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泽荣(1892-1970)字绍周,广东高要人。生于1892年(清光绪十八年)。1914年毕业于俄国圣彼得堡大学。曾担任旅俄华工联合会会长彼得格勒市苏维埃委员、旅俄华侨总会会长、中俄交涉委员会秘书哈尔滨市自治会监察委员长。1923年任中东路教育局副局长,又任中东铁路理事会财政处副处长。1927年任中东路理事会总稍核。后任中俄会议中国第二席代表,北平大学、西南联大教授。1940年后任驻苏大使馆参赞。1945年5月16日任外交部驻新疆特派员公署特派员。1949年9月随陶峙岳在新疆起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外交部顾问及条约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委员。刘泽荣还研究法学,出版《领海法概论》一书,是当代著名外交家、国际法泰斗
厉声教的老师。1970年逝世。主编《俄汉大辞典》,著有《俄文文法》。
人物生平
刘泽荣,又名刘绍周。广东高要人,1892年生于广州。清朝末年,随同父母前往俄国高加索的巴统地方定居。1909年于巴统中学毕业后,考入俄国首都彼得堡综合大学物理系。1914年毕业后担任一段中学数学教员。1916年秋,又入彼得堡工业大学建筑工程系深造。其间,目睹了旅俄华工的悲惨遭遇,决心为华工做些事情。
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后,为了使旅俄华工得到生存,曾联络留俄中国学生刘文、张永奎、朱绍阳等向俄国临时政府递交了申请书,呼吁给予贫困的华工以救济。同年4月18日,他联络留学生、华侨成立“中华旅俄华侨联合会”,被推选为会长。并以“中华旅俄华侨联合会”的名义再次向俄国临时政府提出申请。终获拨款7000卢布,作为暂时供应华工伙食和医药费。十月革命后,经他与苏维埃政府协商同意,截至1918年俄国东部发生内战铁路被破坏时,共遣送数千名华工回国。
1918年底,中华驻俄联合会改名为“驻俄华工联合会”,刘泽荣担任该会会长。由于当时中国驻俄公使刘镜人已回国,苏维埃政府外交部正式确认驻俄华工联合会有权负责保护驻俄华工的利益。因为有许多中国工人参加了红军,刘泽荣受苏维埃政府和军事当局的委托,创办了《驻俄华工大同报》,送给红军中的中国战士和华工阅读。
1919年3月2日,列宁在莫斯科主持召开了共产国际第一次代表大会,刘泽荣和张永奎被邀请列席会议。刘泽荣在会上作了发言。这次会后,刘泽荣曾一度被吸收参加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的工作。接着,他又于1920年7月19日列席了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会后,他还参加了共产国际殖民地委员会工作,为19个委员之一。这期间,刘泽荣曾3次受到列宁的接见。
1920年11月18日,刘泽荣辞掉驻俄华工联合会会长职务,携家眷随北京政府派去的谈判代表团回国。到了满洲里,地方当局盘查过激党甚严,刘泽荣被认为是“红党”,幸有一同归的中国代表团替他说情,才平安入境。他原计划去北京,但因北京政府与奉天当局拟以过激党的罪名逮捕他,遂留居哈尔滨。在哈尔滨,他先在铁路交涉局和东省特别区做了一段翻译。以后又到中东铁路公司监事会工作,曾任监事会监事。
1921年,刘泽荣被推选为哈尔滨市公议会议员。市公议会是沙俄时期的殖民机构,十月革命时仍为白俄分子把持。虽增添了一些中国议员,但仍占少数。在67名议员中,中国人只有18人,刘泽荣当上议员后,曾联络其他中国议员同白俄分子展开了多次斗争。
1923年1月20日,在哈尔滨市公议会例会上,刘泽荣、傅羲年等以华籍议员和董事名额太少,提出增加中国议员名额议案,但由于白俄把持议会,议案未能通过。他满腔义愤,与全体中国议员一起罢会退席,并发表声明以示抗议。
1926年3月23日,市公议会召开第78次例会,刘泽荣联合华籍议员,在会上提出改用中文的议案,结果又被否决。他立即联名申请东省特别区市政管理局,要求改组哈尔滨市公议会。他在呈文中写道:“窃以市公议会沿用俄国语言文字前后达10余年之久,市民感受痛苦既深重……今竟在本国土之内不能使用本国语言文字,世界各国无此恶例……此之成为独立国家、自决民族之耻辱。”
刘泽荣的立场,得到了各界人士的支持,商界头面人物张廷阁等也相机呈请东省特别区行政长官公署,要求立即收回市政权。在各界的强烈要求下,东省特别区市政管理局于1926年3月30日,宣布解散俄国人把持的市公议会。4月1日,哈尔滨市自治临时委员会成立,同时还成立市监察委员会,刘泽荣担任首届监察委员会委员长。1929年至1931年,他作为以莫德惠为首的中国代表团成员,三次参与赴苏联交涉中东铁路问题。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刘泽荣辞掉中东铁路公司监事会监事长的职务,结束了在哈尔滨10年的工作和生活,去北平居住,开始了教育生涯。先后在东北大学、北平大学法商学院以及西南联合大学任教。1940年6月,随同国民党政府驻苏大使邵力子前往苏联担任参赞。1945年初从苏联回国后,改派新疆工作,任国民党政府外交部驻新疆特派员。1949年9月,他积极支持和动员,国民党将领陶峙岳举行起义,为新疆的和平解放做出了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新疆临时外交办事处处长。以后被调到国家外交部工作,先后任条约委员会委员、外交部顾问等职。他还曾担任商务印书馆副总编辑。著有《俄汉大辞典》。1956年,他64岁时加入中国共产党。1970年7月18日于北京逝世,终年78岁。
人物评价
有“学贯中西的一代大师”之称的
厉声教先生曾这样评价自己的恩师:刘泽荣以书生之身,虽客居异国,而能创办“中华旅俄联合会”,救济在俄华工,可谓心怀天下,有济世之才。他以韶华之年,而能成为旅俄华侨和华工的唯一全权代表,作为中国工人代表参加共产国际第一、第二次代表大会并获伟大导师列宁3次亲切接见,亦堪称独领风骚,一时无伦……他如春风化雨般的人生,不仅泽被后世,更是动人传奇……
厉声教先生还曾评价称刘泽荣对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对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维护、对中苏友好关系的确立和维系、对新疆的和平解放及在俄汉辞典的编纂等方面均作出了重要贡献,是架起了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首座桥梁的传奇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