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余污泥
活性污泥系统中从二次沉淀池(或沉淀区)排出系统外的活性污泥
剩余污泥(excess activated sludge),是指活性污泥系统中从二次沉淀池(或沉淀区)排出系统外的活性污泥。剩余污泥的产生:在生化处理过程中,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不断地消耗着废水中的有机物质。被消耗的有机物质中,一部分有机物质被氧化以提供微生物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另一部分有机物质则被微生物利用以合成新的细胞质,从而使微生物繁衍生殖,微生物在新陈代谢的同时,又有一部分老的微生物死亡,故产生了剩余污泥。
1、释义
剩余污泥曝气池中的生化反应引起了微生物的增殖,增殖的微生物量通常从二次沉淀池排出,以维持活性污泥系统的稳定运行,这部分污泥叫剩余污泥。
2.特性:
(1)含水率高,一般为99%~99.5%,相对密度接近于1。
(2)挥发性固体含量高,几乎都是有机物。
3.来源△
剩余污泥来源于废水处理过程中剩余活性污泥或生物膜,其颜色常为灰色或深灰色,相对密度比水稍大、颗粒较细、含水率较高且脱水性能较差。它主要是由具有活性的微生物、微生物自身氧化残余物、附在活性污泥表面上尚未降解或难以降解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四部分组成。其中以活体微生物为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它包括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等名种微毕物.
4.生成
从世界范围来看.随着各国环境、土地及食品条例的严格化、标准化。第五章中所讨论的污泥去途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污泥处理费用不断上升。欧共体已经决定在2002年底将禁止污泥排海。剩余污泥的处理费用已经占整个污水处理费用的25%~65%.并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如何控制剩余污泥的产生及发展污泥减量化技术已成为当务之急。特别是欧美各国在这一研究领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及物力。
5.剩余污泥量的计算方法
剩余污泥量是每天从SBR系统中排出的污泥量,它包括两部分:一部分随出水流出;一部分排至污泥处理系统,其表达式如式(3-14):
△X=
式中:
△X—污水处理厂1d的剩余污泥产量(kg/d);
Qd—污水处理厂最高日进水流量(m3/d);
SSe—出水悬浮固体浓度(mg/L);
Qw—污水处理厂排至污泥处理系统的剩余污泥量(m3/d);
Xw—排至污泥处理系统的剩余污泥浓度(gMLSS/L);
6.剩余污泥的处理方法
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剩余污泥具有含水率高、易腐烂、有恶臭、含有大量寄生虫卵和病原微生物等特点,如不加以妥善处理,任其排放,将会造成二次污染。污泥的处理主要包括浓缩、脱水、稳定化和最终处置四个步骤。
(1)浓缩。沉淀池出来的剩余污泥含水率很高,可达到99%以上,通过浓缩可以提高污泥浓度,缩小体积,一般作为脱水的预处理,用于初步降低污泥的含水率。浓缩后污泥的含水率一般为95%~97%。根据泥渣相对密度的不同分为重力浓缩和气浮浓缩两种。
重力浓缩适用于相对密度较大的污泥处理,其原理是依靠污泥本身的质量使其不断下沉,然后通过排除上清液以达到分离浓缩的目的,具体可分为间歇式和连续式两种。间歇式是在池壁不同高度设置上清液排出管,排出上清液,然后再从池底排出泥渣。连续式是连续运行的,处理能力较大,污泥由中心筒进入,澄清水及泥渣分别由溢流堰和池底排出。为提高浓缩池效率,在池内增设斜板,可提高处理能力1.6~2.8倍。
气浮浓缩是依靠鼓人泥渣池内气体的作用,使相对密度较小(接近于1)的轻质泥渣随着气体一起上浮从而达到浓缩的目的。
(2)脱水。脱水是在浓缩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污泥的含水率,以便于污泥运输和处置,减少对环境的危害。脱水后污泥的含水率可降低至55%~85%。根据是否需要外力介入,脱水可分为机械脱水和自然脱水两类。机械脱水根据原理可分为真空抽滤、压滤和离心脱水3种,其中带式压滤机是城市污水处理厂中应用最多的污泥脱水装置。自然脱水是依靠自然的蒸发和风化作用使泥渣中的水分脱除,分为干化场和重力脱水罐两种。
(3)稳定化。污泥中一般含有多种有机物,浓度又高,容易进一步分解而给环境造成危害,污泥稳定化就是通过微生物或化学作用,降低污泥中有机物含量,或使其暂时不产生分解的措施。稳定化分为生物稳定化和化学稳定化两类。生物稳定化主要是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加速污泥中有机污染物的分解,使污泥逐步稳定的过程。化学稳定化是通过向污泥中投加化学药剂,来抑制或杀灭污泥中的微生物,消除污泥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产生恶臭及传染疾病)。投加的药剂主要有石灰和液氯。
(4)最终处置。经过稳定化处理的污泥如果不含有有毒有害物质,且符合卫生要求,则可根据需要用于农副业的生产,否则需要作为固体废弃物进行最终处置,如进行填埋或焚烧。
7.处置与利用
1.焚烧 这是剩余污泥经脱水后比较简单的处置方法,但采用这种办法投资大,无效益。
2.用作肥料由于污泥含有多种植物需要的养分,如N、P、K等,所以可用作肥料,但需要一定时间的堆制才能使用(见堆肥)。
3.发酵产沼气 污泥经厌氧发酵后能产生可燃性气体(沼气)作为良好的能源加以利用(见厌氧消化法)。
4.用作予制板等建筑材料的掺合剂用前需作无害化处理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8-25 13:02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