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史是对剑这一古代兵器的历史发展、演变及其相关文化背景的详细记录和研究。
发展历史
中国古代对铁的认识和利用发端较早,人们利用陨铁来制作兵器的刃部。在河北藁城台西和北京平谷刘家河的商代中期墓中都曾发现铜铁合制的钺,钺体以青铜铸成,前端镶嵌铁刃。经检测,铁刃是以天然的陨铁锻打面民。陨铁非常稀少,远比青铜坚硬,且难于锻制,商代人用它制作兵器的锋刃,说明他们对铁及其性能已经有了初步认识,也说明古人很早就开始探寻较之青铜性能更佳的兵器材料。 虢国大墓的发现至迟到西周晚期,中原地区就出现了人工冶铁制品。 中国古代对铁的认识和利用与制作兵器密切关联,不仅最初的陨铁器是兵刃,而且当掌握了人工冶炼钢铁的技术之后,首先也是运用于制作兵器,而最为主要的又是用于制剑。 1990年在河南三门同仁市上村岭西周晚期的虢国大墓(M2001)中出土一件铜柄铁短剑,经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史研究室鉴定,剑身系以人工冶炼的块炼铁锻制而成。 这是中原地区迄今所发现时代最早的铁剑,也是最早的一件人工冶铁制品。该剑装饰华美,茎部套有玉管,柄末端装有玉质剑首,剑身与剑柄的结合处镶嵌绿松石。 1978年在甘肃灵台景家庄春秋早期的秦国墓中出土一件铜柄铁短剑,已经残断,残长37厘米,铜剑柄饰有方格纹,剑格饰兽面纹,甚精美。 1976年在湖南长沙杨家山春秋晚期的楚国墓中出土一件铜短剑,长38.4厘米,装铜质剑格。经检测系以含碳量约百分之零点五的低碳钢经反复折叠锻打制成。这是列国地区迄今所发现时代最早的铜制品。 1978年在淅川下寺春秋晚期的楚国墓中出土一件玉茎铁短剑,长22厘米,剑茎为白玉所制,长10.5,通体琢有蟠虺纹,极其精美。 1957年在河南陕县后川战国早期的韩国墓中出土一件铁短剑,剑首和剑格以黄制成。 以上五剑,都是所知列国地区最早或较早的铁器实物。人工冶铁是技术史上的巨大进步,开辟了钢铁这种新金属材料的丰富来源,从而导致了铁器时代的来临。以铁制剑则是古剑上的一个革命性因素,由于钢铁是比青铜更为优良的兵器材料,所以必将引起巨大的变化。 但在西周和春秋时期,中原地区的冶铁技术尚处于萌生期,以铁制器还很不普及,因此发现这一时期的铁器实物寥寥无几,且都是小件器物,如短剑之类。由于冶铁术尚不发达,铁料难得,属珍稀之物,故都被用于制作心爱之器,剑正是这样一种东西。 上述五件早期铁剑,多以金玉为饰,极其豪华,显然是贵族的佩剑。突出者如虢国大墓出土的
铜柄铁剑,剑身外先以一层丝织物包裹,然后装入用牛皮精制的剑鞘,可见时人对它们的珍惜。这座墓中还出土大量其他随葬品,计3000余件,既有成组的
青铜礼器,也有华美的玉器、金器,据认为墓主是虢国之君,铜柄铁剑就是他的佩物。 铁料珍稀,而时人重剑,这大概就是中原早期铁器多为剑的缘由。另一方面,在春秋以前,以铁制剑主要限于贵族的佩剑,也是中原铁剑初起时的基本情况。
剑术
“管子”曰:而葛天卢之山,发而出水金,从之蚩尤受而制之,以为剑铠矛戟。此剑之始也。
剑有长穗、短穗之分,穗又称穗袍,它的作用是舞动以惑敌,演练时显得龙飞凤舞,形象优美,尤其长穗,随剑飘舞,更显神妙。
