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称助曲线。是一种附加等高线,即按四分之一等高距描绘的等高线,图上常以短虚线表示,一般用于显示平坦地段的地面微小起伏情况。
作图方法
辅助等高线的作法有两种:
第一种习惯上利用比例尺,把相邻等高线的间距分成4份,记下各条中间等高线应该经过的点,过这些点引虚线,就是所求的辅助等高线。如图1,在等高线9.0及10.0之间分成4等份,以便作出辅助等高线。
第二种作法:在指定的二等高线间(例如6.0与7.0之间),作一系列出公垂线,再把公垂线用几何作图的方法,分成四等分,过这些点引曲线,就是所求的辅助等高线。
在图2中示出准确的画中间等高线的方法。求中间等高线时,先作地形面上的最大坡度线KLMN及ABCD等,再包含最大坡度线作辅助截平面,将截断面转到平行H时,根据中间等高线应过点的标高,求出各中间点的位置,过这些中间点引虚线,就能求得各条辅助等高线。
地形面上的最大坡度线,是一条光滑曲线,因为这曲线在地形面内,故必与诸等高线正交。虽然这种作图方法较繁,但能给出更为准确的结果,因为它考虑了地形起伏的整体性及光滑连续性,所以很准确。
使用的仪器
前文讨论的内插等高线法,既慢又繁琐;利用目测估计各中间点很难准确,想使绘图既精确又迅速,最好利用插入标高仪。
如图3为插入标高仪的构造,在一排金属杆E的下端A处,装有尖针,杆的上端C处装有铰轴,杆的下半部装有滑块B,B点可沿E杆上下滑动,在滑块上也装有饺轴;杆之间靠系杆连接,将两系杆中间D点用铰轴来固定成X形,两上端分别与杆C点铰接,两下端分别与滑块B饺接。此时杆间的距离可以伸缩,各针尖的距离因系杆联动的影响永远保持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