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玲琍,女,汉族,1973年3月出生于衡阳市,中共党员,本科学历,中小学高级教师职称,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现任湖南省衡阳市特殊教育学校高级教师。
人物经历
1973年3月,刘玲琍出生于
衡阳市一个普通工人家庭,与特教结缘,缘于小时候的邻居。1987年,14岁的刘玲琍决心报考聋教专业,被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校录取。1991年7月,毕业于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校,担任衡阳市特殊教育学校听障一年级的班主任,学生刚入学时只有七、八岁,自理能力差,她就到学生宿舍帮他们整理衣被,把他们换下的脏衣物和床单被套带回家洗干净、缝补好。
200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8年,
衡阳市特殊教育学校创办了学前聋儿康复语训班,刘玲琍主动请求担任该班负责人,一边上课,一边自学康复技能,自编教材。2021年6月28日,作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在人民大会堂接受表彰;6月29日,在人民大会堂参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七一勋章”颁授仪式。2023年12月21日,参加的专题节目《
榜样8》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首播。
2024年9月24日,参加
第三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开幕式,演唱歌曲《衡阳很YOUNG》。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因材施教
2008年学校开设了“听觉言语康复训练班”,刘玲琍主动请缨担任组长,为了让孩子发出第一声,刘玲琍不仅把自己的嘴唇贴近孩子的手背,让孩子感受气流的有无与大小;还经常把孩子的小手放在自己的脖子上和鼻子旁,让孩子们感受声带的振动,找准发音部位。在学习舌根音时,她甚至拉着孩子的手伸进自己嘴里,让孩子们触摸发音时舌头的位置。通过几年的训练,克服重重困难,该班学生终于可以和普通人一样开口说话了,有13名孩子进入了普校随班就读,创造了“铁树开花”的奇迹。
在多年从事听力语言康复教学中,刘玲琍把用到自己儿子身上的训练方式进行改进,不断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探索出“情景教学”、“合作学习”等教学模式,自编了“舌操”和语训教材,都应用在教学工作中,取得明显成效。刘玲琍总结教学经验所撰写的《聋校语文教学应做好“三个转变”》等二十多篇论文在国、省多次获奖,并在特殊教育刊物上发表,在特殊教育领域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人才培养
刘玲琍的邻居是一名聋哑人,不识字也不能讲话,怀着改变他们人生轨迹的想法,刘玲琍决心报考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校(原衡阳市聋哑学校),在克服艰苦环境和心理障碍的阻碍,顺利毕业并就职于湖南省衡阳市特殊教育学校,担任听障一年级的班主任。
初登讲台的刘玲琍因学生年龄普遍偏低,生活自理能力较低,刘玲琍主动帮学生整理生活物品,换洗脏衣物和床单被套,学生生病,刘玲琍全程陪伴,悉心呵护,自费为学生购买购买生活和学习用品,获得学生的尊重和认可,学生罗栋鑫亲切地称呼刘玲琍为“妈妈”。
作为衡阳特殊教育界的名师,许多康复机构曾向她抛出橄榄枝,但都被她拒绝了。多年来,她独自抚育儿子,虽然经济条件有限,但依然资助4名贫困残疾学生完成学业。虽然每周要上20多节课,忙得像陀螺一样,但她依然第一个报名参加“送教上门”,到社区里为那些不能到学校接受教育的重度残疾孩子上课,努力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感染着学生。
刘玲琍坚守“师者如心灯”的教学誓言,在她的工作岗位上,一直坚持用心用情教导孩子,为了避免在带班中途换老师,刘玲琍结婚多年不敢要孩子,直到32岁时,初为人母,不幸的是,孩子在7个月时被诊断为先天性神经性耳聋,为了不耽误教学工作,刘玲琍劳心劳力,白天教学生,晚上回家教儿子。
天道酬勤,30余年的辛勤耕耘,刘玲琍的学生中,有20多人考上了大学,这其中不乏知名院校,没有考上大学的学生也通过职业教育掌握了一技之长,学生们有的做了舞蹈演员、设计师、糕点师、园艺师,还有2名学生毕业后回到特校当了老师。
刘寒湘8岁才来学校接受康复训练,由于很少发声,声带非常僵硬。刘玲琍每天对她进行强化训练,通过几年的努力,不仅学会说话,还能和健全人正常交流了。后来,刘玲琍还鼓励她学习舞蹈,最终考入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成了一名舞蹈演员。
刘玲琍关心衡阳市特殊教育学校300多名学生未来发展事宜,多方走访自主创业的残疾青年人时发现,仍存在创业扶持机制不可持续运行、服务领域局限、职业康复体系滞后,以及残疾人就业培训信息不对称、单向传递、无法有效联通等问题。
2023年刘玲琍当选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充分利用新一届全国人大代表身份,为残障人士发声,提出了“优化残疾青年创业扶持政策”“推进特殊儿童融合教育发展”等建议。比如,通过实名制调查,科学合理地按照调查结果配置培训项目;由政府及残联牵头,与企业建立联动机制,采取订单式上岗配置,保证有效上岗;积极开发孵化项目,为残疾人创业搭建平台。
同时,刘玲琍呼吁社会各界加大宣传残疾人就业、创业成功典型,树立一批在社会上有影响的先进人物,利用榜样的力量引导和带动更多残疾人走上就业、创业道路。
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刘玲琍提交了《关于促进特殊教育的学前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的建议》。
荣誉表彰
2007年5月,刘玲琍站在党旗下,举手宣誓,自此党的理想信念向下扎根,向上而发,并坚守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信念。在她的信念里“既做不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也成不了叱咤风云的人物,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深爱着我的每一位学生。”
个人生活
人物语录
“只要不放弃,残疾人也可以闯出一番天地。”
“生命因温暖而迸发力量,人生因感动而勇毅前行。”
家庭情况
2005年,32岁的刘玲琍有了自己的孩子,儿子陈明凯7个多月时被诊断为先天性神经性耳聋。她决心把儿子留在身边,一边带班教学,一边给孩子进行康复训练。2023年,儿子陈明凯顺利拿到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社会活动
担任职务
参加活动
人物评价
刘玲琍27年如一日扎根特教讲台,无论春夏秋冬,始终重复着看似简单的工作。用自己的辛勤的劳动,像春蚕一样,无怨无悔地发挥着光和热。(
衡阳技师学院 评)
自学听障语训,找到打开无声世界的钥匙;自创舌操教学,为“折翼天使”插上追梦翅膀。32年,你只做一件事。孩子们的事,天大的事。师者刘玲琍,卅载春秋,静待花开。(2023“感动湖南”年度人物 颁奖词)
眼耳鼻舌身意,色香声味触法,用尽所有,为生命解锁。她从命运那里夺回一副又一副翅膀,带领孩子们飞离寂静的牢笼。听,每一个新的发音,都打开一个新的世界。(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 颁奖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