剂,汉语
一级字,读作剂(jì),本义指剪齐,也指量词,用于若干味药配合起来的汤药。
现代释义
基本字义
剂jì
⒈ 配合而成的药:剂型。剂量(liáng)。药剂。清凉剂。
⒉ 量词,用于若干味药配合起来的汤药,亦称“服(fù)”、“付”:一剂药。
⒊ 做馒头或饺子等面食时,从和好的面上分出来的小块儿:面剂儿。
基本词义
◎ 剂jì
〈动〉
(1) (会意。从刀,齐声。“齐”亦兼表字义。本义:剪齐)
(2) 同本义 [trim]
剂,齐也。——《说文》
剂,剪齐也。——《后汉书·刘梁传》注
其命剂也。——《太玄·永》。注:“剪绝也。”
永不轨,其命剂也。——《太玄·永》
剂,剪齐也。——《尔雅》。郭璞注:“南方人呼剪刀为剂刀。”
(3) 割 [cut]
豫让剂面而变容,吞炭为哑。——《新书》
(4) 调节;调和 [adjust]
家之所有为剂。——清· 方苞《狱中杂记》
(5) 又如:调剂;剂和(调药;调和);剂救(调和弥补);剂调(调节)
词性变化
◎ 剂 jì
〈名〉
(1) 古代买卖时用的契券 [contract]
以两剂禁民狱。——《周礼·大司寇》。注:“今券书也。”
正之以傅别约剂。——《周礼·士师》。注:“各所持券也。”
听买卖以质剂。——《周礼·小宰》。注:“谓两书一札,同而别之,长曰质,短曰剂。”
大市以质,小市以剂。——《周礼》
(2) 分剂,一定的分量 [dosage]
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三国志》
(3) 剂子 [small piece of dough]。如:面剂儿
(4) 制剂。能产生化学反应、物理效应或生物效应的物质;主要的有效成分 [pharmaceutical or other chemical preparation]。如:杀虫剂;催化剂;冷冻剂;乳剂;试剂;毒剂;氧化剂;指示剂
(5) 指多味药合成的药剂 [pharmaceutical preparation;medicament]。如:剂料(按一定分量和比例调制而成的药料);针剂;丸剂;麻醉剂;利尿剂;催吐剂
◎ 剂 jì
〈量〉
用于若干味药配制的汤药 [dose]。如:一剂中药
古籍释义
康熙字典
〔古文〕𠜸《唐韵》《集韵》《韵会》遵为切《正韵》津私切,𠀤音㭰。《说文》齐也。从刀,齐声。《尔雅·释言》剂,翦齐也。《疏》齐截也。《周礼·地官·司市》以质剂结信而止讼。《注》质剂,谓两书一札而别之也。若今下手书,言保物要还矣。《疏》质剂谓券书。恐民失信,有所违负,故为券书结之,使有信也。大市以质,小市以剂,故知质剂是券书。汉时下手书,卽今画指券,与古质剂同也。
又《唐韵》在诣切《集韵》《韵会》《正韵》才诣切,𠀤齐去声。《广韵》分剂。
又药剂。《唐书·儒学传》武为救世砭剂。
又通作齐。《周礼·天官·食医注》食有和齐药之类也。《前汉·艺文志》百药齐和。《注》与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