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
期刊
《动力》创刊于1930年,1930年7月在上海创刊,停刊于1930年9月第2期。动力编辑社主编,神州国光社发行。月刊,属于理论性刊物。
人员编制
主要撰稿人有李季、何畏、彭苇秋等。
刊登内容
该刊主要刊载一些唯物主义的哲学论著及翻译作品,内容涉及哲学、经济、艺术等。
其中部分文章来自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之手,如吴西岑的《机械的唯物论与布哈林》、彭苇秋的《苏联五年来之哲学论战》、李季的《论资本论》、高峰的《评陶希圣所谓“流寇之发展及其前途”》、严灵峰的《再论中国经济问题(附表)》等,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以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除了一些原创的文章外,该刊亦刊登有广大学者对于马克思主义作品的翻译,如:代青翻译的《马克思价值论的基点及其与李嘉图学说之区别》、苇森翻译的《康德、荻茨根、马赫与历史的唯物主义》、畏之翻译的《辩证唯物论的宇宙观与近代自然科学之发展》、何畏翻译的《托尔斯泰:俄罗斯革命的一面镜子》等。
这些马克思主义先驱们将唯物主义的论著翻译成中文,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国共产主义者加强理论知识,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文化传统
附:《开场白》(编者)
我们相信历史的车轮是往前进的,但是必须有适当的“动力”。
自然,归根究底说来,历史的动力乃是一定时代的新生产力及代表该时代新生产力之新的阶级;但是从另一方面说,新的“Ideologie”亦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实动力之一,所以“没有革命的力量便不能有革命的行动”。
现在中国的思想界似乎带着新的元素而活动起来了,新的Ideologie已在么萌芽而开展了,自然这不是偶然的,自有其社会“内在”的原因。但是同时新的紊乱和曲解亦政治随着而来,例如:人们表面上高呼拥护“辩证唯物论”,而暗地里却是有意无意地发挥其各种各样的修正论调,特别是“机械论”;人们表面上高呼拥护“普罗文化”或“普罗文艺”,而实际上买的却是各种各样的“小市民”的货色。这样的“鱼目混珠”难道不障碍历史的前进吗?
我们希望我们的“动力”能够作到“名副其实”的地位,能够尽到他推动历史前进的使命;自然首先要“清除道路”,扫除历史的障碍物;因此我们的主要精神是在“批评”,因为批评乃是“拨开云雾见青天”之唯一手段,当然也要努力于“建设”,但是真正的建设只有从不断的严格的批评中才鞥创造出来,自然,“批评的武器决不能代替武器的批评,物质的武力必须由物质的武力去破坏”,但是“理论一经抓住群众,也会变成物质的武器”。
最终,我们希望:“我们的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导”!!
参考资料
动力.全国报刊索引.
最新修订时间:2021-10-09 10:35
目录
概述
人员编制
刊登内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