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实为虚(change in a virtual),写作术语,是一种将人拟物,物化感情的手法。
把描写、渲染的风云树木等客观景物,寄寓作者深刻的思想感情。李白《送友人》:“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是实景虚用。写作时要求情在景中,意在词外,含蓄隽永。唐戴叔伦《三间庙》,则是化虚为实,情在景中,意在词外,备受赞赏之作:“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三间庙,是奉祀楚国三闾大夫屈原的庙宇,在今湖南汨罗县。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说屈原“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忧念祖国日危,民生多艰,而自己遭谗放逐,无可奈何自沉泪罗。前二句写沅水湘水日夜奔流,滔滔不尽,有如屈原幽怨之久远、深重。后二句写白日将尽,秋风乍起,枫叶萧萧,飘零满地。这是写眼前实景。在这深秋季节,日暮时刻,秋风萧瑟,枫叶飘零,更增加了幽怨之久之深。这种景语,也是情语,是化实为虚的景中情。
夜,看见花开才知道又是春天,这就具体,用了“知”和“见”两个谓词,便从景物中写出感情来。再像王维《过香积寺》:“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除了“咽”和“冷”两个谓词外,别的都是具体的词,都是景物。靠了这两个谓词把幽静深僻的境界写出来了。“咽”是吞咽,声音比较低沉,在热闹场合这种低沉的声音不容易引起注意,所以从咽里显出幽静来。“冷”指阳光的微弱,因为山的深僻,才显出日色的“冷”来。
这里讲化景物为情思,是靠适用谓词,这是指一般情况说的。也有光堆砌景物而不用谓词,同样能化最物为情思,如温庭筠的《商山早行》:“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把六样事物排在一起,中间不用谓词,那就靠事物的排列来显示情思,要是排乱了一样事物就不行。鸡声是天亮前的鸡叫,鸡一叫,客店里的旅客就要起来赶路,这时候,太阳还没出来,天上只有月亮。赶路人的脚迹,印在板桥上的霜上。显得霜浓,天已冷。这六样事物靠着恰当的排列帮助我们理解它的含义,从而透露出旅客赶路辛苦的用意。这就从景物中见情思。不过这样的例子是比较少的,一般说来,还是像上面说的,结合景物,用谓词来表达作者的情思。 典型代表有诗句: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