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生。民国8年(1919年)就读福建省立第五中学,民国12年毕业。初进北京郁文大学文科,感于国弱民贫,有志振兴实业,于次年考入中国工业大学,潜心工业研究。曾撰《论实业与革命》一文,既痛恶军阀乱政,实业不振,又恨帝国主义侵略,民族工业备受摧残。对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及所著
《建国方略》深表景仰,尤倾向于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孙中山逝世,他哀悼革命未成,痛失导师,乃于民国14年加入国民党,为继承孙中山遗志而努力。
民国15年3月13日,冯玉祥国民军与奉军作战,日本帝国主义军舰公然驶进大沽口炮轰冯军,经大沽口守军击退后,又联合英美等八国向段祺瑞执政府提出“撤除大沽口炮台”的无理通牒,激起爱国人民义愤。18日,北京群众5000余人。在李大钊等人领导下,在天安门举行国民反抗八国联军最后通牒大会。会后游行,要求执政府拒绝八国通牒。当游行队伍至国务院门口时,段祺瑞竟令卫队向群众开枪,当场杀害群众47人,伤150余人。刘葆彝与工大同学
江禹烈、陈爽3人同时殉难。次日《北京国民新报》以
段祺瑞屠杀爱国民众为题,向全国报道。工业大学学生会由《
上海申报》传达向全国通电,并发表宣言吁请全国各界爱国同胞一律罢市、罢课、罢工,打倒段祺瑞卖国政府。全校教职员生于3月21日上午举行大规模追悼会,并由校长马军武率领学生代表4人前往海军门首领回遗体。次年“三·一八”纪念日举行公祭,葬于圆明园九州清宴殿旧址。工业大学更于校内建立纪念碑及烈士亭,由书法家于右任题字,表示崇仰,并定为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