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人参
五加科刺人参属植物
刺人参(学名:Oplopanax elatus Nakai)为五加科刺人参属的植物,落叶灌木。株高达3米;根粗大,呈棒状;茎直立,有刺,树皮淡灰黄色;叶近圆形,掌状浅裂,裂片三角形,具不整齐锯齿及刺毛,两面被毛及疏生刚毛,叶柄长3-10厘米,被刺毛;花序顶生;萼无毛;花柱细长,连合至中部;果实呈倒卵圆形,径0.7-1.2厘米,黄红色;花白绿色;花期8月,果期8-9月。
形态特征
落叶灌木。株高达3米;根粗大,呈棒状;茎直立,有刺,树皮淡灰黄色;小枝灰色,密生针状直刺,刺长约1厘米。叶片薄纸质,近圆形,直径15-30厘米,掌状5-7浅裂,裂片三角形或阔三角形,具不整齐锯齿及刺毛,两面被毛及疏生刚毛,叶柄长3-10厘米,被刺毛;下面沿脉有短柔毛,边缘有锯齿,齿有短刺和刺毛,侧脉和网脉两面均明显。
圆锥花序近顶生,长8-18厘米,主轴密生短刺和刺毛;伞形花序直径9-13毫米,有花6-10朵,上部者无总花梗,下部者有长至2.5厘米的总花梗;花白绿色;总花梗密生刺毛;花梗长3-6毫米,密生刺毛;萼无毛,边缘有5小齿;花瓣5,长圆状三角形;雄蕊5;子房2室;花柱2,细长,连合至中部;基部合生或合生至中部,长约3毫米。
果实呈倒卵圆形,径0.7-1.2厘米,黄红色;宿存花柱长4-4.5毫米。花期8月,果期8-9月。
近种区别
生长环境
刺人参见于长白山针叶林带的混交林小斑中。产于安图县白山经营所和临江天池林场附近。生长于海拔1400-1550米得落叶阔叶林下。
刺人参喜生长于空气湿度80%、郁闭度0.5以上的林缘;喜排水良好,生长于具有一定坡度或悬崖峭壁的石缝中;土壤为暗棕色森林腐殖土,土层深厚肥沃。分布地带靠近渤海和日本海,夏季受海洋季风影响,雨量充沛,气温与湿度适宜;冬季受大陆气团控制,气候寒冷,积雪深厚,结冰期长。该地带年平均气温约为-2.9℃,最冷1月份平均气温约为-20.9℃,最热7月份平均气温约为13.7℃,无霜冻期约为90天。
刺人参伴生乔木主要有红松鱼鳞云杉臭冷杉长白落叶松红皮云杉东北红豆杉偃松、枫桦、岳桦、花楸、花楷槭、青楷槭等;伴生藤本植物有狗枣猕猴桃、东北雷公藤等;伴生灌木有西伯利亚刺柏、牛皮杜鹃、毛毡杜鹃、笃斯越橘、大叶小檗、瘤枝卫矛、光萼溲疏、东北山梅花、刺蔷薇、长白蔷薇、蓝靛果忍冬、刺五加、东北茶藨、库叶悬钩子等;伴生草本有舞鹤草、山酢浆草、石松、北重楼、蓝果七筋菇、唢呐草、翼果唐松草、长白金莲花、白山罂粟、杉蔓石松、星叶蟹甲草、北野豌豆、大叶章、小叶章等。
分布范围
刺人参分布于朝鲜、韩国、俄罗斯和中国;在中国分布于吉林(长白山)。北起乌苏里江以东的锡霍特山南部,南至长白山脉,形成东北、西南走向的狭长分布带。
生长习性
刺人参喜生于排水良好的腐植质层深厚处。
繁殖方法
种子繁殖
刺人参在天然林内结实率很低,不易采到。采种要选择生长健壮,生产力高,抗逆性强,无病虫害感染的壮龄植株。果实采集后要及时调制,即将采到的果实倒入容器内加水浸泡3天,用手搓掉果皮,使种粒与果肉脱离,然后用水洗法,清除果皮、杂质及瘪种子,捞出晾干备用。种子晾干后,放在通风良好的室内干藏即可。种子寿命为3年,在生产上适用年限为2年。但仍以使用新鲜种子育苗、造林为佳。
刺人参果实于7-8月成熟,但种子的种胚没有发育成熟,不论是当年秋播,还是第二年进行春播。都需要经过一个在温度、湿度适合的条件下,150多天的形态后熟后才能萌发。具体做法:将捞出后的种子用1硫酸铜药液浸泡3-4小时,或用500倍多菌灵水溶液浸种消毒12小时(晾干的种子用40℃温水浸泡2天),洗净后混拌2-4倍细沙,搅拌均匀。装入木箱中,在室内保持湿度在60%左右,10-20℃下存放4个月,每周翻1次;然后再放入2-10℃窖中贮藏。翌年4月上旬取出种子,在15℃室温中催芽20余天,发现种子裂嘴率达30以上时,即可播种。
秋播用种子。将果实用水泡去掉果肉和杂质后。利用1硫酸铜药液浸泡3-4小时,或用500倍多菌灵水溶液浸种消毒12小时,捞出直接装塑料编织袋,每袋装1/3,选择不宜积水的地方,挖一个池子,大小视种子多少而定。然后将塑料袋内种子平摊,回填土,埋入地下,要保持湿润,待上冻前取出播种。
