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通大学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学院(School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onic Control Engineering,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是
北京交通大学下设的
二级学院,学院设有北京交通大学大学生机械博物馆。
历史沿革
1909年,学校建校初期即设置了机械类课程。
1958年,经教育部和铁道部批准,
北京铁道学院成立铁道机电系。
1961年,电气化工程系并入,更名为铁道机械系。
1985年,更名为机械工程系,同时电气化工程系迁出
1997年,机械工程系电气化工程系合并成立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
2000年,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并入学校后,系所重新整合,成立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2001年,更名为北京交通大学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学院。
2004年,工程素质培训中心并入。
2010年,在“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开展国际化人才试点培养, 进行国际班首届招生,由学院当年入学新生自主报名、择优录取。
2011年1月,轨道车辆结构可靠性与运用检测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通过验收。5月,学院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获授牌。原“机械工程自动化(铁路机车车辆)”专业按“车辆工程”专业名称招生。
2012年9月,学院机械工程实验中心获批为“十二五”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原“机械工程自动化(铁路机车车辆)”专业按“车辆工程”专业名称招生。
2013年10月,学院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顺利通过验收。根据教育部的专业目录设置,原“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更名为“机械工程”专业,原“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更名为“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
2014年,机械工程国际班试点建设将停止招生,开始 “机械电子工程(中外合作办学)”招生。
2019年11月,学院轨道交通装备结构可靠性创新团队入选科技部创新团队,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获首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
2020年, 工业工程专业获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18年12月,学院下设4个教学系,开办6个本科专业。
教学系:机械工程系、检测与控制工程系、动力与能源工程系、轨道车辆工程系
本科专业:机械类(机械工程、车辆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能源与动力工程、工业工程)、机械电子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师资力量
截至2018年12月,学院有教职工210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双聘院士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国家万人计划1人、IEEE Fellow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7人、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3人;教授45人,副教授57人,博士生导师72人,硕士生导师118人,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1个。
中国工程院双聘院士:曾广商、翁宇庆
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任尊松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李德才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张鹏、李国岫、姚燕安、余祖俊、朱力强、郭盛
国防科技人才计划:姚燕安
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动车组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教学名师:郭盛、刘志明等
教学建设
截至2018年12月,学院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示范点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1个,3个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北京市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1门,中国大学MOOC上线课程15门,北京市精品课程3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
国家级特色专业:车辆工程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示范点:车辆工程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机械工程、车辆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工业工程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车辆工程
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机械工程、车辆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际化创业型工程与管理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轨道车辆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机械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北京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能源与动力工程
截至2018年12月,学院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和北京市教学成果奖多项,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中国节能车竞技大赛中多次获得一等奖、二等奖。
学科建设
截至2018年12月,学院有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学院机械工程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进入前20%,评估结果为B+。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载运工具运用工程、车辆工程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机械工程
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交通运输工程
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机械工程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材料科学与工程
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工业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热能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机械工程、车辆工程方向工程、工业与制造系统方向工程
国家级重点学科: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学术科研
科研平台
截至2018年12月,学院有国家认可实验室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入选团队1个,科技部创新团队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2个,北京市国际合作基地1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
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入选团队:载运工具关键设备的磁性液体密封研究
科技部创新团队:轨道交通装备结构可靠性创新团队
其他科研平台:结构可靠性研究所、先进磨削与精密加工研究所、磁性液体研究所、轨道交通智能检测技术研究所、机器人研究所、智能机器人与系统研究所、先进动力技术研究所、新能源汽车动力技术研究所、热能工程研究所、电液伺服及运动控制研究所、材料与精益成形研究所、轨道交通金属材料研究所、轨道交通特种材料研究所、振动与噪声研究所、智能制造与服务系统研究所
科研成果
截至2018年12月,学院近年来,先后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和省部级奖励近60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500余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38项,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先后承担了国家“973计划”项目及子项目10项、“863计划”及子项目47项、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及任务4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5项、面上项目84项、青年基金项目27项、“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及其他项目7项,国家科技支撑项目32项、国际合作项目11项。
学术资源
截至2019年3月,学院设有北京交通大学大学生机械博物馆,藏品总计近800件。包括机械打字机305台,机械计算机144台,加法器97件,观测仪器26件,纺织及缝纫机械8件,影音设备21件,其他机械105件,各种机车及飞行器模型18件,图书63本。另有C2型蒸汽机车1台,“建设-200型”水鹤1台,神州高铁车间模型1台,大型架桥机模型1台,KF1高仿真蒸汽机车模型1台。
合作交流
截至2018年12月,学院与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荷兰、日本、瑞典和比利时等国家的多所大学及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与密切合作关系。分别与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美国密歇根大学、美国纽约大学石溪分校、法国国立应用科学学院、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瑞典皇家理工学院和比利时鲁汶大学签订了联合培养协议,每年互派师生进行交流,签订了“4+1”、“2+2”等多种学生培养模式。
文化传统
主体由流畅舒展的线条勾勒出学院英文名称(School of Mechanical, Electronic and Control Engineering)的缩写mece2字样。
标志整体采用橙黄色,象征机电学院的激情活力,以及如朝霞般蒸蒸日上的美好愿景。
字母M当头,表示机械工程是学院的主干学科,以及学院根植于“机械”深厚的学科基础与文化积淀。
整体造型为一列奔驰的动车组,寓意学院的与时俱进和快速发展,以及学院的轨道交通学科特色。
学院领导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所获荣誉
2022年4月,北京交通大学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学院团委被表彰为“北京市五四红旗团委”。
2022年4月,北京交通大学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学院团委被全国铁道团委授予“全国铁路五四红旗团委”称号。
参考资料
现任领导.北京交通大学-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学院--文章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