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派
中国的托洛茨基派
动力派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关于中国近代社会性质问题论战中的主要派别之一,以托派分子严灵峰、任曙为代表,因严灵峰的文章大部分登在1930年7月在上海创刊的《动力》杂志而得名。
动力派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关于中国近代社会性质问题论战中的主要派别之一,以托派分子严灵峰、任曙为代表,因严灵峰的文章大部分登在1930年7月在上海创刊的《动力》杂志而得名。在围绕中国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还是资本主义社会这一论战中心问题上,严、任先后撰文歪曲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鼓吹中国经济已经是资本主义经济,中国社会已经是资本主义社会。其主要观点有三:(1)歌颂帝国主义的侵略。说什么“帝国主义本身代表高度的资本主义势力”,它“在中国是绝对地要破坏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要推动中国整个社会向着资本主义过程发展和扩大”。(2)混淆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的区别,认为商品经济就是资本主义经济,帝国主义是通过商品经济来统治中国的,所以中国是一个资本主义社会。(3)把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企业和中国民族企业同样视为资本主义,把帝国主义经济和民族经济同等看待,否认中外资本主义的原则区别。他们对中外资本不分彼此,“一视同仁”,认为把两者加起来,“就满足以压倒封建经济,而支配全国生活”。据此,他们断言:“中国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发展到资本主义国家了”。“动力”派的主要观点,是托洛茨基关于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论点的翻版。土地革命战争后期,随着中国社会性质问题大论战的结束,“动力”派也就自行解体。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9-10 09:49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