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学生合唱团成立于1990年9月,由来自全校各个院系的数十位非音乐专业的学生组成,是
北京大学学生艺术团下属的分团。十多年来,合唱团已成长为一个具有国际影响、能够演绎不同风格曲目的高水平合唱团。合唱团选曲广泛,从各国民歌到古典名曲,还有现当代作品。合唱团员可用汉语、英语、法语、
德语、俄语、
西班牙语等多国语言进行演唱。合唱团多次单独或与专业乐团、合唱团合作举行音乐会或演出,并在电视上频频亮相。
荣誉与成就
1998年4月,合唱团发行了首张CD。2005年12月,合唱团发行第二张专辑。
1997年,合唱团赴西班牙参加第43届哈巴涅拉与复调音乐国际合唱比赛,获复调比赛第一名,成为中国第一个获得国际大奖的大学生合唱团。1998年,合唱团录制的《送别》获得中央电视台
音乐电视大赛银奖。2001年,合唱团在全国大学生艺术歌曲大赛中夺得两个一等奖。2004年,由13名合唱团成员组成的北京大学代表队,在第十一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中,夺得非职业组团体赛三等奖、非职业组通俗唱法银奖的骄人成绩。2005年4月,合唱团在首届北京大学生艺术展演中,获得大合唱与小合唱比赛的两个第一名。同年7月,在全国第一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获得声乐类节目的两个一等奖。2005年12月,举办团庆15周年音乐会获得巨大成功。
2010年10月,合唱团夺得第三届北京市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声乐类比赛第一名的优异成绩。2011年7月,合唱团远赴奥地利格拉茨参加“首届世界青少年合唱锦标赛”,获现代合唱组和混声合唱组两项金奖。同年10月,合唱团荣获“全国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北京赛区第一名。2012年2月赴杭州参加“全国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总决赛,荣获声乐组比赛一等奖第一名。同年7月,合唱团远赴美国辛辛那提参加有着“合唱奥林匹克”之称的“第7届世界合唱比赛”,荣获女声室内合唱组、男声室内合唱组及现代派作品组三项金奖。2013年10月,学生合唱团在“第四届北京大学生艺术展演声乐专场”获得大合唱、小合唱两个组别的一等奖。2014年7月,合唱团远赴拉脱维亚首都里加,参加第8届世界合唱比赛,斩获在现代派音乐合唱组和室内混声合唱组两项金奖,再次为祖国争得了荣誉。同年10月,合唱团参加“全国第四届大学生艺术展演北京区选拔赛”,顺利入围全国比赛,代表北京市参加了于2015年2月在天津市举办的“全国第四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最终荣获了声乐组全国一等奖的殊荣,其中原创作品《晴》获得了优秀创作奖。
指挥简介
吴灵芬教授
1991年至1996年,吴灵芬教授担任北大学生合唱团指挥
当时阙强、王卫国等北大学生,常年在首都大学生合唱团接受该团常任指挥吴灵芬教授的指导,深受吴老师崇高的艺术造诣以及高尚的人格魅力的熏陶,萌发了“聘请”吴老师担任北京大学学生合唱团指挥的念头。起初吴老师还担任着多家专业演出团体的指挥,对这些热情的北大学生并没有太在意,但实在拗不过这几个同学的执著意愿和三番五次的强烈请求,决定到北大看一看。第一次排练之后,吴老师发现这些学生的水平是惊人的差,甚至连最起码的音乐功底都不具备,作为一位专业的指挥教授,与这样一群“乌合之众”合作实在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但这些学生对合唱的强烈热情和执著爱好深深的打动了吴老师,北京大学学生合唱团就此开始了从音乐ABC向广阔的合唱艺术巅峰的艰难攀登。北大学生的聪明才智在这里得到了最好的体现,几次排练之后,同学们领会了合唱的艺术魅力,并逐渐开始掌握合唱的基本技能。吴老师也就留了下来,正式受聘成为北京大学学生合唱团的指挥。
当时条件极为艰苦,没有固定的排练场所,也缺乏必要的经费,说是聘请,合唱团甚至不能支付哪怕最低的排练费给指挥。每周一次的排练,吴老师都是自己先坐公共汽车到中关村,然后由合唱团的同学用自行车把她带到临时的排练场地。
吴老师是从1991年起正式担任合唱团的指挥,侯锡瑾老师任合唱团声乐指导,她们的合作是默契而愉快的,也可以说成效卓著的。在她们的指导下,合唱团取得了飞快的进步。1992年和1994年连续两次参加首都大学生“理想之歌”合唱比赛,均获得了一等奖。
