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蒙叟
北宋官员
刘蒙叟(生卒年不详),字道民,宋州宁陵(今河南宁陵)人,刘熙古子,刘蒙正弟。好学,善属文。乾德间中进士第一。历岳、宿二州推官,知济州。迁右补阙,转起居舍人、户部盐铁判官,再迁屯田郎中,历知庐、濠、滁、汝四州,迁都官郎中,直史馆景德中,以太常少卿致仕,卒年七十三。著有《五运甲子编年历》三卷。
人物生平
刘蒙叟,字道民,为参知政事刘熙古次子,继承了父亲的阴阳象纬之术。宋太祖乾德四年(966年),王祐权知贡举,刘蒙叟应进士试。在所取六人中以状元及第。
刘蒙叟状元及第后,历任岳州(今湖南岳阳市)、宿州(今安徽宿县)推官,后授太子中允、监察御史、屯田郎中,知庐(今安徽合肥)、滁(今安徽滁县)、濠(今安徽凤阳东)、汝(今河南临汝)四州知州,迁京都为官。宋真宗即位后,咸平年间,刘蒙叟曾上疏真宗,建议其“崇俭德,遵守前规;无自矜能,无作奢纵;厚三军之赐,轻万姓之徭”,受到真宗称赞。不久,以本官入值史馆。真宗出京北巡,他受命知中宫(宫中)。后改任职方郎中,掌管图书典籍。景德(1004~1007年)年间,因足疾而上疏乞请辞官,真宗诏令以太常少卿身份退休。卒于家,年73岁。
刘蒙叟一生好学善文。献《宋都赋》给真宗。时真宗诏令直史馆官员各献旧文,唯以刘蒙叟所献文章为最佳。
个人作品
著有《五运甲子编年历》3卷,今已佚。
史料记载
《宋史·卷二百六十三·列传第二十二·刘蒙叟传》
蒙叟字道民,乾德中,进士甲科。历岳、宿二州推官,以所知论荐,授太子中允、知乾兴,拜监察御史,徙知济州。俄以秦王子德恭判州事,就命为通判,郡事皆决于蒙叟。迁右补阙,转起居舍人、户部盐铁判官。再迁屯田郎中,历知庐、濠、滁、汝四州,迁都官。
车驾北巡,令知中宫名。表献《宋都赋》,述国家受命建号之地,宜建都,立宗庙。时虽未遑,后卒从之。会诏直史馆各献旧文,以蒙叟所著为嘉,改职方郎中。景德中,以足疾,拜太常少卿致仕。卒,年七十三。
蒙叟好学,善属辞,著《五运甲子编年历》三卷。
子宗儒,太子中书;宗弼、宗诲,并进士及第。
亲属成员
父:刘熙古
兄:刘蒙正
子:刘宗儒、刘宗弼、刘宗诲。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13 11:06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