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田利(1923-2009),原名刘繁华,又名刘习仁,字王柱,号田利。
山东省无棣县水湾村人。
西河大鼓表演艺术家、
曲艺作家。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刘田利1923年5月11日出生于山东无棣县水湾村一个农民家庭。原名刘繁华、又名刘习仁、字玉柱、号田利。八岁离家,随父母逃荒到天津谋生。父亲卖苦力,母亲做杂工,艰苦经营,以维持生计。1932年,在天津钱德庄就读私塾,两年后辍学。迫于家境贫穷,父母将其三妹送于艺人周德慧,后借助于周的介绍,刘田利得拜艺人王庆田为师,从那时起,他与西河大鼓结下了不解之缘。
谁知,踏进师门,一天到晚竟是没完没了的侍奉师父师娘、干家务、做杂活等,加之师父非常严厉,稍有失误,便给以皮肉惩罚。面对这一切,他曾几次荫生逃走之念。幼小的他,深知自己家境贫寒,生活无望,辗转反侧,一次次终于留了下来。久之,他也就熟悉了活绪,还赢得了师父的满意。师父这才开始教学“工车”字和“走马观碑”小段。
每当一天的做活、学艺结束以后,晚上一点钟左右便步行回家,回到家等母亲下工,自己便在小油灯下“抄梁子”(即记录整理学到的书词),由于他夜以继日、持之以恒地勤学苦练,逐步掌握了“康熙私访”及长篇“战长沙”等,随即便得到了边学,边实践演出的机会了。
演艺生涯
经过六年的“锻炼”1939年出师。他先后去往天津、唐沾、唐山、山海关、秦皇岛等地演出。这期间,曾与师兄纪田成、王田栋以及梁瑞俊等人合作演出,给前辈艺人张其武、王书祥、王庆斌等人弹过弦,还跟曲艺界人交流共艺,对于他的艺术成长是起了很大的启发和帮助。亦丰富了其“挣钱糊口”的资本。但是,在解放前,国无宁日,民不聊生,人民贫苦,演出收入不景气的现象时常发生,有时,遭遇鬼子清乡扫荡,还得钻羊圈、住柴棚藏避。
1949年建国后,艺术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重视和关怀。刘先生重获新生,得以进京演出了,他亲自聆听过党和国家及有关部门领导邓超、马少波、阿甲、王洁珠等人的讲话和讲课。1950年,他积极参加抗美援朝的宣传活动,给工人、农民及各界人士巡回演出,活动于北京的西郊、北郊等地,颇受群众欢迎。其间,所演曲目有新编《红军夺桥》《打黄狼》《独占花魁》《卖油郎》《石不烂赶车》《党的好女儿赵桂兰》《女英雄田桂英》《亲骨肉》《晋察冀的小姑娘》等等,北京市第一广播电台曾给其录音播放。北京市二台亦曾播放他的长篇传统曲目《杨家将》《水浒传》等。1954年,他为了说好演好《铁道游击队》这部书目,曾经去铁路上锻炼、体验生活,虚心向工人同志们学习和请教一些有关问题。边改编、边演唱、边体验、边完善,一度负出了很大的心血和汗水。
1958年,在艺术大萃高手云集的第一届全国曲艺会演中,他所改编的《铁道游击队》中的“小春下书”、“刘洪、彭亮双杀敌”曲段,荣获了一等表演、创作、音乐改革三奖,北京市文化局颁发了奖状,受到了文化局长张梦庚大会表扬。在长安双院给中央领导演出后,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同年,文化部决定挑选一部分人,组成两支精干队伍,到全国各地去巡回演出。在40多名“西河”高手中,只筛选了3人参加,其中就有刘田利先生。
刘田利先生退休后,仍心系曲艺事业,以坚强的毅力与疾病作斗争,坚持演唱,不辍创作,非常珍惜自己的艺术生命。
个人生活
人际关系
趣闻轶事
在艺术这行当里习难扫,有相当数最的入表现为过份地计较名望,尤其是干说唱的,有的人当达到一定的知明度时就过分计较个人的荣辱得失,在会演中挑名次、争上风,抢打“开门炮”等现象屡见不鲜。他曾给著名天津时演员王玉宝接科扫尾,也曾给艺术大师候宝林垫底压轴,但演出效果出人意料的好。每次京华荟萃,他都能自立于艺术之林,并得“鼓界泰斗”的殊荣。
大鼓艺人刘田利说,街头艺人的职业道德可精要地概括为“相不欺相,相不吃相”(同行艺人又称“相”),不许“蹬”、“扒”“踹”。“蹬”即轻视踩勾人;“扒”指要两面派,吹牛皮说大话;“踹”指欺人太甚。
代表作品
演唱曲目
编演新曲
获奖记录
社会活动
与他艺术交往中的名流有:著名作家老舍先生、表演艺术家候宝林、著名山东琴书演员关学、西河曾大鼓演员马曾芬、京剧演员裘盛戎,评书演员袁阔成等。其授业弟子有:吕祥申、张秋莹、丁秀华、桑祥玲、杨子春、绳宝珍等。
社会职务
1956年任北京市曲艺工会常委,北京市文联委员。1958年任中国曲艺协会理事,北京市长新书编写小组组长。1959年在北京市宣武区说唱团任教师,团委委员。
人物评价
刘田利是北京西河大鼓演员中的佼佼者,在数十年的艺术生涯中,博采众长,兼收并蓄,自成一家。(天津广播评)
刘先生总是以大局为重,不争不抢,不搞先声夺人,即使在自己处于不利的情况下,也不曾打退堂鼓。他敢于迎战“强手”,这也许正是“艺高胆大”的论理所在。(无棣县文史资料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