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山书院》,中国宋朝张道洽的诗词;另指元统元年(1333年),与当时浙江较著名的杭州《西湖书院》、东阳的《八华书院》、婺州的《正学书院》齐名的书院,与其并列为浙江
四大书院。
简介
1、南宋淳熙元年(1174年),曾任朝廷讲义校尉检法官的“包山故里”人士汪观国(字廷光),“既仁而归”,在其居之左建“逍遥堂”义塾,与其赋性颖悟、博学广闻的国学进士弟弟汪杞(号端斋,时已年老解祖),为论道游燕、课读子弟之所。
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金华人东莱吕祖谦应好友汪杞之邀来此讲学,并聘吕祖谦主教席,汪观国两子汪湜、汪泓从其学。汪氏以
苏东坡“听雨”诗句为铭,以轩匾曰:听雨(即听雨轩)。朱熹参加“鹅湖之会”结束,应两汪老之邀,携其胡氏夫人,亦来“听雨轩”讲学。
2、朱熹离别后,汪氏们遵照他的“学规”、“学训”,书院办得红红火火。曾就学于朱、吕门墙的汪观国两个儿子汪湜与汪浤,南宋庆元年间(1195—1200年),分别荣登国学和武举进士。南宋绍定六年(1233)前后,湜、泓相继退仕归乡,在“听雨轩”旁扩建学舍, 重振学馆,供四方负笈来学者住宿。汪湜与汪浤于南宋淳佑五年(1245),在“听雨轩”设朱、吕灵位和塑像,供学子们早晚奉祀。
景炎元年(1276)汪泓之孙汪继荣以进士任职朝中,经奏请,宋端宗赵昰(1276年即位,改元景炎,时年只有7岁)亲赐“包山书院”字额,至此,书院正式定名。
3、元朝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汪浤子汪然、孙汪继荣(曾于宋景炎年间登进士)请于省,立教官以塾为书院。
4、元统元年(1333年),书院迁造于包山东麓(现马中操场北侧位置);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三月十六日竣工,汪继荣复请于朝,赐额“包山书院”,旨敕汪观国后裔汪庆为山长,以董其事。以后修缮多次,来此求学门生仍络绎不绝。各方求学者数百人,文风大振。与当时浙江较著名的杭州《西湖书院》、东阳的《八华书院》、婺州的《正学书院》齐名,并列为浙江
四大书院。
5、明朝天启五年(1625年),魏忠贤禁毁“东林书院”,政治迫害波及全国,开化马金亦深受影响,书院讲学之事日渐衰息,《包山书院》因年久失修而废圯。
6、清初时对书院采取抑制政策,康熙年间才逐渐变为严格监督下的积极发展。康熙十七年(1678年),汪氏后裔汪公毅、汪元秋等人上报县批准,集资重建《包山书院》,历时十载,康熙皇帝闻讯,亲自为书院题写“明伦堂”、“万世师表”、“学达性天”等匾额;规制宏丽:前厅门楼高耸,上有“包山书院”四字并圣旨一方;中为“明伦堂”,左院题名“景贤乡秀”;右院题名“绳武育才”;后为“先贤名院”,立朱熹、吕祖谦祠位、先贤牌位;最后为听雨轩,作休息宴饮之所。与当时江南有名的广信《鹅湖书院》、南康《鹿洞书院》、吾遂《瀛山书院》并称江南
四大书院。一时,马金成为浙西的文化教育中心。
书院石碑
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朱熹携其夫人胡氏,到开化“听雨轩”讲学,四方学子纷纷慕名而来,朱熹亲自题写“听雨轩”匾额。同时,他经常到当时马金所在的崇化乡和邻近村庄去游学。1233年,“听雨轩”扩建学舍,供四方负笈求学者住宿。1356年“包山书院”成立,与当时较著名的杭州“西湖书院”、东阳“八华书院”、婺州“正学书院”齐名,并列为浙江四大书院。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崇化合乡捐资,在包山之南麓,又创建了“崇化书院”。
解放前,“包山书院”和“崇化书院”的大量石碑石刻均散落在荒野之中。据当地老人回忆,1958年建造一座电站时,把当时散落的“包山书院”“崇化书院”相关的石碑大约二十余块全都作为涵洞盖板,后来在电站涵洞上方又修建渠道,这些石碑就被埋没在渠道堤坝下。
2010年01月14日,20余位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将渠道挖开后,使用大木棒等不会伤及石碑的工具,数十人合力用吊、撬等原始方式挖掘出了4块石碑。“挖掘十分困难,石碑很大很重。”前天下午3点半,一块刻有“崇化书院碑记”的最大石碑才出土。这块石碑长2米,宽1米,重约千斤,需要12个壮劳力才能抬动。其余石碑字迹相对模糊,但都能辨认出关于“包山书院”和“崇化书院”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