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牙藏族织毯技艺,青海省湟中县传统手工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历史渊源
1959年,海西柴达木诺木洪文化的发现地、塔里他里哈遗址中出土的毛席残片,是中国出土的最早的“毛席”实物(后陈列于青海省博物馆内),证明了青海藏族先民几千年前就已经掌握了原始藏毯的编织技艺。据考证,该“毛席”残片的原材料就是青海的藏系羊毛,即世界公认的西宁“大白毛”。
据史料记载,明末清初是加牙藏毯的成熟期。清康熙年间,藏传佛教圣地塔尔寺扩建,为供应寺院装饰及僧人们诵经的坐垫,藏毯便在塔尔寺附近的湟中加牙村应运而生。据《湟中县志·手工业》记载:“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宁夏地毯工匠大、小马师来湟中加牙村,村民马得全、杨新春二人拜其为师。”村民杨新春、马得全等人跟随其进一步学习栽绒地毯的编织技艺,使藏毯的编织技艺更加规范化。其后马、杨两家的地毯技艺世代相传,全村人几乎个个都会捻线、编织藏毯,民间甚至有“姑娘嫁到加牙里,不捻线着干啥哩”的俗语。
工艺特征
加牙藏族织毯产品以卡垫、马褥、炕毯、地毯为主,有以藏式吉祥图案为主的传统藏毯、仿古藏毯、包芯卡垫藏毯、丝毛合织藏毯、丝绒藏毯等,花样新奇,做工精致。图案具有大气、配色艳丽、雍容华贵等风格特点。
加牙藏毯品种繁多,讲究工艺,有14个系列、70多个品种的高、中、低档产品。它采用植物染料低温染纱、低温洗毯的工艺,毛质不受损伤。织出来的毯子色泽艳丽、弹性好、不脱色、不掉毛。在编制方式上采用连环编结法,密度纵向每5厘米有9~13个扣,毯面较厚,约15毫米以上,保留了传统藏毯边缘不缠线的特点。
藏系绵羊毛是世界上公认的织毯优质原材料,加牙藏毯的原材料来自天然放养的藏系绵羊毛、山羊绒、牦牛绒和驼绒等,通过低温染纱、低温洗毯等工艺流程,成品具有色泽艳丽、弹性好和不脱色掉毛的优良品质。藏毯从材料的选择、纺纱、染色、编织等都用手工制作,因此其色泽艳丽而不褪色,质地坚硬而富有弹性,藏族先民们还在传统编织方法的基础上,发明了独特的连环扣编结法,这一技艺使藏毯产品更具独特的艺术价值。
工艺流程
加牙藏毯全部是用手工编织完成,织毯匠人将用橡壳、大黄叶根槐米、板蓝根等天然植物染色的毛线环绕在绕线杆上,织完一行,就将毛线扣全部拉紧,再用刀具将杆上的绕纱割开。于是,在毯面上出现层层毛线的断面,这一制作工艺被称为手工连环结。整片藏毯织完之后,织毯匠人再用剪刀对其进行打磨。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加牙藏毯不仅是精美的工艺品,同时也是藏民族非常实用的一种生活用品,它从天然原材料的选择到织造工艺的实施,到最终的成品,整个都是天然绿色产品,具有环保的品质。
传承现状
自然环境和气候的变化对加牙藏族织毯所需毛绒原料的供应造成不利影响,此外,织毯技艺仍靠口耳相传,这也影响了该技艺的传播广度和深度。加上手工编织技艺费时费力,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学习,加牙藏族织毯技艺的传承面临较大挑战。
传承人物
杨永良,男,汉族。1962年生,青海西宁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加牙藏族织毯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杨氏加牙藏族织毯技艺传承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在藏区久负盛名。杨氏加牙藏族织毯全部采用天然放牧的青海藏系绵羊毛,不掉色,不脱毛,牢固、耐磨、防潮、保温。杨永良自幼随家人学习织毯技艺,从15岁开始便能独立完成从捻线、采集染色织物、染色线,放线到各种图案织造等一整套工序。制作时没有图纸,随心组合,技艺游刃有余。
保护措施
2006年5月20日,加牙藏族织毯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3年9月,国家级非遗“加牙藏族织毯”技艺传习所在湟中县上新庄镇加牙村正式挂牌成立。“加牙藏族织毯”技艺传习所是集技艺培训、产品研发、藏毯展销、对外交流为一体的综合性场所。“加牙藏族织毯”技艺传习所的成立,为传承和发扬加牙本土手工藏族织毯搭建了平台,对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
湟中县文化馆获得“加牙藏族织毯技艺”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湟中县文化馆获得“加牙藏族织毯技艺”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4年3月20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公布2023—2025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名单》,加牙藏族织毯技艺的圣源地毯集团有限公司入选。
社会影响
重要展览
2018中国(青海)藏毯国际展览会上,杨永良受邀参加现场编织藏族织毯表演。本次展会吸引了全国31个省区市400多家企业以及印度、伊朗、阿富汗等34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50家企业参加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