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物出焉
中医基础术语
“化物出焉”指小肠的生理功能而言,小肠接受来自于胃腐熟的食糜,进一步消化吸收食物精华,去其糟粕。原文为“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这句话说明了小肠的两大生理功能,即受盛化物与泌别清浊。
解读
《黄帝内经·藏象篇》:“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化物”指即消化饮食物,由于小肠比较长,所以饮食物在小肠中停留较长一段时间,进行着进一步的消化,这就是小肠的“化物”。这句话说明了小肠的两大生理功能,即受盛化物,泌别清浊。
中医应用
1、受盛化物
受盛,即接受、贮盛,凡胃所受纳之饮食物,皆受盛于小肠;化物,即消化饮食物。由于小肠比较长,所以饮食物在小肠中停留较长一段时间,进行着进一步的消化,这就是小肠的“化物”。小肠接受胃所传递的经胃初步消化的饮食物,并须在小肠内停留比较长的时间以利于进一步消化,故称其为“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小肠受盛化物的功能与脾、胃、肝、胆有着密切关系。胃受纳腐熟后,初步消化过的食物在胃气下降的前提下,才会有小肠的受盛。小肠内进行的化物,又是脾主运化功能的一个方面的体现。在肝胆的疏泄作用下,将胆汁排入小肠,参与小肠的化物过程。经过这样的进一步消化过程,原先的食糜就变化为可以被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和食物残渣的混合物。
2、泌别清浊
泌,即分泌,使包含的液体流出;别,即分别,使不同的物质分出;清,指水谷之精微;浊,指食物之糟粕。泌别清浊,就是指小肠将消化好的食物,分别为水谷精微和食物残渣两个部分,将水谷精微吸收,把食物残渣向大肠输送,在吸收水谷精微的同时,也吸收大量水液,故又称“小肠主液”。
另外,小肠的泌别清浊功能,还与尿液的量有关。如果小肠的泌别清浊功能正常,则大小便正常;如果小肠的泌别清浊功能异常,则大便变稀薄,而小便短小,也就是说,小肠内的水液量的多少与尿量有关。
小肠受盛化物和泌别清浊的功能,实际上是脾胃升清降浊功能的具体表现,因此,小肠功能失调,即可引起浊气在上的腹胀、腹痛、呕吐、便秘等症,又可引起清气在下的便溏、泄泻等症。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8-24 21:11
目录
概述
解读
中医应用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