北大-IBM技术中心。IBM公司1995年为该中心捐赠计算机软、硬件价值达100万美元,1996年达30多万美元。1997年捐赠价值达800万美元的大型计算机系统S390。北大-IBM技术中心机房的改建工程及该中心的日后的日常运行管理由计算中心承担,改建工程接受捐赠款100万元,学校自筹30万元,1996年3月完成投入使用。该中心为计算机教学提供微机100多台,开设的课程有:
DB2IBM数据库,S/390汇编语言,MQ(Message Queue)通讯软件,Smalltalk C语言(小型的V C++)
COBOL语言,JAVA语言,UNⅨ编程,OS/2操作系统,MVS操作系统编程。为北京大学的计算机教学发挥了重要作用。IBM公司赠送给北大的S/390系统,于1997年10月底到货,从11月份开始安装调试,为了保证S/390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更好的得到应用,学校从211工程经费中拨款110万元作为该系统的配套经费使用。S/390系统于1998年5月投入正常运行和使用。S/390属于IBM公司大型服务器(主机)系列,主要用于海量数据处理,在银行,金融等对信息处理速度及安全性有着极高要求的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IBM公司向北京大学赠送的S/390属于S/390家族的第三代,型号为9672 R34。它有三个CPU,运算速度为134MIPS(百万指令/每秒),内存1GB.硬盘有48个逻辑卷(VOLUME),总共122GB容量。S/390的软件配置也非常丰富,主要的操作系统有OS/390,VSE,数据库有DB/2,编程语言有C++,FORTRAN,HLASM,COBOL,PL/1等,还有其它的CICS,MQSeries,Visuallift,VisualgGen等先进的IBM软件产品。
1996年9月计算中心成人教育顺利通过国家教委的评估检查。自1993年计算中心受北京大学成人教育学院的委托承办计算机专业四年来,在北京大学成人教育学院领导的关心下,计算中心的成人教育发展较快,已有计算机实用技术大专夜大班3个,大专脱产班3个,计算机软件专业本科夜大班2个,本科函授班2个,在校人数共有438人,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创造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996年12月北大211工程子项目“北京大学理科计算机教学实习环境改造“正式启动,项目拨款90万元,通过投标购置方正586(FP5100)共140台,配置为CPU 100MHZ,RAM 16MB,DISK 800MB。采用WindowsNT4.0系统平台,NTFS系统文件格式使客户端不再使用硬盘写保护卡,同时采用了自己开发的自动计费软件,实现了局域网内的自动计费功能,从此同学上机不再使用低效的机票。1997年2月正式对全校理科同学开放,使得北京大学理科计算机教学实习环境在软件、硬件、资源管理和账户管理的水平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至此,计算中心为理科计算机教学实习提供586微机200台(其中北大-IBM技术中心微机60台),486微机80台。
1997年10月计算中心承担211工程北京大学信息网络建设项目,完成了校园网的更新改造工作:全面采用交换网络技术和虚拟网络技术:主干网采用高速的ATM技术,速率为622M,到一些主要楼群的速率为155M(ATM)或100M(LAN交换);楼内采用10Base-T或100Base-T交换式以太网络。
1998年3月25日,由北大管理信息中心组织设计和开发的高校校园网络环境下的本(专)科生教务、办公自动化和综合查询与统计等三个管理信息系统通过教育部主持的鉴定。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这三个系统的整体水平已处于全国同类系统的领先地位,并建议在全国高校中推广应用。
1998年4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来北京大学考察工作,参观了北京大学计算中心。计算中心副主任黄达武向江泽民同志汇报了北京大学信息网络的建设情况,计算中心主任张兴华陪同江泽民同志参观了计算中心学生上机实验室。
1998年10月,由北大主持,与东北大学共同承担研制与开发的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分布式中英文目录服务技术“,通过了教育部主持的鉴定,鉴定意见认为“该系统在技术上处于国内领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截至2009年,网络目录服务已经成为Internet网络用户提供中、英文信息检索与查询服务,还可以为
电子邮件系统、电子数据交换EDI、网络管理系统等多种信息服务提供信息检索、身份认证等服务,具有极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实用价值。2001年,该项目所属的总项目“计算机信息网络及其应用关键技术研究“被中国高校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评为一等奖,并被国家四部委评为“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重大科技成果。北京大学为第二完成单位。
1998年10月,由北大网络中心与华南理工大学共同承担研制与开发的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校园网综合网络管理运行系统“,通过了教育部主持的鉴定。2001年该项目所属的总项目“计算机信息网络及其应用关键技术研究“被中国高校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评为一等奖,并被国家四部委评为“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重大科技成果。北京大学为第二完成单位。