要选择地势平坦,土质肥沃、疏松、通气、排水良好的沙壤土,pH值在6.0-7.0,水源充足,无地下病虫害的地块作圃地。
采用秋翻和春翻地均可,一般深25-30厘米,可结合翻地施农家肥加复合肥作底肥。60000千克加50千克/亩,撒布要均匀。一般大田育苗作成宽1.2米、高20厘米、长10-20米的高床或做成60厘米的大垄,床面上要耙细,浇透底水,以待播种。
当气温稳定在10℃左右时即可播种,春播一般在4月中旬至5月上旬。以条播为主,行距15-20厘米,沟深3-5厘米,覆土1-1.5厘米厚,然后镇压,要经常浇水。并用草帘或松针叶遮荫。1周后陆续出苗,苗出齐后,逐步撤去草帘或松针叶。如苗多需间苗,同时除草松土。由于种子处方法较复杂,时问长,不易掌握,最好在秋季直接播鲜种。10月至上冻前播种采集的新种子,采用这种方法,省去种子一冬催芽处理带来的人工管理过程,种子在地里经过一个冬天的自然生理后熟过程,待翌年春出苗。垄播用种量1.5千克/亩,床播4kq/亩。也可按株行距8厘米X8厘米穴播,每穴2-3粒种子,播后覆土2厘米左右,上盖3-5厘米厚树叶等物遮荫。出苗后及时去掉覆盖物,适当浇水保持床土湿润,幼苗期最好设遮荫帘,并保持床面无杂草,生长2年后出圃。
无性繁殖
刺人参的无性繁殖是可行的,但离开其适生的自然生态环境不易成活。刺人参是浅根性树种,无性繁殖时根茎不易埋的太深,最深不能超过3厘米,在湿润土壤上2厘米即可,无性繁殖的最佳段是老龄段。刺人参切干移栽成活率较高,移栽一般不受苗龄影响,埋干、扦插都能活,激素对扦插成活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以顶枝扦插成活率较高。
刺人参种子有胚后熟休眠特性,且种子空瘪的较多,故种子繁殖有一定难度,也可用扦插繁殖。选择土壤疏松肥沃、地势平坦、用水方便的地块作扦插育苗。
选取当年发的幼茎或尚未开花、生长健壮的带叶枝条,剪成长度约20厘米的插条。插条带1片复叶,摘去两侧小叶,只留中部3片小叶;如中央小叶过大,可剪去一半。上端剪成平面,下端成斜面,顶芽距上端1厘米,每50个捆成一把。再将斜面一端放入50毫升/千克ABT1号生根粉溶液中,药液深2-3厘米,浸泡4-6小时。
垄式扦插育苗
在4月中下旬,将要扦插苗的地块耙细整平,打好垄(垄距60厘米),在垄上用镐或起沟犁蹬出深10-12厘米、宽10厘米的小沟,在沟内灌满水,待水渗下后平垄,盖上地膜备用。将处理好的插条,按株距10-15厘米,斜插入地膜覆盖的垄中间,顶芽露出地膜1厘米左右,上部用土块压住,防止起风吹开地膜。
作床扦插时,在插床上要覆盖薄膜,保水保温,发芽早,出芽率高。按株行距10-15厘米,斜插入地膜覆盖的垄中间,顶芽露出地膜1厘米左右,为避免强光直射,可在苗床上再搭帘以遮荫,每天浇1-2次水,并适当通风,扦插后30-40天生根,去掉薄膜,到50-60天便可进行移栽。床式扦插育苗最好在4月中下旬进行。
无论是播种或扦插育苗,都必须适时除草、浇水。除草要做到“除早、除小、除了”,始终保持湿润。
栽培技术
定植栽培
刺人参适应性较强,但是生长、发育状况以及寿命长短、产量高低与生境的优劣密切相关。因此,定植时仍然需要根据苗木的生态习性做到“适地适树”选地造林。
刺人参生长的区域多属温带山地针阔叶林气候区。适宜生长在土壤较为湿润、腐殖质层深厚、微酸性的针阔混交林、杂木林下及林缘。要求有一定的土壤条件和空气湿度,否则会影响根系发育,不能结实。种植在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沙壤土中最好。在山区应选取被砍伐后的山坡地,坡度在20度以下,或山地缓坡撂荒地;以疏松、肥沃的壤土为好。
在头年秋季进行清场后穴状整地。首先,在立秋前后砍倒小杂树(批复),割净灌木、杂草。树枝、柴草、干后用火烧掉。然后,进行穴状整地。无林地栽植株行距为50厘米×100厘米;疏林地或灌木林地栽植株行距为1米×1米。穴的规格为40厘米×40厘米×30厘米(长×宽×深)。
培育好的幼苗,第二年春4月下旬即可移栽定植。移栽应选阴天或傍晚进行,以带土移植或高效吸水剂浸根为好。最好利用3年生出圃苗进行定植造林。穴状造林要按“三埋两踩一提苗”的操作规程进行,要防止伤根和窝根。
林地管理
刺人参生存能力很强,其适应性强,抗旱、抗寒,不需太多的管理,在定植后适当加以管理,成活后便不需特别管理。