练剑要求身与剑合,剑与神合。“绿水亭杂识四”中说:剑锋锷如槊刃,而以身为之柄,微州目连猷人之身法,轻如猿鸟,即剑法也。这里说的“以身为柄”就是说以身领剑,这是练剑之要。
汉刘熙“释名·释兵”:剑,检也,所以防检非常也;又以其在身拱时敛在臂内也。其旁鼻早镡,镡,寻也,带所贯寻也。其末早锋,锋末之言也。
汉代剑术已甚精备,斗剑中显示了武艺造诣的深浅。
但自唐开始,士大夫心里充满道教神仙妖邪鬼怪之说,剑乃变为镇邪凶之器,若以数尺钢铁,铸成剑形,即具有无上魔力。于是家悬一剑,即以为祥,不习剑术,而以为剑自可以御敌而胜。所以自唐以后,剑类短兵,有一支为释道所利用,引入歧途。
舞剑在唐代兴盛起来,杜甫“舞剑器行”描述公孙大娘舞剑绝技: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骥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剑的声光,似闻如见,精湛技艺,如呈眼前。
明唐顺之“武编”说:宋太宗选诸军勇士数百人,教以舞剑,皆能掷剑空中,跃其身左右承之,妙绝无比,见者无不畏惧。会北戎遣使修贡,赐宴便殿,因出剑士示之,袒裼鼓噪,挥刃而入,跳掷承接,霜锋雪刃,飞舞满空。这些高超绝技,对后来剑术套路及表演技艺的发展影响很大,至今我们演练的武术套路中,亦有所见。
剑的招式是以劈、砍、崩、撩、格、洗、截、刺、搅、压、挂、云等为主。它的特点是刚柔相济、吞吐自如、飘洒轻快、矫健优美,正如拳谚所形容的“剑似飞凤”,由此可知其妙。
名剑
著名之剑有干将、莫邪、龙泉、太阿、纯钧、湛卢、鱼肠、巨阙等。
“初学记·武部·剑”:其后楚有龙泉,秦有太阿、工布,吴有干将、莫邪、属镂,越有纯钩、湛卢、豪曹、鱼肠、巨阙诸剑。
莫邪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 阖闾请干将铸作名剑二枚。干将者,吴人也,与欧冶子同师,俱能为剑。越前来献三枚,阖闾得而宝之,以故使剑匠作为二枚,一曰干将,二曰莫邪。莫邪,干将之妻也。干将作剑,采五山之铁精,六合之金英。候天祠地,阴阳同光,百神临观,天气下降,而金铁之精不销沦流……于是干将妻乃断发剪爪,投于炉中。使童女童男三百人鼓橐装炭,金铁乃濡,遂以成剑。阳曰干将,阴曰莫邪。阳作龟文,阴作漫理。干将匿其阳,出其阴而献之。阖闾甚重。
干将
干将,本人名,相传他与其妻莫邪铸有名剑二枚,因以名其剑。《吴越春秋.阖闾内传》:“请干将作名剑二枝。干将者,吴人也;莫邪,干将之妻也。干将作剑,金铁之精不流,于是干将夫妻,乃断发剪爪,投于炉中,金铁乃濡,遂以成剑,阳曰干将,阴曰莫邪。”一说干将、莫邪铸剑,铁汁不流,莫邪投身于炉而成剑。
龙泉
中国古代名剑,诚信高洁之剑。传说是由欧冶子和干将两大剑师联手所铸。欧冶子和干将为铸此剑,凿开茨山 ,放出山中溪水,引至铸剑炉旁成北斗七星环列的七个池中,是名“七星”。剑成之后,俯视剑身,如同登高山而下望深渊,飘渺而深邃仿佛有巨龙盘卧。是名“龙渊”。故名此剑曰“七星龙渊”,简称龙渊剑。唐朝时因避高祖李渊讳,便把“渊”字改成“泉”字,曰“七星龙泉”,简称龙泉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