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片
以表现中华武术技艺为主体的影片
功夫片亦以表现中华武术技艺为主体的影片。功夫片以奇妙的武术技艺,给人们以艺术享受。20世纪20年代初期无声电影阶段,中国银幕上就开始出现根据神怪武侠小说改编的武术打斗影片,但多为离奇荒诞、宣扬神功奇术之作。40年代末至50年代中期,香港电影工作者拍摄了具有浓厚中国民族特色、讲究实战技击功夫的《黄飞鸿》后,功夫片的概念开始在人们心目中形成。70年代香港影星李小龙主演的、以中华武术为主体、以真实武功为表现手段的《精武门》,对功夫片作出了贡献。80年代,由优秀武术运动员参加、以武林胜地实景拍摄的《少林寺》,把功夫片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在国际影坛受到欢迎。
基本概况
功夫片亦称“武打片”、“武术片”。中国首创的表现中华武术技艺的影片。20世纪20年代默片时期,明星影片公司根据平江不肖生著《江湖奇侠传》改编摄制《火烧红莲寺》后,一时群起效尤,但多为神怪荒诞之作。20世纪50年代香港电影界摄制具有中国民族特色、讲究实战技击的《黄飞鸿》成功,功夫片开始扬名影坛。20世纪70年代香港影星李小龙主演以真实武功为表演手段的《精武门》《龙争虎斗》等影片后,功夫片作为一种新的样式屹立于世界影坛。20世纪80年代由中国武术运动员李连杰主演的《少林寺》等影片,更风靡一时。
发展历史
“功夫片”这一名称为世人所熟悉是上世纪70年代,因李小龙电影风靡一时,中国的“功夫”在世界上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但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电影的第一个黄金时代,电影人就将深有影响的武侠小说《火烧红莲寺》改编为电影,一连拍摄了18集,甚至引领当时的风尚。武侠功夫片在香港的兴起是因为家喻户晓的一代功夫宗师黄飞鸿,这位英雄出生于清末时代,卒于军阀混战时。其肝胆侠义精神为人称道。1949年,香港导演胡鹏拍摄了第一部以广东民间传奇武林人物黄飞鸿为主人公的电影《黄飞鸿鞭风灭烛》,此后的五十年,黄飞鸿成为中国武术功夫片的第一个著名品牌,扮演过这个角色的包括多次饰演黄飞鸿的关德兴以及后来的功夫片明星成龙和李连杰。其中由胡鹏导演、关德兴主演的黄飞鸿系列拍摄了近80集。在整个50年代,港台的功夫武打片大体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象黄飞鸿之类的民国装功夫片,一种是神怪类武侠片,后者的代表作有《如来神掌》等片。 1965年,长城公司拍摄的《云海玉弓缘》(导演:张鑫炎,主演:傅奇陈思思)的演职员表里面第一次出现“武术指导”这个名词,该片被认为是武打片的第一部里程碑式作品,武术指导正式成为武打片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功夫武侠片大导演张彻将武指定位为负责电影设计武术动作及提供专业意见,奠定了武术指导的楷模;在武术指导之中,最为人熟悉的刘家良师傅师承于一代功夫宗师黄飞鸿,他曾为邵氏执导数十部功夫经典,包括《方世玉与洪熙官》,《陆阿采与黄飞鸿》,《烂头何》,《五郎八卦棍》以及《少林36房》等。
此后,武打片的黄金时期来到了。
1965年,邵氏公司的老板邵逸夫决定创新要拍摄新类型的武打功夫片,张彻胡金铨分别在1966年拍摄了武打电影的传世之作《独臂刀》和《大醉侠》。这两部影片奠定了他们在影坛的重要地位。这二位导演风格迥异,张彻的武侠世界极尽阳刚,武打动作写实,暴力渲染直接,经常血流成河,据说他每拍一部电影用来做假血的番茄汁就要装满两大汽油筒。后被评论为有“暴力美学”称誉的吴宇森就得了张彻的真传。而胡金铨的电影偏于写意,善于营造气氛,如《侠女》、《空山灵雨》等电影中将中国传统的山水意境与武侠打斗场景糅合为一体,充溢了古典情境。李安的《卧虎藏龙》则有几分胡的美学风格。与张、胡二位导演合作过的武术指导如袁和平、刘家良、唐佳韩英杰等人成了炙手可热的武术指导人才。另一位重要的功夫导演还有罗维郭南宏楚原等人。
中国武打片因李小龙在70年代引起国际影响和关注,不过第一部在海外正式做商业放映的功夫片是1971年邵氏公司出品,郑昌和导演、罗烈主演的《天下第一拳》,该片曾在美国1000家主流影院同时上映,盛况空前。确实是李小龙真正使中国功夫在海外发扬光大。李小龙的一生如流星,但留下的4部半作品:《唐山大兄》、《精武门》、《猛龙过江》、《龙争虎斗》及未完成的《死亡游戏》,看后让人精神振奋,那句“告诉你,中国人不是东亚病夫”唤起了无数中国人的爱国良知。直至《猛龙过江》,李小龙终于使中国功夫名扬世界。李小龙的特别的身手和演技是电影的精神核心所在。
