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发礼蒙语称“敖尔波礼”。在幼儿三周岁时择日将三年来所蓄“胎毛”从四周剪下(顶发基本保留)而举行的隆重仪式,是人生的第二大礼仪。
导读
剪发礼是蒙古族人生三大喜事之第一大喜事,是蒙古民族生存状态与生存逻辑的凝聚点而存在的民间习俗,是青海海西蒙古族及青海河南县蒙古族非常讲究的人生礼俗。
海西蒙古族主要分布在柴达木盆地四周的
德令哈市、乌兰县、都兰县、格尔木市、大柴旦及茫崖行委等地区,海西蒙古族人口为2.48万人。
海西蒙古族是蒙古民族和硕特部的主体,和硕特部是西蒙古四部之一,由于长期群落独居,因此礼俗风尚独具特色。海西蒙古族在孩子未长到三岁前,孩子的胎毛不准剪发、不准染尘、不准洗梳;剪发礼首先要掐算剪发吉祥日;仪式首先剪发贵人开第一剪,其次是家剪,三是客剪;参加剪发礼的客人要给被剪发孩儿赠送礼品;一是
哈达,象征吉祥如意;二是年幼母畜,象征财富,是孩子的第一笔财产,它与孩子一起成长、繁殖;剪发礼赞词是对孩子一生的教育珍言。
海西蒙古族剪发礼体现了具有民族信仰和崇尚观念的价值趋向,并立足于海西蒙古族人生礼俗之首,所以,它具备了民族习俗、史料价值、学术研究价值、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海西蒙古族剪发礼具备了传承歌曲、赞祝词的重要作用,使剪发礼歌曲、赞词得以保存。海西蒙古族剪发礼赞词和歌曲的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反映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生活习俗及长辈对晚辈的关心呵护和寄托等,蕴涵着教育、哲理、思想等方面的丰富内涵,使其成为剪发孩儿的人生第一课。
礼仪过程
分如下阶段进行。
择日 请
喇嘛占卜择定吉日,并通知亲朋好友,其中首要的是幼儿父方的叔伯亲和母方的姑舅亲。
到剪发之日,主人准备宴席,备好马奶酒、白酒、奶食、油饼等。尤其要备好“布克勒熟斯”,即煮得半熟的整羊,并事先摆放在蒙古包内正方的桌上。客人到达按礼节入座后,主人宣布仪式开始,有如下程序。
查戈.德吉勒
查戈·德吉勒 即敬献自食。蒙古族崇尚白色,白色象征纯洁,乳制品是第一的和珍贵的食物。主人双手捧哈达,上置银碗。盛满鲜奶(有的地方盛酸奶),按老少次序向客人敬献“查戈”。当德高望重的长者从主人手中接过“杏戈”时,朗诵例行祝词或即席颂赞,祝福主人家风调雨顺、草原丰美、人丁兴旺、万事如意。然后用右手无名指沾奶汁向上弹三次(沾三次弹三次),意在祭天祭地祭祖先,而后在受剪发幼儿前额用指抹一点奶汁,自己双手端碗品尝一日,敬还主人手中。后生晚辈接过“查戈”时,一般不再朗诵祝词。
敬献“修木尔”
蒙语称“修木尔·德吉勒”。“修木尔”是一种被视作最珍贵的礼品,其做法是,在一个圆形木制彩盘内放入炒面并压实堆成锥形,四面插四块长方形酥油块或奶皮块,其中一面插一个勺子,顶端置酥油一小块或红枣一粒。敬“修木尔”者一般为男主人,衣冠整齐,脱“吾齐”(皮袍)右袖搭肘部,双手捧“修木尔”,依宾客年岁先老后少依次敬献。敬者左腿弯曲,右脚点地并躬身点头。被敬者先用大拇指在自己额头点一下,伸手在盘中撮一点炒面,或放入口中或洒向空中,然后抬起双手,手心向上,点头表示谢意。敬者左手托盘,右手以大拇指在自己额头上碰一下,同时再躬身一次,过程即完。宾客依次象征性地品尝“修木尔”。作为主人表示恭敬接待,作为客人则表示接受主人感情的心意。
敬问候酒
蒙语称“孟德音艾日哩”。在酒瓶上缚以哈达,瓶口贴酥油一块,敬酒人左手持酒瓶、动作与敬“修木尔”相同。受敬者以右手无名指(有些地方用左手无名指)轻触瓶口酥油,向空中弹指或触唇,随之抬双手点头表示受礼。宾客依次受礼毕。主人以镶银小木碗或小瓷龙碗盛酒敬客人,客人接酒以无名指蘸酒向空中弹抛。如此三次。表示敬天敬佛敬祖先,而后饮之。
剪发
由大家推请一位在场宾客中年长德高者开第一剪。但这长者的生年属相不能与受剪孩子的属相相克,如果属相相克,则另行推请。开剪时,手执绾着的哈达的剪刀,抱过受剪幼儿,并朗诵祝词,大意是祝孩子像雄狮一样勇猛,像骏马一样骄健,像菩提树一样福禄长青,长命百岁,幸福无涯。在祝福声中,老人剪下一绺头发塞在剪刀把上绾着的哈达结中,然后拿出自己所备的礼物和哈达披搭在受剪孩子的脖颈上。接着把孩子递给第二位客人,一一轮流剪发、祝福、赠礼。应注意的是客人的赠礼可以相同,但祝词要有区别。下一位的祝词如果同前者祝词雷同,会被人嗤笑。蒙古人在重要场所或庆典中使用祝词非常讲究,不同仪式有不同祝词,此乃
青海蒙古族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如果自己确实说不出好祝词,可以请别人代祝。孩子脖颈上的礼物披搭得多时,主人就只留下哈达,将其余礼物取下挂在蒙古包东北方预先备好的绳索上。客人所赠礼物一般为绸缎、布匹、茶叶等,而孩子的重要亲属一般送马、牛、羊,数目不拘。所有宾客轮剪完毕,剪发仪式结束。
共享“布克勒熟斯”(整羊)
主人拿起羊头放置盘中(羊额上头置一小块酥油),依年龄长幼让客人品尝。不是品尝羊头肉,而是用右手无名指抹一下羊额头上的酥油,然后轻触自己嘴唇,表示受礼。然后主人留下羊头,把整羊端出去(隆重庆典时锅灶设在蒙古包外);除羊背至尾的部分以外均切割成小块,全部下锅煮熟,再端回到客人面前。首先请人用刀把羊背两边的垂肉削下数十条搭成“十”字放在羊背上,主人把羊背放置盘中端起,由老而少每人敬一块,再放回,客人们才开始随意用羊肉。而后,主人频频敬酒,并猜拳行令,开怀畅饮。在蒙古人生活中,没有歌声即没有快乐,唯有歌声方能表达主客的一片真情,故不论主客男女老幼,相继献上赞歌,一曲歌罢,齐声欢呼,举杯同饮。如果为特定的人唱歌敬酒,一般要饮完此杯,否则会被认为对歌唱者不尊重。
告辞词
经过一番畅饮,有的醉倒,有的倦意,应该散席了。主人端起“修木尔”再次向客人敬献,客人依次品尝。然后,在蒙古包外,主人端起酒杯给已经上马即将离去的客人敬献“上马酒”,致告辞词,祝客人们平安、贤明、聪慧、健康、长寿、幸福、如意,并欢迎再来登门作客。客人们陆续离去,剪发礼全部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