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道导弹从起飞到发动机关机这一飞行段称为助推段 。对助推段导弹进行拦截的反导弹系统称为助推段拦截系统。
这类系统用于拦截刚发射不久,仍处于助推飞行中或上升飞行中的
弹道导弹。
这类系统的主要特点是:弹道导弹在助推飞行时,其助推火箭的尾部拖着明亮的火焰。非常易于探测和跟踪;弹头与助推火箭还未分离,因此目标大,容易被拦截;在助推段实施拦截,不但不会使被拦截的导弹碎片落到导弹要攻击的地区,而且反而会使其落到发射导弹国家自己的领土内。因此,美国和以色列两同都在积极研究此类防御系统。对于“助推段拦截系统”的研究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案:一是从有人驾驶的飞机上发射高速
动能拦截弹;二是从无人驾驶的飞机上发射动能拦截弹;三是把激光武器放在宽体飞机上,用激光拦截刚刚发射的弹道导弹,称为“
机载激光武器”方案。
(1)
火箭发动机正在工作,喷出的高温尾焰红外辐射特征强,容易探测和跟踪;
因此反导技术的发展趋势也是在导弹上升阶段进行拦截。典型的助推段拦截系统有美国的
机载激光武器系统(简称ABL)、海基“宙斯盾”拦截系统、机载拦截弹系统等。
助推段拦截系统包含以下几个重要组成部分:首先是探测与跟踪系统,其中包括天/陆/海/空基探测与跟踪系统,用于探测初始弹道导弹的发射情况,然后再跟踪目标从发射至突破云层、直至最后完成拦截的整个过程。在跟踪目标时,系统必须保持足够高的
数据传输率,以生成拦截弹所需的精确制导指令,直至导引头获取目标。
拦截弹包含助推飞行器,助推飞行器可以帮助杀伤拦截器加速到所需的燃尽速度(Burnout Velocity),确保拦截弹在发射点距离目标很远的情况下仍然能够与目标交会。杀伤拦截器利用侧转向发动机导引至目标位置,同时必须具备在高速碰撞过程中摧毁目标的能力。我们假设杀伤拦截器由终端红外导引头(也可能装备激光测距装置)、侧转向发动机、接收机以及惯性参考单元组成。
红外导引头在捕获到助推段目标之后,必须提供足够精度的角速度信息,确保杀伤拦截器能够精确地撞击目标。杀伤拦截器的激光测距装置也可以和红外导引头配合使用,以提供必要的距离信息,从而提高制导精度。
杀伤拦截器的侧转向发动机可生成制导律所需的加速度。在杀伤拦截器的飞行中段(即在杀伤拦截器导引头捕获到目标之前),接收机会接收到来自离线跟踪系统所发出的制导指令,同时在寻的飞行阶段,也可能会接收到距离信息。此外,为了足够精确地确定杀伤拦截器的位置、速度、加速度以及角方向等信息,惯性参考系统同样也是必要的(可能还需要装备GPS)。
在导弹的助推段实施拦截有许多优点:一是助推段飞行中的导弹速度慢、尺寸大(弹头还没有分离),易于拦截;二是助推段不易采取突防措施;三是拦截点在发射导弹的国家领土之内,击落的导弹碎片,以及所带的核弹头、化学或
生物武器弹头,不会对防御方造成危害。因此,美国、以色列、法国及英国等西方国家都十分重视发展助推段拦截技术。
1、从有人驾驶飞机上发射高速
动能拦截弹美国国防部弹道导弹防御局与空军、海军一起,正在研究多种从 有人加强飞机上发射的高速动能拦截弹,包括:
②利用“高速反辐 射导弹”加动能杀伤拦截器组成的拦截弹,由
F-15战斗机携带和发射;
2、从无人驾驶飞机上发射高速动能拦截弹1992年,美国国防部开始实施一项名为“拉普托/塔伦”的计划,研究利用无人驾驶飞机携带探测设备 、通信设备和高速动能拦截弹的方案。以色列飞机工业公司研究的、以色列助推段拦截系统”方案,拟用
隐身无人机携带动能拦截弹。
3、机载激光武器方案战术弹道导弹的助推段飞行时间很短,例如射程为100公里的导弹 ,助推段大约只有30秒,射程为1000公里的导弹也只有80秒。要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实施拦截,要求拦截弹的速度非 常快。激光武器的独特优点就是以光速把杀伤能量投射到目标上,是最理想的助推段拦截武器。1992年,美国国防部提出“机载激光器”计划,研究波音-747之类的
大型运输机携带激光武器实施助推段拦截的可行性。这项计 划的核心是研制大功率激光器,准备在1996~1997年研制出功率为1兆瓦、作用距离100公里的激光器,1997~1998年使 激光器功率更大,作用距离增加到250公里,2000年以后,研制出可供实战使用的机载激光武器系统,作用距离达 到400公里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