1999年5月,北大校园网与CERNET网控中心的连接速率由10M提升到155M。
1999年9月北大“985“工程为北京大学计算中心承担的“北京大学信息网络建设“立项。
1999年10月,实现了研究生宿舍楼的联网,并为连网宿舍开通了IP/TV收视服务。
1999年12月,由计算中心和资产部联合设计和开发的仪器设备和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通过教育部主持的鉴定,鉴定意见是:该系统在国内同类系统中处于领先水平。
2000年1月北大燕北园教员家属宿舍区的计算机宽带网络开通。燕北园共有22栋楼,90个门栋,1100户,于1999年9月底将光缆由燕园架设到燕北园312楼,全长5.1公里,在园内312楼设一中心点,配置一
中心交换机。中心点到各楼的门栋用光纤连接,架设光纤8公里。中心交换机以1000M速率上连校园网,到各门栋的速率为100M,10M速率交换到户。已有700户入网,已连网的教职工反映良好,上网速率比过去快了,与拨号上网相比,节约了大量的电话费。
2000年5月份开始,计算中心迁往新的办公地址-理科一号楼,新的计算中心办公用房建筑面积为4000平方米,使用面积为2660平方米。
2000年5月29日,由北京大学“211工程“办公室主持召开了北京大学“211工程“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北京大学信息网络建设项目验收会。国家计委、教育部、财政部的领导及有关专家出席了会议。验收委员会一致认为:北京大学信息网络建设成功对北京大学“211工程“全面实施以及其他学科、项目的建设起到重要促进和保障作用。在建设规模、运行水平和使用效益上,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所采用的信息络技术和设备,达到了当今国际先进水平。
2000年7月6日计算中心新建计算机教学实验室正式开放。211工程子项目“北京大学文、理科计算机教学和科研用机环境更新改造“1999年下半年正式启动,由211工程拨款370万元,985信息网络项目拨款200万元,经过招标,购买了方正电脑600台,HP PC服务器8台,十台打印机,共设8个机房,其中2个是多媒体机房。配置了计算中心开发的网络用户管理系统,该系统基于目录服务和NT平台,实现一人一账号多功能无卡高效记帐管理,界面友好、实用、便捷。2000年7月该项目圆满完成,于7月6日开始面向全校文、理科学生开放。崭新的理科楼明亮、宽敞、舒适,全新的计算机,开放式的管理和丰富的应用软件,受到全校师生和同仁的一致好评。
1988年计算中心为教学提供微机39台,到2000年扩大到600台,自1988年到1998年,共提供教学用微机机时300多万小时。
2000年11月29日,由北京大学计算中心和校内相关单位联合研制开发的高校校园网络环境下的校内信息服务、人事、外事和学生工作等四个管理信息系统通过教育部主持的鉴定。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这四个系统的整体水平已处于全国同类系统的领先地位,并建议在全国高校中推广应用。
NSFCNET于2001年7月通过验收。北大网络中心与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科学院网络中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单位共同承接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中国高速互连实验网NSFCnet“的建设任务,开展了下一代互连网络关键技术的研究工作。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高速光纤传输技术、高速计算机互连网络和高速网络环境下的典型应用及其关键技术等。该网络连接了五个承接单位及自然科学基金委,2009年的带宽为2.5Gbps,北大到清华的带宽为10Gbps。2000年9月与InternetⅡ连通,在中国第一个实现了与国际下一代高速网InternetⅡ的互连。2002年该项目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北大为第二完成单位)。
2001年6月,《高校校园网络环境下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通过国家教育部组织的专家鉴定。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鉴于该系统已在北京大学校内外40余个部门运行三年,运行稳定、可靠、效益显著,是高校校园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同类系统中集成度高、功能强的系统,处于领先水平,同意通过鉴定。建议在全国高校中推广应用。“
2001年8月IBM公司的RS/6000 SP超级并行计算机安装运行。学校成立了科学与工程计算中心,投资800多万元购买了IBM公司的RS/6000 SP超级并行计算机,用于北京大学理科的科研计算,其性能和配置为:
4个节点,共64个CPU(375MHz POWER3)
64GB RAM 1000GB DISK
采用多用途并行计算体系结构,实测LINPACK HPC运算速度为50.38 Gflop/s。
科学与工程计算中心的设备由计算中心负责维护、运行和管理。11月SP计算机正式投入使用,在北京大学理科大型科研项目的科学计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1年9月,北京大学网络中心与思科公司合作开办的“北大网络技术培训中心“开始招生。这是思科公司在中国启动的第一批