70 年代后期,功夫片开始走下坡路,内容陈旧、大师沉寂。一直到1978年,做过多年武术指导的袁和平为思远公司执导《蛇形刁手》,起用成龙做主角,影片情节尽管没有完全脱离老套,但是在武打设计上有所创新,在故事情节和武打中加入大量喜剧元素,开创出一个功夫片的新片种——功夫喜剧片,成龙充分发挥了他在于占元的京剧戏班里学到的京剧北派功夫,成为功夫片的新偶像。之后二人再度合作的《醉拳》更成为经典。一直在幕后的刘家良、洪金宝等人也开始正式执导影片。1981年,由张鑫炎导演,在中国大陆实地拍摄,全部起用国内专业武术运动员担任角色和武术设计的《少林寺》上映,这部影片之所以在武打电影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因为其摒弃了港台武打片里常用的吊钢丝、弹床、替身、快速剪接等特技手段,采用长镜头拍摄,不使用替身,全部是真功夫。
80年代,徐克在少林功夫片之后将“功夫”电影再次推陈出新,他在1984年拍摄的《蜀山剑侠》,聘请好莱坞的特技制作人员,营造出一个奇幻的剑仙世界,使影片大获成功。同时期,成龙、洪金宝拍摄了一系列现代题材的功夫电影,并加入很多喜剧因素,拓展了功夫片的表现方式。到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古装武侠片开始重新为人们关注,胡金铨挂名,徐克、程小东联合导演的《笑傲江湖》、徐克导演的《黄飞鸿》、程小东导演的《倩女幽魂》、徐克、程小东、李会民联合导演的《新龙门客栈》成为这一时期武侠功夫片的代表作,这类影片的特点是武打设计天马行空,想象力异常丰富。香港电影在继续创造功夫片的神话。
功夫片诞生、兴盛、改变后再次进军好莱坞,影响到《黑客帝国》起用武术指导袁和平为其中人物设计一套功夫动作,又到昆廷·塔伦蒂诺,自称迷恋中国功夫,在片中加入功夫片的因素,并采用早期功夫片中的演员刘家辉当白眉大师。
周星驰的《功夫》走的是袁和平的《蛇形刁手》、刘家良的《神打》功夫喜剧片的路子,加上周星驰本来的喜剧路子,可以说,《功夫》是既有继承,也有自我风格的新一轮功夫片。
电影中的“功夫”
功夫片中的“功夫”,真真假假,像《少林寺》那样全盘亮真功夫的电影还是少有,一般是特效(从最普通的钢丝到电影特技)加上真的拳脚功夫。一个有着特别身手的演员,自然是功夫电影的灵魂人物:李小龙不必说,当年在电影里自创的截拳道功夫威力无穷,流传至今,此外他腿法出众,人称“李三脚”。他三次转身踢脚,每一次转身所踢的角度都不同,那一条腿能够踢到一半然后决定该向高处或低处出击,快如闪电,对方如果不是精于腾挪闪躲的话,实在不易招架。就算两三个人围攻过来,也会被李小龙击倒。成龙、李连杰等后辈功夫片明星也绝对是硬身手,就连周星驰也因从小迷恋李小龙,练了十多年功夫。
但中国的民间功夫确实有很多派别,如黄飞鸿的南派真功夫、太极、螳螂等等。中国人拍的功夫片,优势在通透中国历史,可以将中国功夫的师承流派演变都拍出来,而好莱坞的中国功夫则有点不分门派,空有概念。《功夫》虽然大量使用电脑特技这一题外“功夫”,但确也有许多真功夫存在。
张彻的功夫片注重拳拳到肉的写实功夫,李小龙的功夫也是真架势。而到了胡金铨那里,他的武打场面着重动作美学,一招一式打得不快,像舞蹈一样,每一个姿势均有美感。李安的《卧虎藏龙》最有胡氏武侠片的影子,尤其多场武打戏都重形轻实,动作美学继承胡氏电影的特色。
而徐克的武侠功夫片则更为注重场景化的表现。到了周星驰的《功夫》,表面看有着狮吼功、蛤蟆功这样的桥段来搞笑,但其中确实包含了很多真功夫,五郎八卦棍、十二路谭腿洪家拳的几大传人高手隐居在猪笼城寨里,这几种功夫倒是真有史书记载和民间传承,“五郎八卦棍”来自邵氏老武打剧导演刘家良自编自导自演的影片《五郎八卦棍》,因为刘家良本就出身于洪拳正宗。早点店老板是由武侠大导张彻的御用演员董志华来扮演,他是学京剧武生出身的,耍起那套棍法来灵动飘逸,豪气万丈,一招一式都内劲十足。“五郎八卦棍”是杨家将的枪法演变而来,所以早点店老板战琴魔兄弟会抖出那么多枪来。释行宇、赵志凌、董志华三人分别以少林武僧、洪拳大师、京剧武生的身份,在片中饰演搬运工、裁缝师和擀面杖。三人表现都相当出色,释行宇的功夫落在“实”字上,赵的功夫得一“劲”字,董得一“巧”字。在动作上,周星驰的设想是,涵盖中国功夫的发展史:一开始是硬桥硬马的真功夫,以三位打家为代表,接下导入神怪武侠的风格,表现为琴魔双煞的幻影攻击,最后的大决战,使用大量的钢丝和CG,完全的天马行空。