成长了的合唱团需要更广阔的天地,1993年,同学们自己拉赞助、跑场地,终于,6月20日,北京大学学生合唱团在北京音乐厅成功举办了《北大学子心向奥运——黄河大合唱专场音乐会》。这是本团第一次在校外举办专场音乐会,也创下了首都乃至全国的高校学生合唱团的第一次。这场音乐会在海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香港的《大公报》等国内外的许多著名媒体均作了相关报道。1995年圣诞节前夕,应深圳高地广告公司的邀请,合唱团在深圳会堂举办了四场《让我们荡起双桨——当代优秀校园歌曲专场音乐会》,场场爆满,演出取得极大成功。这也是国内高校学生合唱团在异地举办专场音乐会的第一次。此外,合唱团还多次参加北京音乐厅、中山音乐堂的演出,其艺术水准和演出质量得到了专家和听众的普遍认同。
走向高峰
吴灵芬老师在北大合唱团的六年是合唱团艰难起步并走向成熟迈向高峰的六年。在她担任常任指挥的六年里,合唱团克服了最初声部不齐、经费紧张、排练场地缺乏等一系列困难,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培养了自己的艺术骨干,成为国内合唱界一支有着重要影响的高雅音乐演出团体。这期间,合唱团接触和积累了大量的国内外优秀合唱曲目,其中不少作品已成为合唱团的保留曲目。北京大学学生合唱团更成为了北大同学接触音乐、了解音乐进而热爱音乐的一片热土,不少团员们在这里从最初的“五音不全”成长为合唱团的中坚,团员的整体素质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合唱团的规模也不断发展壮大。近年来合唱团所取得的一系列成绩和荣誉,同这些曲目的积累以及一代又一代团员们的努力是密不可分的。
在北京大学学生合唱团担任指挥的六年中,吴灵芬教授倾注了极大的心血和热情,她对北大学生合唱团的奉献是无可替代的,她所起的作用是有决定意义的。没有吴灵芬老师六年如一日的指导就没有合唱团的过去,更没有合唱团的今天。
高伟指挥
1997年,高伟指挥担任北京大学学生合唱团指挥
1997年,高伟老师担任北大学生合唱团的指挥。同年7月,北大学生合唱团在北京音乐厅成功的举办了《吹向地中海的风——世界名曲名歌精选音乐会》。1997年7月底,北大学生合唱团参加了西班牙第43届哈巴涅拉与复调音乐国际合唱比赛获复调第一名。
这次比赛是有着来自于十几个国家的数十支参赛队伍,其中包括有着上百年历史国际知名团体如南斯拉夫合唱团,也包括比利时歌剧院合唱团、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合唱团等这样的专业团体。吴老师指导下的北大学生合唱团多年来在合唱艺术中的探索和实践为合唱团积累了重要的艺术沉淀和必要的艺术骨干,这使得合唱团已经具备了相当的实力;高伟、侯锡瑾老师的指导、团员们四百多小时的艰苦排练又成为了获奖的保证。
这次获奖的影响是深远的,毫不夸张地说,北大学生合唱团不但为北大增添了荣誉,更为所有的中国人脸上增添了光彩。
侯锡瑾老师
1997年底至今,侯锡瑾老师担任北大学生合唱团指挥
在与吴老师的长年合作中,侯老师在合唱艺术的实践上积累了一定的经验。1997年底,侯锡瑾老师开始尝试独立担任声乐指导兼指挥。迄今为止的三年期间,合唱团多次与中央电视台及北京电视台合作,参加了校内外大量的文艺演出,出版了CD专辑《乘着歌声的翅膀》,这是合唱团成立七年来合唱团每一位成员辛勤努力的结晶。1999年,本团获全国大学生艺术节合唱比赛一等奖、北京市合唱比赛一等奖。
值得一提的是,在合唱团的这个成长阶段,得到各方面的大力支持,著名声乐艺术家戴玉强老师、中国交响乐团合唱团魏东、王伟老师、北京巴洛克室内合唱团常任指挥尼克·史密斯先生等都先后到团进行过辅导,著名指挥家聂中明先生也多次莅临合唱团给与宝贵的指导。
大事记
1990 北京大学学生合唱团成立
1992 获得“第四届首都大学生理想之歌合唱节”比赛一等奖
1993 参加在北京举行的“为了明天——和平友谊93’中国国际合唱节”,并与著名的俄罗斯A.B.斯维什尼科夫国家模范合唱团同台演出
1994 获得“第五届首都大学生理想之歌合唱节”比赛一等奖
1997 于北京音乐厅成功举办“吹向地中海的风-世界名曲名歌精选”音乐会 赴西班牙参加第43届哈巴涅拉与复调音乐国际合唱比赛获得复调音乐第一名,中央电视台为此制作了专题片
1998 出版首张合唱专辑CD《乘着歌声的翅膀》,成功拍摄音乐电视作品《送别》并获当年中国音乐电视二等奖
1999 获得北京市及全国大学生艺术节合唱比赛一等奖
2001 在全国大学生艺术歌唱比赛中,王翊女声独唱《兰花花》获一等奖,女声小合唱《春潮》获一等奖
2001 参加由
中国合唱协会举办的法国指挥大师贝赫纳先生合唱艺术讲习班活动,担任大部分歌曲的演唱示范
2001 为庆祝“北京大学-欧洲中国研究合作中心”成立,与德国图宾根大学室内合唱团共同举办跨国界跨文化的音乐会
2002 在中山音乐堂成功举行“华年如歌”合唱音乐会 赴法国参加贝尔福第16届国际大学生音乐节,中央电视台为此制作了专题片。回访德国图宾根大学和
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并演出
2002 参加在韩国汉城举行的首届BESETOHA合唱节,于韩国汉城大学、
日本东京大学、越南河内国家技术大学同台演出,演出实况和音乐节全程得到韩国国家电视台报道
2003 参加“纪念左翼音乐运动70周年”音乐会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