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桐大桥
中国福建省泉州市境内桥梁
刺桐大桥是福建省泉州市境内一座连接丰泽区晋江市的大桥,位于晋江之上,1996年至2006年,刺桐大桥作为国道324线除泉州大桥外的跨江第二通道,与泉州大桥、刺桐路和宝洲路共同构成晋江南北两岸的环形交通,大大缓解闽东南和泉州市区的交通拥挤紧张状况,改善过境和区域交通运输条件,起分流过境交通作用。
建设历程
建设背景
20世纪90年代初,泉州市只有泉州大桥一座跨越晋江的大桥,其原设计每昼夜通车5000辆,实际每昼夜通车上升为24000辆,严重超负荷运行,成为国道324线及泉州市南北交通的“瓶颈”地段。
为缓解交通压力,1994年初,泉州市决定再建一座跨江大桥。
筹资建桥
由于当时泉州市政府财力有限,因而决定对外招商。泉州市名流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庆元对此事表达出浓厚兴趣。
1994年3月,泉州市委常委会研究决定,刺桐大桥由名流公司牵头组建项目公司承建,实行股份制和业主责任制,多渠道筹集资金。5月至10月,由名流公司与政府授权投资的福建省交通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福建省公路开发总公司、泉州市路桥开发总公司按60:15:15:10的出资比例成立“泉州刺桐大桥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公司注册资本为8500万元,负责大桥项目前期准备、施工建设、经营管理的全过程,经营期限为30年。
10月5日,市政府下发了《关于泉州刺桐大桥及其附属工程建设的通知》,正式批准刺桐大桥投资公司按照BOT模式进行大桥的建设运营。
大桥建设
刺桐大桥工程于1995年5月18日全面动工建设。
1996年11月18日竣工,12月29日刺桐大桥正式投入运营,比规定的3年工期节省了近一半时间,工程质量达到全优。
后续管理与建设
2006年,泉州市继续开工建设刺桐大桥连接陈泉公路项目和连接泉州中心市区内环路高架立交桥项目。此时的刺桐大桥,是泉州沿海大通道和泉州中心市区中短距离过境的主要通道,成为泉州市城市快捷立体交通网络重要部分。1月1日起,刺桐大桥停止收费,大桥养护工作由泉州市市政工程管理处接管。2月,泉州市政部门对刺桐大桥进行了首次“体检”,但报告并不乐观,大桥存在路面坑洼、人行道破损和夜景灯破损缺失等数十个问题。市政部门正式接管后,立即着手研究将刺桐大桥全面改造提升项目列入2016年城建大盘,包括桥面整体沥青化改造、石栏杆加固、伸缩缝处理、路灯整治等工期长、资金耗费又较大的全面提升工程。
2018年6月25日起,刺桐大桥主桥东幅(晋江往泉州方向)桥面进行全面翻修,工期持续45天左右。10月,市市政工程管理处委托检测中心对刺桐大桥再次进行全面诊断,对大桥桥面、上部结构及下部结构进行检测,共列出17种主要病害类型、200多处的病害点。其中,桥面系部分存在17处坑槽、5处网裂、5处碎裂、52处泄水管阻塞、6处栏杆残缺等;上部结构存在箱梁10处混凝土剥离、92处露筋锈蚀、88处裂缝等;下部结构存在盖梁2处露筋锈蚀、墩身2处露筋锈蚀、支座8处锈蚀等。
2020年3月11日,泉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信息网发布《刺桐大桥整治项目施工监理招标公告》,对该项目进行公开招标。刺桐大桥整治项目施工监理已由泉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泉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刺桐大桥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复函》(泉发改审[2020]2号)批准建设,整治项目路线全长约1.155km,道路定位为城市主干路兼一级公路,红线宽度27m,全桥共三跨,跨径布置为90m+130m+90m。10月9日起,刺桐大桥将进行桥梁全面维修改造施工,工期持续7个月左右。届时,泉州刺桐大桥实施全封闭交通管制,禁止一切机动车通行。具体交通管制时间为2020年10月9日至2021年5月9日。本次项目整治范围为市级管辖部分,北起于刺桐南路与宝洲街交叉口,向南终于刺桐大桥主桥南端,双向六车道,红线宽度27-60m,全长约1.155km,包括刺桐大桥主桥、北引桥及其至宝洲街交叉口的北引道路段。主要内容有:桥梁维修加固、路面沥青化、标志标线改造、检查井改造、雨水口改造、更换护栏等。
2023年8月,泉州刺桐大桥节点改造工程项目已进入攻坚阶段,三条匝道的墩柱已全部完成,整体雏形已基本呈现。12月4日,泉州刺桐大桥至江滨南路节点改造工程正式通车,泉州中心市区的来车可以通过匝道直接通往江滨南路,晋江、石狮方向的车辆可以通过匝道上刺桐大桥往泉州中心市区,并实现刺桐大桥、凤池路、江滨南路、江湾路互通连接。
收费情况
刺桐大桥于2016年1月1日零时起停止收费。
刺桐大桥收费站于1996年12月25日设站,共有16个收费通道,其中桥面主站双向有10个,分站有6个,实行双向收费,单向收费每次6元。根据省政府批准,大桥收费期限从建设之日起至2025年5月18日,共30年,经营期满后属BOT的项目无偿移交给政府。刺桐大桥自1996年底投入经营后,车辆通行费稳步增长:1997年为2375.5万元,1998年2436万元,1999年2963.6万元,2000年3748.5万元,2001年上升至4700万元。
刺桐大桥建成通车近20年来,刺桐大桥为晋江两岸的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取消收费前,刺桐大桥执行小型车辆6元/车次的过桥费标准,全年通行费用曾在2006年创下8400万元的高峰。从2004年开始,泉州境内跨越晋江的8座大桥中,只有刺桐大桥收费,其余的都免费。
为还原大桥公益属性,2014年泉州市政府成立专门工作机构,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及相关程序,与刺桐大桥投资建设管理业主友好协商大桥特许经营权回收事宜,并最终达成共识。
2015年年底,经泉州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提前回收刺桐大桥特许经营权,并于2016年1月1日零时起正式停止收费。12月24日,泉州市交通委通报,为加快建设“创新、智造、海丝、美丽、幸福”的现代化泉州,大力推进泉州环湾同城化,做大做强环湾中心城市,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审定,刺桐大桥特许经营权提前回收,将于2016年1月1日零时起停止收费。
桥梁设计
刺桐大桥长1535米,宽27米,接线公路2285米,匝道2400米,北引道200米,南引道2300米。全桥共三跨,跨径布置为90+130+90米,是以公路交通为主兼顾城市的交通桥梁,北起泉州市区宝洲路南侧与平原渠交点,南至晋江池店镇东山村南省道306线(现为省道308线)。1996年至2006年,刺桐大桥作为国道324线除泉州大桥外的跨江第二通道,起分流过境交通作用。
建设成果
刺桐大桥,为内地首例BOT(建设-经营-移交,PPP的一种形式)项目,开创了福建省民营经济投资基础设施的先河,也是我国采用BOT投资方式和投资体制改革的成功范例。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05 20:44
目录
概述
建设历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