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勒比尖吻鲨(学名:Rhizoprionodon porosus)是真鲨科、尖吻鲨属鲨鱼。刚出生的幼鲨长度为31-39厘米。平均体长约为80厘米,最大达110厘米。身体细长;眼睛大,有刻痕的下眼睑;鼻子长,凹陷;长长的唇沟出现在嘴角附近;唇褶发育良好,上面的皱褶约等于眼睛直径;没有尖嘴;五个鳃裂口,最后两个在胸前;第一背鳍高度适中,起源于胸鳍后缘前面;第二背低;在臀鳍的中点上方或稍后面;背侧之间的退化脊;臀鳍后缘稍凹;胸鳍抵着身体时达到背鳍基部中部以下;背鳍之间的低脊存在或不存在;肛门鳍之前的每侧的长脊;尾部基部没有龙骨,但上面和下面有凹口。上面棕色或灰褐色,下面带白色,通常侧面无白色斑点;胸鳍后缘白色,背鳍和尾鳍后缘带黑色。
动物学史
加勒比尖吻鲨最早是由古巴博物学家菲利佩·坡(Felipe Poey)于1861年命名为Squalus porosus。此名称后来更改为有效学名Rhizoprionodon porosus(Poey,1861)。属名Rhizoprionodon源自希腊语,“ rhiza” =根,“ prion” =锯,“ odous” =牙齿。在过去的科学文献中,没有已知的同义词指代该物种。
形态特征
刚出生的幼鲨长度为31-39厘米。平均体长约为80厘米,最大达110厘米。身体细长;
眼睛大,有刻痕的下眼睑;
鼻子长,凹陷;长长的唇沟出现在嘴角附近;唇褶发育良好,上面的皱褶约等于眼睛直径,在眼睛后面很好地结束;
两颚上的牙齿有狭长的三角形,强烈倾斜,平滑到细锯齿的尖端;没有尖嘴;五个
鳃裂口,最后两个在胸前;第一背鳍高度适中,起源于胸鳍后缘前面,基部的中心稍比
胸鳍的起源更接近胸鳍的后腋窝;第二背低;在
臀鳍的中点上方或稍后面;背侧之间的退化脊;臀鳍后缘稍凹;胸鳍抵着身体时达到背鳍基部中部以下,尖端尖,后缘稍凹;
背鳍之间的低脊存在或不存在;肛门鳍之前的每侧的长脊;尾部基部没有龙骨,但上面和下面有凹口。
上面棕色或灰褐色,下面带白色,通常侧面无白色斑点;胸鳍后缘白色,背鳍和
尾鳍后缘带黑色。
近种区别
加勒比尖吻鲨与
小尾真鲨(Carcharhinus porosus)相似,小尾真鲨有锯齿状齿以及不存在长的唇沟,而加勒比尖吻鲨没有锯齿状齿有长的唇沟。
由于加勒比尖吻鲨的活动范围的北部与一个非常相似,且密切相关的物种重叠,即
大西洋尖吻鲨(Rhizoprionodon terraenovae)。这两张鲨鱼只能通过尾鳍前椎骨的数量来区分,加勒比尖吻鲨的尾鳍前椎骨为65-75,而大西洋尖吻鲨的尾鳍前椎骨只有58-65。
生活习性
加勒比尖吻鲨栖息于近海,主要生活在热带海湾和河口,偶尔会进入淡水河。它生活在近海深度为500米的海域,更常见的是深度小于100 米。主要以小骨鱼,以及乌贼和甲壳类动物等海洋无脊椎动物为食。
分布范围
海域
分布于西大西洋,包括加勒比海地区、巴哈马群岛、南部乌拉圭。
国家
存在:巴哈马、巴西、古巴、多明尼加共和国、海地、洪都拉斯、牙买加、马提尼克岛、巴拿马、波多黎各、乌拉圭、委内瑞拉玻利瓦尔共和国。
存在不确定:博内尔、圣尤斯特歇斯和萨巴、库拉索、圣马丁(法国部分)、圣马丁(荷兰国部分)。
存在不确定和起源不确定:安圭拉、安提瓜和巴布达、阿鲁巴岛、巴巴多斯、开曼群岛、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多米尼加、格林纳达、圭亚那、尼加拉瓜、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苏里南、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繁殖方式
雄性在达到65-70厘米时达到性成熟,雌性在65厘米时成熟,都大约2岁。胎生,利用卵黄滋养胎盘。交配发生在冬末直到夏初,妊娠期约10至11个月。在巴西水域,分娩在春季和初夏期间发生。产仔数为2-6只幼鲨。似乎确实存在对雌性幼鲨的不平等偏见,其原因目前尚不清楚。迁徙和交配行为仍需研究。椎骨分析显示,雄性的成熟速度更快。记录的最古老的标本是8岁,但据推测它们的寿命可以长达10年。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06年 ver 3.1——无危(LC)。
主要价值
加勒比尖吻鲨在巴西海岸有一个有限的商业捕鱼限制。它也被中美洲的手工渔业捕捞。它被钩、钓线或延绳钓所捕获,以及虾拖网中的兼捕物,经常被渔民认为是一种滋扰。市场上出售的肉经过腌制或冷冻后供人类食用,以及加工成鱼粉。加勒比尖吻鲨适应了人工饲养,并成功地饲养在大型公共水族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