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是一个
逻辑学名词,是对思维对象是否存在、是否具有某种属性以及事物之间是否具有某种关系的肯定或否定。也可作动词。
概念
解释的基本思维形式。对于思维对象断定其内在联系。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许多概念,并用这些概念去断定事物的趋向和内在联系,例如经济活动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就是运用几个不同概念断定经济与社会的真实联系。
判断这种思维方式通常表现为两个或更多概念之间的联系,当人们以判断形式确定概念之间的特定关系时,就是在进行断定。人们在认识过程中运用判断形式,把认识的结果固定下来,没有判断思维,人们就无法进行正常的解释活动。
分类
判断是对思维对象有所肯定或有所否定的一种
思维形式。其分类如下:
(一)
直言判断:断定事物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判断,也叫性质判断。
(三)
选言判断:断定在几种可能情况下,至少有一种情况存在的判断。又分为
相容选言判断和不相容选言判断。
(四)
假言判断:反映事物之间条件关系的
复合判断,在假言判断中表示条件的判断叫作前件,表示结果的判断叫后件。假言判断又分为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和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复合判断之一。是通过否定某个判断所得的判断。如“并非一切产品都是商品”,就是“一切产品都是商品”的负判断。若A是B的负判断,则A和B互为负判断。原判断加上否定联结词“并非”,从而可以得到原判断的负判断,原判断用“P”表示,负判断则是“并非P”。由此决定了负判断与原判断成矛盾关系。负判断的真假,与原判断的真假有密切关系。原判断“P”真,则负判断“并非P”就假;原判断“P”假,则负判断“并非P”就真。
“判断” 一词有两种含义: 一种是指人脑产生判断的思维过程;另一种是指人脑经过判断过程所产生的思想形式。
人通过判断,就可以对客观事物获得肯定的或否定的认识。判断和词语是密不可分地联系着的。判断是以语句来表达的。句中的主语是判断所指的事物,谓语是判断所确定的事物的情况或关系。判断句中的主语和谓语都是用相应的概念来表示的,所以,判断实质上也就是人在头脑中对某些已形成的有关的概念所进行的一种分析与综合的过程,也就是人的大脑两半球凭借语言的词句的刺激作用,在已形成的某些组的条件性联系之间形成新的联系的过程,或是把已形成的某些组的条件性联系加以分化的过程。
判断可分为直接判断和间接判断,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单称判断、特称判断和全称判断,等等。凡此都是逻辑学所讨论的问题。
特征
对事物的情况有所肯定或否定的思维形式。属于理性认识阶段。判断由概念组成。如果说概念是用词语来表达事物的本质的话,那末,判断则是用句子来表达事物的联系和关系的。
判断的第一个特征,就是它必须对事物的情况有所断定。如果对事物的情况既不肯定也不否定,而只是表示疑问,那就不是判断,而只能是问题。
判断的特征之二,就是它有真假之分。如果一个判断所断定的,是符合客观实际情况、与事实相一致的,这个判断就是真的,否则,就是假的。检验判断真假的标准是社会实践。判断按其结构可分为简单判断和复合判断两大类。
对思维对象有所断定,是判断的基本特征,即判断对于对象必须有所肯定或否定。由于判断总是有所断定,所以总是有真有假,断定本身存在着是否与实际相符的问题。正确地反映实际情况的判断,就是真判断,反之就是假判断。例如,“中国人民是勤劳勇敢的”是真判断,“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就是假判断。
确定判断的真假主要靠实践。判断必须用语句来表达,可是判断与语句又不是一回事。判断是语句的思想内容,语句是判断的语言表达形式,正确运用判断进行解释,要深入理解和掌握表达判断逻辑结构的词语。只有那些对事物有断定,从而有真假可言的句子,才能表达判断。一般来说,陈述句都表达判断,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不表达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