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自然保护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简称自然与社会中心,Peking University Center for Nature and Society)于2008年7月成立,致力于推动中国自然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研究、经验推广和领导力培养,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范例。自然与社会中心吸引全球在自然、社会和管理等领域具有卓越洞见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和学者,为政府、企业和公民社会在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能源及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决策提供基于科学和实践的建议与创新方案。
研究领域
自然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决策信息和知识体系。中心成员已有20多年生物多样性和保护生物学方面的丰富积累和数据库,并建立了良好的合作网络。中心将逐步建立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资源开发、环境保护、气候变化等数据库,进一步建立中国自然保护的信息平台。
政策研究。与政策部门和立法机构直接互动,及时掌握政策和法律的需求,吸纳、鼓励和整合协调国内外学术机构的相关研究,对中国自然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制订提出依据和解决方案。
经验推广和示范。在实践中尝试和检验新的思路和方法、提取具有提升和扩大潜力的做法和模式。
领导力培养。充分利用北大和中心在全球的人脉资源,以及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最佳实践案例,根据中国国情,开展针对政府、
非政府组织、企业、学者、媒体可持续发展领导力培训。
可持续发展文化倡导。影响公众意识,改变消费行为。中心将为公众和教育系统提供环境教育信息和服务。
组织机构
北京大学兼职教授,第十届全国人大环境与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曾在西藏、宁夏和建设部担任领导职务,对我国的环境问题、决策和立法都有深入的研究和洞见。
北京大学保护生物学教授,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的创建者。从1985年研究
野生大熊猫开始,吕植20多年来一直从事自然保护研究和实践,她参与和领导的项目遍及中国西部。
理事会:中心决策指导机构,为中心的发展战略和管理提供决策指导,为中心的资金筹措提供支持。
顾问委员会:中心咨询机构,聘请知名专家学者和社会知名人士担任。
中心主任:主持中心管理工作。
执行主任:协助主任主持中心管理工作。
核心人员: 20名左右,主持中心的运作、研究与培训。
兼职研究员:与国内国际知名学者、实践者和政策制定者组成高层次研究和交流网络,开展具有开创性的研究和实践。
合作伙伴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是中心的战略合作伙伴,它的野外实施项目与中心的政策研究相辅相成。与野外实施项目的结合以及对研究结果的实地验证是中心的一个特色。此外中心和耶鲁大学森林与环境学院、保护国际、麦克阿瑟基金会、IIASA,能源基金会等机构已经建立合作关系。中心是一个开放式的合作平台,我们期待着与国内国际的大学、学术单位、政府、商业机构和NGO开展富有成效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