有了这许多真功夫垫底,难怪国际著名媒体《Screen》杂志这么评价《功夫》:“终结一切武侠片的武侠片,《功夫》让《杀死比尔》看上去像一次操场混战。”
主要影响
中国导演何平曾称“功夫片是华人对世界电影的最大贡献”,当好莱坞以摧枯拉朽之势几十年如一日地统治世界电影文化时,不少外媒指出中国功夫片是少数能与之抗衡的。的确,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美国主流文化里出现了中国功夫:《碟中谍2》里吴宇森汤姆·克鲁斯打出地道的中国拳脚,《黑客帝国》中基努·里维斯袁和平指导下苦练铁板桥。更不用说昆丁·塔伦蒂诺这个疯狂的功夫迷,居然能将一些香港经典功夫片里的分镜头脚本背下来!而在最能体现美国价值观和精神体系的《星球大战》系列中,核心理论“原力the Force”就脱胎于中国功夫里的“气”。2008年推出的《功夫熊猫》,更是中国功夫与好莱坞文化的完美结合。
功夫片带来的热潮,也让一些人感到担忧。当《卧虎藏龙》风靡北美时,《今日美国》曾表示:“亚洲中国文化的日益抬头,东西方同化和结合的力道也将会越来越强……可否认为,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入侵?”
担忧的人群里也有中国人自己。中国人不是每个都肌肉发达、好勇斗狠,也不是每个都能飞檐走壁、摘叶飞花,除了现实里并不存在、美化到神化的功夫,还有什么别的文化可以输出?
功夫片的全球经济地缘政治意义还是交由那些政客和评论家去费神。当《时代》周刊将李小龙评选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一百人”时,人们其实无需怀疑这背后的真诚。因为在对功夫片崇敬的背后,是对每个人内心童心的回归和呵护,这份童心可以是迪斯尼、罗宾汉,也可以是蝙蝠侠—本质上,功夫与它们一样:挣脱束缚、突破极限,是具象的真善美,是可视的梦幻与信念。
社会评价
功夫明星排行
“谁是在美国最著名的中国人?”在一次由200万美国人参与的调查中,排在前两位的是功夫明星李小龙、成龙,孔子排在第四。正如Paul Foster所指出:“孔子的儒家精神给外国人感觉,中国是严肃而充满道德感的;新兴的功夫电影展示的则是中国动感、快速以及纪律性的一面。中国不再是对西方柔顺、谦恭的角色,而是具备优越感、有强国意识的多民族大国,可以在国际社会里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功夫片的传播
说到中国功夫片,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第一个想到的都是李小龙。可以说,李小龙开创了功夫片并将它带向世界。
李小龙的电影事业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达到了最高潮。1972年,李小龙主演了电影《精武门》,在片中饰演霍元甲弟子陈真。他在追查中得知师父是被日本人毒害致死,随后大闹日本武馆,以迷踪拳双节棍打败日本人。其中,砸烂 “狗与华人不得入内”(‘东亚病夫’)牌匾的桥段令人印象深刻。
李小龙在影片中首次使用双节棍,并且所有动作戏都是亲自上阵。《精武门》的票房收入超过400万,成为当年卖座港产片的亚军。而《精武门》只是李小龙担任主演的第二部电影。
1973年,李小龙与美国华纳公司合作拍摄了《龙争虎斗》。这是李小龙在好莱坞电影中第一次担任主角。片中李小龙扮演一个少林寺武功高手,只身闯入荒岛去收服一名少林叛徒。《龙争虎斗》投资80多万美元,在好莱坞属于“C级制作”。却在七十年代的美国引发了功夫热潮。片中李小龙身穿黄色运动服的形象成为经典并被其他西方电影所效仿。不过李小龙本人没能看到电影上映,他在公映前就已去世。
可能很少有人知道,李小龙在大学时代主修的是哲学。而在他的 遗作《死亡游戏》中,他注入了许多自己对于哲学的思考。《死亡游戏》的最初灵感来自佛教典故“七级浮屠”,讲述一位绝顶高手,为了夺取传说中的稀世珍宝而独闯七层宝塔,经过激战后到达塔顶,岂枓藏宝匣内只有一张纸,上面写着:“生命是一段等待死亡的历程”。1973年7月20日,32岁的李小龙猝死于香港。就像是影片中的绝世高手,战胜了所有敌人,却败在死亡之下。
李小龙曾说:“如果只是随着传统模式走,你就只能生存在传统的阴影下,了解的只是老路子,你并不了解你自己。”
功夫片演员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13 18:07
目录
概述
基本概况
发展历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