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锦进
革命烈士、原东江纵队粤北指挥部独立中队队长
刘锦进(1919年-1946年5月),别名“刘黑仔”,出生于广东省宝安县(今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大鹏城东北村,中共党员,生前任东江纵队粤北指挥部独立中队队长。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919年,刘锦进出生于广东宝安县大鹏城东北村一个农民家庭,因体格健壮、肤色黝黑而得名“刘黑仔”。
少年时放过牛,做过帮工;读小学时,曾演出话剧《投笔从戎》,受到抗日救国思想的熏陶。刘锦进少年时代,正是国民党发动内战和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年代,阶级仇、民族恨,在他心里埋下了不平的火种。在抗日救亡运动中,受到中共大鹏城支部书记赖仲之的教育和影响,配合地下党做了许多工作。1928年,刘锦进上小学读书。1934年,刘锦进小学毕业。
1935年,一二·九运动爆发后,刘锦进参加海湾爱国知识青年组成的“海岸流动剧团”。他平时喜爱武术,经常在舞台上扮演智勇双全的游击队长。
1938年10月,侵华日军在大亚湾登陆,刘锦进目睹家乡惨遭蹂躏,矢志抗日。
军旅生涯
1939年上半年,刘锦进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2月,刘锦进参加曾生领导的惠宝人民抗日游击队(后改为东江纵队);后来部队受挫,刘锦进回到大鹏,任小学代课教师,从事地下工作。
1941年初,刘锦进在大鹏王母圩击毙伪维持会会长袁德等多名汉奸;12月,日寇攻打香港,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按照中央指示,派员深入香港地区广九铁路沿线,开展游击战争,刘锦进奉命任广九短枪队副队长、队长。刘锦进作战神勇,被誉为“神枪手”,在九龙、西贡和沙田一带,袭击日军。率队夜袭日本兵营,炸毁启德机场,智捉日本高级特务东条正之大佐。
1942年元旦后,刘锦进等遵照中共中央、广东省委、“南委”和八路军、新四军驻香港办事处的指示,参加营救被日军困在香港的文化人士的工作。从1月到3月,被他们营救出来的文化人士和爱国民主人士共有七八百人。
1944年,刘锦进潜入九龙市区击杀日军,袭击启德机场,破坏日军设施。他还击毙汉奸特务,俘虏并处决日本高级特务。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刘锦进率短枪队随部队挺进粤北。1946年,东纵主力北撤烟台,刘锦进短枪队随粤北指挥部留在南雄、始兴一带坚持革命。同年5月初,刘锦进在同国民党反动军队的一场战斗中不幸负伤,因伤口染上破伤风菌而牺牲,年仅26岁。
人物事迹
神枪手
1941年,刘锦进任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惠阳大队短枪队小组长,主要任务是保证部队供给,侦察敌情,打击日伪汉奸特务。同时配合主力部队,完成突袭敌军任务。他常常使用一支法制20响驳壳枪,在战斗中练就了一手好枪法,百发百中,被誉为神枪手。
潜伏伪装
1944年春夏,日军对沙田、西贡发起“扫荡”。刘锦进多次化装成菜贩潜入九龙市区,成功击杀多名日军岗哨。在掌握启德机场守备薄弱情报后,他策划并执行了袭击机场的行动,与队友潜入并安装定时炸弹,成功破坏机场设施,制造混乱。此外,刘锦进还参与了击毙汉奸特务肖九如的行动,并在一次伏击中捕获并处决了日本高级特务东条正芝,后者同时为汪精卫的高级顾问。
勇敢机智
1944年春夏之间,日军为追捕被东江纵队救助的盟军飞行员克尔中尉,调动1000余人对沙田、西贡实施“铁壁合围”与“穿梭扫荡”。为应对此局势,港九大队各中队协同行动,刘锦进短枪队确保克尔中尉安全隐匿后,配合市区中队深入日军驻地,散布传单、张贴标语、炸毁火车桥,严重扰乱日军。日军翻译官陆通译威胁要对抗刘锦进,随后被刘锦进设计击毙,现场留有署名纸条。日军因此加剧对村民的抓捕,杀害协助游击队的村长,焚毁茅寮,切断各中队与大队部的联系。在此紧急关头,刘锦进策划并执行了对机场的袭击,引发巨大爆炸,机场陷入火海,日军陷入混乱。此举迫使日军将沙田、西贡的部队撤回市区,游击队成功抵御“扫荡”,克尔中尉安全无恙。后来,克尔中尉曾写信感谢东江纵队,称刘锦进为他的“再生父母”。
英勇牺牲
1946年5月1日,刘锦进等人前往南雄与江西交界处的界址圩处理民事纠纷,却遭遇敌人预设的埋伏,周围埋伏有一个加强连。当日为圩日,人流众多。上午10时左右,刘锦进与苏光等人在屋内开会,邱石等人在街上巡逻。敌人便衣潜入圩内挑起事端,与邱石等人发生冲突,随后枪声大作,街上陷入混乱。敌人从四面八方发动攻击,使用机枪和手榴弹。苏光与一名同志在突围时牺牲。刘锦进等人退入店铺坚守至下午二时,后向西门突围。刘锦进右大腿中弹,倒下后被救醒,表示若能活下来将继续杀敌,为牺牲同志报仇。但因医疗条件有限,伤口感染破伤风菌。三天后,在送往指挥部的途中,刘锦进牺牲,年仅26岁。
荣誉身份
人物评价
刘黑仔作战神勇,被誉为“神枪手”。(广东英烈网 评)
刘黑仔是东江纵队队伍中一抹神秘的色彩,也是一位不能被遗忘的英雄,由于遗物不多,位于大鹏所城的刘黑仔故居中创意运用墙绘、图文展示以及荧屏解说、连环画等多种形式,以简约的黑白灰线条,将刘黑仔的故事向游客们进行展现。(深圳晚报 评)
刘锦进,以刘黑仔之名闻名,被誉为“神枪手”。在九龙、西贡和沙田一带,神出鬼没,袭击日军,出色地完成运送武器、护送文化界名人、抢救国际友人、打击汉奸土匪,收集军事情报等任务,成了名扬港九的传奇英雄。(中共肇庆市委宣传部 评)
后世纪念
人物书籍
《神枪刘黑仔》是1984年3月由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江萍、骆耀棠,该书从中选取《“神将”拔钉》、《三次突围》、《活捉日本高级特务》、《棺材送枪》四则故事,表现了刘黑仔的革命胆略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纪念展陈
1946年,抗日英雄刘锦进之墓建成,刘锦进之墓位于江西省南雄县正合乡鹤子坑村,墓碑刻“东江纵队英雄刘黑仔之墓”。
1987年,宝安县民政局将刘锦进的骨骸迁回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大鹏镇,迁葬于大鹏镇鹏城村革命烈士陵园并重建其陵墓,现址为大鹏新区大鹏办事处鹏城社区鹏飞路320号附近。重建后的陵墓高约2米,占地面积4平方米,为砖石水泥混制结构。经过定期的修缮维护,陵墓周围绿意盎然、开阔平坦,每逢清明节、930国家公祭日等重要祭扫节点,新区居民、学校学生、党政机及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都会来此献上鲜花、表达敬意。
艺术形象
参考资料
传奇抗日英雄刘黑仔.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
刘黑仔 | 广东英烈网.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最新修订时间:2025-03-27 15:11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