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余价值学说史-资本论第四卷》是2009年3月1日
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马克思。
本书原是马克思《
资本论》第三卷,恩格斯后来曾计划把它编成《资本论》第四卷,但最后考茨基以《剩余价值学说史》为书名编成出版时,成为与《资本论》一样包含三卷的伟大著作。其中,第一卷论述剩余价值学说的起源至亚当斯密;第二卷论述里嘉图;第三卷论述由大卫•李嘉图至
庸俗经济学。本书是《资本论》的续作,是不可或缺的部分。
《剩余价值学说史:《资本论》第四卷(套装全三册)》依据原著者马克思原来的计划是《资本论》第三卷。恩格斯后来曾计划把它编成《资本论》第四卷。最后
考茨基以《剩余价值学说史》为书名编成出版时,是和《资本论》一样包含三巨卷。第一卷论述剩余价值学说的起源至亚当斯密;第二卷论述里嘉图;第三卷论述由里嘉图至庸俗经济学。但它不只是一部学说史。适当的评价:应视为《资本论》的不可缺少的续篇。《资本论》考察的根本问题,是剩余价值的性质,它的起源,和它的诸特殊形态。《剩余价值学说史》考察的根本问题,也是这些。必须有后者,《资本论》才算完整。对于已经熟悉了《资本论》的人,用《剩余价值学说史:《资本论》第四卷(套装全三册)》来补充,才能把它的思想内容最深刻地采取出来。因之,《剩余价值学说史:《资本论》第四卷(套装全三册)》译者,在译完前书后,又据考茨基原版,将《剩余价值学说史:《资本论》第四卷(套装全三册)》译成中文。
郭大力(1905~1976),著名经济学家、翻译家。江西南康人。早期曾在
广东文理学院、厦门大学任教。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三联书店副总编辑、中共中央党校政治经济学教研室主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等。在上世纪30年代,他与王亚南合译了《
经济学及赋税之原理》、《国富论》、《资本论》等经济学著作,独自翻译了《人口原理》、《经济学原理》、《政治经济学理论》、《剩余价值学说史》等。
《剩余价值学说史:《资本论》第四卷(套装全三册)》依照马克思原来的计划是《资本论》第三卷;恩格斯后来曾计划把它编成《资本论》第四卷;最后考茨基以《剩余价值学说史:《资本论》第四卷(套装全三册)》名编成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