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秉恕
元朝礼部尚书
刘秉恕(1231-1290年),字长卿,邢州邢台县(今河北省邢台市)人。元朝大臣,太师刘秉忠的弟弟。
人物生平
刘秉恕,字长卿,本名德元,邢州邢台人,元朝开国元勋、太保刘秉忠的弟弟。
少时勤奋好学,受教于邢州安抚使刘肃门下。受其兄影响,年二十,已经成为邢州当地名人。刘秉忠忽必烈举拔人才时,公正无私,不纳私亲,惟独不推荐刘秉恕。兄弟的品质得到了忽必烈的赞誉,二人均不接受奖赏。中统元年(1260年),凭借学术出众,刘秉恕出任礼部侍郎、邢州安抚副使。中统二年,调吏部侍郎;中统三年,赐金虎符,委任邢州安抚使,任职期间,勤于民事,发展生产,使邢州百业俱兴。至元元年,加任嘉议大夫,历任彰德、怀盂、淄莱、顺天、太原五路总管,外任淮西宣慰使、湖州平阳两路总管,最后升为礼部尚书,为政期间,清正廉洁,实行惠政,大得人心,卒年六十,谥号文定,葬于邢台县贾村。
轶事典故
刘秉恕是元初邢州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精通算术,明朝嘉靖年间,他的墓被人盗开了,盗墓的人逃跑了,官府无法捉拿。后来差役在墓中发现了一段谶语:“发冢者,李淮也”。于是,官府以此为线索,终于捉住了盗墓贼。这都是因为刘秉恕精通算术,在生前已经推算出盗自己墓的人是谁了。
亲属成员
曾祖:刘某,金朝邢州(安国军)节度副使
祖父:刘择,
父亲:刘润,顺德府录事参军,追赠开府仪同三司、太傅、上柱国、赵国公,谥号武康
哥哥:刘秉忠,元朝太保,追赠开府仪同三司、太傅、上柱国、常山王,谥号文正
儿子:刘兰璋,过继给刘秉忠;刘友直、刘友谅、刘友闻、刘友益。
参考《元初名臣刘秉忠家族墓冢考》《大元中奉大夫平阳路总管兼府尹诸军奥鲁总管管内劝农事刘公墓志》
墓志碑
郭守敬纪念馆在贾村发现元朝重臣太保刘秉忠之弟,礼部尚书刘秉恕墓志碑一方。碑呈卧式长方形,高70厘米,宽120厘米。碑文20段52行,1200余字。由平阳路教授张著撰文,太史院主事董朴所书的此碑,对刘秉恕赋性、孝悌、任官为政都作了详细介绍。
刘公墓志冠以《大元中奉大夫平阳路总管兼府尹诸军奥鲁总管管内劝农事》”之衔。随之点出“至元庚寅(1290年——笔者注)六月十有九日,总管刘公以疾薨于平阳正寝时”,“享年六十”。之前曾随忽必烈平定云南大理诸城。上即位,擢礼部侍郎,邢州安抚副使、顺德路安抚使,彰德、怀孟、淄莱、顺天、太原总管,礼部尚书,淮西道宣慰使,湖州路总管等职。据文可见,虽几经变迁,随时沉浮,但他忠于职守,以身殉国。“
公赋性刚毅,有果断”,自幼若老成人,八岁丧母。十六,其父刘润亦卒,时太保已待潜邸,公持丧如礼。有人欲结兄弟好,寿白金百笏,马四匹。公曰君自有弟,我自有兄,曷贻讥天下竞不匹于不受,连胞兄太保与金二百也辞,曰“兄大功尚辞,弟其可受”。刘公不仅临财廉洁如此,出仕30余年,所居见称,所去遗爱。初至淄莱,六囚当死。公曰此若冤,审之,果然得皆脱;太原户多外逃,刘公改纪其政,复业者日增;湖州人方饥,公为之图全活开仓济荒。其临政明惠之举为世所仰。志碑对其家世记述颇详,除史记其先人瑞州人及祖刘泽、父刘润身世外,又补记了刘公家世及其以下数代,为元使未及之处。
考文纵观可知,刘公曾祖以前辽时多贵显,金初曾祖迁邢副节度史,至祖刘泽,父刘润,兄秉忠,子璋、友直兄弟五人,五代皆望族重臣。横析即见联姻宦门,权势显赫,位高崇德。总之,此碑对刘氏家族发展史颇具研究价值,并补白新旧元史之不足,可供有兴者一读。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28 15:45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轶事典故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