思科网络技术学院项目,目的是教授学生设计、构建和维护计算机网络的知识和技能。帮助教育机构克服资金和技术两大瓶颈,让更多的年轻人学习最先进的网络技术知识,为互联网时代做好准备。授权开设CCNA和CCNP两类思科认证职业网络技术培训课程,以校内师生为主,同时面向社会。
1985年任命的计算中心的行政领导班子,任职十六年,到2001年9月进行了换届。学校任命了新一届行政领导班子:黄达武为主任,孙光斗,张蓓,种连荣为副主任,孙光斗为党支部书记。
2001年计算中心工会再次被北京大学校工会评为模范职工之家。
2001年10月,在“世界银行贷款北京大学与内蒙古大学手拉手援助项目“中,计算中心向内蒙古大学赠送了价值52.5万元的软件系统并提供了相应的培训课程。
到2001年10月,北京大学校北京大学全部学生(本科生、研究生和留学生)宿舍楼共35栋都连上网。建信息点6300个,多数楼千兆速率上连校园网,10/100M交换到房间,学生宿舍联网的计算机8000台。
2001年12月,北大计算中心承担的“985“建设项目“北京大学信息网络建设“通过了学校组织的中期验收。采用了先进的网络技术和设备,建成了一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宽带校园网,全校配置大、中、小
网络交换机600多台,90%以上的教学、科研、行政办公楼、所有的学生(本科生、研究生和留学生)宿舍楼和四分之一的教员宿舍楼与校园网连接。铺设光缆98公里,建有信息网络点30000个,连网计算机25000台,校园网与CERNET网络中心实现了千兆速率的连接。开发并在校园网上运行的十二个管理信息系统,覆盖了北京大学管理工作的80%,实现了全校范围内的信息共享,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为促进管理工作的现代化和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中10个系统已通过了由教育部组织的专家技术鉴定:“整体水平处于全国同类系统的领先地位“,“建议在全国高校中推广应用“,已有几十所兄弟院校在不同程度地使用计算中心研制的系统。
北京大学信息网络是建设
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基础设施,对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全面实施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信息网络的使用促进了学校教学、科研和管理观念的转变、模式的更新和水平的提高;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行政管理等方面产生了明显的效益。
2002年1月完成了校园主干网的扩展及调整。由于北京大学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及千兆位网络的成熟,为此对校园网主干进行了扩展,配置了9台千兆位交换机。由三台千兆位
核心交换机和若干台区域交换机构成千兆位宽带校园主干网。
1997年安装的ATM网络设备,其性能已不能满足扩大后的校园网的使用要求,再加上有部分设备损坏,于2002年1月从校园网上撤下来,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2002年5月份完成校园无线网络(一期工程)的安装与调试。以2002年所有的校园有线网络为依托,利用无线网络技术,将校园网延伸到校内移动用户较多的主要公共教学科研办公区域之中,实现这些区域与校园网及Internet高速连网。无线局域网络第一期工程共使用了250个无线网桥AP,选用的Avaya公司的无线网络产品,IP地址使用DHCP动态地址进行分配。
2002年5月,《高校校园网络环境下的综合教学管理信息系统》,获得2001年度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全面实现网络环境下的计算机管理》,《高校校园网络环境下的仪器设备与实验室管理系统》,《研究生教育管理及服务系统》,获北京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
2002年9月底完成了万柳学生公寓的网络建设。在网络中心机房配置一个高档交换机,通过18对光纤(长5.5公里)与万柳学生公寓的六个区内的设备间里的18组共40多个千兆位接入交换机连接。共1700多个10/100自适应交换端口,连到每个房间的8口小型交换机,总共可连7000台计算机。2002年11月,由计算中心研制开发的高校校园网络环境下的本(专)科生教务管理信息系统、高校校园网络环境下的研究生教育系统、高校校园网络环境下的仪器设备与实验室管理系统、高校校园网络环境下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基于用户的园区网网络用户管理及计费系统ATCampus V1.0、新一代图书管理信息系统工程V1.0等六份软件系统获国家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2003年4月2日,在北京大学“211“办公室的主持下,组织了专家组对计算中心承担的“十五““211工程“北京大学信息网络建设项目实施方案进行了论证,并获得通过。
2009年5月6日,北京大学隆重举行纪念
五四运动90周年暨庆祝建校111周年大会(其学校盛大举行)
2020年7月1日,经过计算中心近五个月的研发与奋战,北京大学“
燕云直播”平台上线。燕云直播先后担纲“中俄数学中心成立仪式”校内直播、“考古文博学院2020年毕业典礼”全球直播,以及“北京大学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暨表彰大会”校内直播任务,为7月2日上午8时举行的“北京大学2020年毕业典礼”全球直播热身,画面清晰,视频流畅,先后有一万多名师生观看了直播或回放,取得了良好的测试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