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空间规划是指为了有效利用办公室的有限空间,为办公室人员提供令人满意的舒适工作环境,使之有益于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提高办公效率,并且有助于办公室工作人员之间的沟通与协调配合,需要对办公室的空间进行合理的设计与安排,并保留对办公场所进行重新改造和扩展的余地。
要则
1、在保证正确、有效的前提下,办公室的分布应有利于尽量缩短信息沟通的距离。
2、根据工作需要不仅仅是根据级别来为不同工作人员分配办公空间。
3、合理利用一切空间,除特殊需要外,设备机具和每个工作人员所占的时间均不能过大或过小,以免徒增开支或碍手碍脚,妨碍有效工作。
4、尽量设置大而开放的办公室,以缩短工作流程,降低办公间成本,便于沟通联系和控制监督,便于环境控制。
5、各种共用设备尽可能置于共用办公区域并靠近窗户。
6、工作人员的办公位置应主要依工作程序规定的次序排列,尽量成直线,减少交叉。
7、应使与外界联系多的部门或人员便于与外界接触,同时不干扰其他部门或工作人员的工作。
8、应使带机密性的部门不易与外界接触。
9、注意遵守各种安全规则,保证安全。
10、留有重新规划和扩展的余地,适时根据工作的变化和需要调整空间分配比例,不断完善规划方案。
规划方法
1、构图法
即用平面设计图按一定比例绘制安排空间,并不断调整修正。
2、立体模型法
即按一定比例把办公室缩小制成模型,并摆放在建筑物平面图上,进行观察,取用最佳模型。
3、卡片涂色法
即用各种颜色的小纸板将建筑物平面、斜面,各种办公设备设施、工作人员人数等按一定比例剪裁成平面图案,分析衡量各图案关系,然后予以测算安排。
也可将上述三种方法综合起来应用,进而获取最佳方案。
影响因素
1、是建筑物的结构、实际使用面积以及附属设备条件。
2、是单位的职能范围、业务性质、规模。
3、是单位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情况。
4、是单位工作人员的层次、类型、素质情况以及数量及其发展状况。
5、是完成工作任务所必需的基本设备、机具的种类、数量以及所占用最小面积的情况。
6、是办公手段的种类及各自的基本应用频率。
7、是各种工作程序规定。
8、是单位内部横向联系的方式与频度。
9、是本单位各部门与其他单位或人民群众直接联系的方式与频度。
10、是对外的业务工作方式与业务量。
11、是特殊部门的特殊需要与要求。
12、是安全规则。
13、是办公费用的来源、数量状况。
14、是单位内部约定俗成的有关“惯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