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外,读音为huà wài,是汉语词汇,释义:指政令教化所达不到的,脱离现实社会的地方。
释义
指政令教化所达不到的地方
出处
《唐律疏义·名例·化外人相犯》
例句
《唐律疏义·名例·化外人相犯》:“诸化外人,同类自相犯者,各依本俗法。”
宋·程大昌《演繁露续集·谈助》:“唐世既许在外为使者兼带宪衔,故化外诸国世袭爵封者,仍不废削。”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七回:寇入掌中还放去,人居化外未能降。
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六:“诬告十人以上者,凌迟处死,枭首其乡,家属迁化外。”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四回:“蛮荆久在化外,宣王始讨而服之。每年止贡菁茅一车,以供祭祀缩酒之用,不责他物,所以示羁縻之意。”
蔡东藩《清史演义》第二回:“当时明朝统一中原,定都燕京,只在山海关附近设防,塞外荒地,视同化外;就是比鄂多哩城,阔大几倍,也不暇去理保,何况这一个小小土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