定植后的树苗要适时除草松土,按3:2:1进行3年。随时剪除枯干枝、衰老枝、病枝、畸形枝,确保树体长势健壮,枝繁叶茂。
有条件的视土壤的干旱程度、肥力情况,适当进行浇水施肥。每年舂追施一次腐熟有机肥或复合肥料,在根际采用放射状沟施,施肥后盖好表土。
平时要加强管护,防止牲畜毁坏。
采收加工
在采收方面可采收长满细密毛刺的根茎部位,可于夏、秋季采收。
挖根:每年挖树的两个侧面根。断根处应距主根20厘米以外,选择根径1厘米以上的侧根采挖,挖出的根洗净后剥皮晒干。加工成20厘米左右小段,晒干后捆成小捆供药用。也可采收后切成5厘米左右的小段,晒干装袋保存。
采叶:可在8月份,叶片展平而又鲜嫩时采摘,及时风干。
割茎:在头年秋落叶后,依据需要离地面5-10厘米割茎,按收购部门的要求加工即可。第二年春天可萌发新株。割茎时要适当的保留母树。
采果:在7-8月,当果实变成黑红色表示种子成熟,即可采收。采下的果实晒干后去除枝梗、杂质,装布袋或麻袋保存。如果留作种子,果实采下后应放在水中浸泡3天,再将种子搓出来,用水洗法清除果皮、杂质,洗净种子,然后捞出置于晒架上晾干备用。禁止用火炕或烘干箱烘烤,以免种子烘熟,影响发芽率。
病虫防治
7-8月,偶有蚜虫危害。防治方法:用40%乐果2000倍液喷洒,连续2-3次即可。
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刺人参根、茎为强壮剂及兴奋剂,它的兴奋作用与人参相同,故有东北刺人参之称。全植株均可入药,性味辛、苦、温。可主治神经衰弱、抑郁症、老年痴呆、精神分裂、糖尿病、低血压等。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13年9月2日——易危。
列入中国吉林省一级保护植物。
濒危原因
由于刺人参药用价值高,受经济利益驱动,林区居民只顾眼前利益,长期过度采挖,不给种群复壮的机会,致使刺人参种群资源受到严重破坏。另外,由于刺人参的天然生长地域狭窄,自然更新时经常出现落蕾、落果等情况,导致种子结籽少或发育不良,加速了种群衰退。分布区域逐渐萎缩,种群数量不断减小,影响到刺人参种群的自然恢复,从而形成经济濒危物种。
保护措施
以“天然林保护工程”和吉林省建设“中药材基地省”为契机,加强产业结构调整,通过林下种植、仿生栽培等方式对刺人参进行适度开发利用,可为珍稀濒危野生药用植物种群复壮提供良好的生态条件。
在刺人参生长地直接建立小型保护区,可由省级林业主管部门统一协调管理,由当地森工企业负责保护刺人参天然分布区域;将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内野生刺人参资源列入专项保护项目,通过修建围栏,人员定点看护等强制措施,禁止任何人挖掘,杜绝人为破坏;未在自然保护区内及森工企业内生长的野生刺人参,由所在地政府林业主管部门进行保护。通过这些措施,可有效地保护长白山区的野生刺人参资源。
关于刺人参的研究报道很多,涉及了组织培养、有性繁殖、无性繁殖、医药等多个领域。用刺人参新发嫩叶和顶芽对组培快繁培养基进行筛选,以刺人参无根组培苗为试材,应用“促成休眠”法促使刺人参无根组培苗在试管内落叶进入休眠状态。在常温自然光条件下,利用该法在试管内保存刺人参种子资源达37个月;以刺人参带叶柄的叶片为外植体,对愈伤组织诱导、增殖、分化、生根及种质保存的最适培养基进行了筛选;对刺人参进行了有性、无性、仿生栽培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较好结果。医疗领域对刺人参的研究广泛,开发的片剂、针剂、中药组方也较多,这些科研成果对于开展刺人参的人工栽培、开发利用及种质资源保护起到了积极作用,可以有效地化解保护与开发的矛盾。由此可见,加强刺人参的科研工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合理开发利用刺人参资源是实现刺人参资源保护的有效措施。
参考资料
刺人参.植物智.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12 14:46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