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皇唤渡是梅县
松口八景之一,据史料记载,公元920年4月南
汉高祖刘龑为避灾曾屯兵扎寨于松口,在今天的松口南下设“御安围”,并挖有“护城河”,后人为纪念
刘龑曾到此地,便留下了“刘皇唤渡”的地名和传说。现如今,南下村仍可找到御安围、刘皇唤渡遗址。近代以前,松口溪南溪北的交通主要是靠渡船摆渡,南北岸边诸村皆设有渡口码头,供行旅之人使用。相传五代十国时期,南汉高祖刘龑曾屯兵于此。据吴兰修的《南汉纪》记载,南汉乾亨六年(922年),刘龑率兵侵闽,失利后退归松口,在溪南设义安围,扎营驻兵。驻兵之所称为上、中、下寨,即今的南下村和南上村。
松口风景优美,古迹名胜较多,向来有“松口八景”之说。八景分别为甘露纳凉、元魁倒影、刘皇唤渡、竹林夜雨、潭头垂钓、云桥夜月、金山远眺、宝盖晨钟。此处单表刘皇唤渡的故事。
近代以前,松口溪南溪北的交通主要是靠渡船摆渡,南北岸边诸村皆设有渡口码头,供行旅之人使用。相传五代十国时期,南汉高祖刘公式曾屯兵与此。据吴兰修的《南汉纪》记载,南汉乾亨六年(922年),刘公式率兵侵闽,失利后退归松口,在溪南设义安围,扎营驻兵。驻兵之所称为上、中、下寨,即今的南下村和南上村。松口人为纪念刘公式,便把刘公式当时屯兵于溪南下寨的渡口称为刘皇渡。
“刘皇唤渡”即今梅东桥侧的大榕树下。溪南、蓬辣坑、东楼坑一带的人,要赴圩买卖或办事者,多由此过渡,每逢圩日非常挤拥热闹。清朝康熙年间,渡口建有一座“候渡亭”,亭中立有一块石碑,上刻“利涉大川”四字。亭柱上有一副对联:此地合乎平伯渡,何人不喜郑公风。溪北渡口筑有一座“登岸楼”,遥遥相望,南北两岸高声唤渡,别有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