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桂生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及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原教授
刘桂生(1930年8月—2024年6月29日),生于云南昆明,“中共党史”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学术带头人之一,生前是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及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人物生平
1930年8月,刘桂生生于云南昆明。
1942年—1945年,在昆明市第十中学教育集团的前身——求实中学就读。
1948年,考入广州珠海大学外文系。
1949年初,转入岭南大学政治历史学系,师从陈寅恪教授学习中国史。
1950年9月,转入清华大学历史学系,曾受教于陈寅恪刘节雷海宗邵循正丁则良孙毓棠周一良诸教授。
1952年,从清华大学历史系毕业。
1953年,结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革命史研究班。同年回清华大学任教,历任助教、讲师(1965年)、副教授(1978年)、教授(1984年)。
1980年,应法国外交部之邀,前往该国高等社会科学院近代中国研究中心、巴黎第七大学巴黎第八大学等校讲学。
1990年—1991年,任德国海德堡大学汉学研究所客座教授。
1993年,任清华大学历史系与北京大学历史系双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是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实际招收中国近现代史博士生的第一位导师,同时主持北京大学最早的中国近现代史博士后流动站。
1995年,任德国海德堡大学汉学研究所客座教授。
1998年,调回清华大学历史系,同年被聘为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员。
2024年6月29日中午12时05分,逝世,享年94岁;7月3日上午8:30在清华大学校医院殡仪馆举行遗体告别仪式。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学术思想上,刘桂生受其业师陈寅恪、雷海宗、邵循正诸先生之影响,承袭“人文日新”的民族文化精神和老清华会通之学术范式,以“身、心、家、国、古、今、中、外”八事相通为要领,强调治学与为人合一,注重古今贯通,中西融会,双向互动,交融互释,主张在不断深化对本民族文化认识的基础上,认识世界文化;同时在深入认识世界各主流文化的基础上,加深对本民族文化的认识。研究方法上,主张为学须具“预流”思想和“一线”观念,强调跨文化、跨语际、跨学科研究,强调文本分析与语境考察相结合,对文本又须充分重视其产生条件和制作程序的不同。
刘桂生著有《刘桂生学术文化随笔》《史学·史识·文化》,其中《李大钊早期政论试析》《近代学人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误解》等代表性论文。先后主编《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史料》《图说近代中国》《时代的错位与理论的选择》《严复思想新论》,主持和参与“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李大钊全集》《孙中山全集》的编注工作。
刘桂生的成果多次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等奖项。
人才培养
刘桂生一生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十数名,其中不少成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校历史学科的学术骨干和领军人物。
1978年,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响应教育部有关“中共党史”课程改革的指示,刘桂生提出清华大学须以“世界文化的眼光,全球政治的头脑”为原则,充实、丰富“中国革命史”和“中国近现代史”课程的教学内容,并为教员讲解新课提纲,指导重新编写教材。
1994年—1996年,刘桂生在北京大学开设“中国近代思想史专题”“中国近现代史学思想史”等课程,吸引北京大学、清华历史系研究生共同听课,加强了两系之合作。
1990年—1991年及1995年,前往德国海德堡大学汉学研究所讲授“中国古代思想史”和“中国近代思想史”两门课程。1997年、2000年又赴美国、俄罗斯等国进行学术交流。他先后指导美国、德国、意大利、韩国等国学者和留学生多名。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人物评价
刘桂生先生热爱祖国,视野开阔,以扎实的学术功底得到国际学术界教育界的肯定,他是改革开放后国际学术交流的先行者。刘桂生先生为人正直,待人至诚,关爱学生,深受同事的尊敬和学生的爱戴。他淡泊名利,生活朴素,而于学术和思想,则孜孜以求,从不放松。他诲人不倦,甘为人梯,为中国之外新一代汉学家的成长做出贡献,对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发挥了重要作用。(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评)
从学术上看,刘桂生先生研究广泛、知识广博,对中、外、古、近现代史无所不通。在生活中,刘桂生先生也是一位慈爱的长辈。(历史学民族学教授、云南大学原副校长林超民评)
刘桂生在新文化运动史、五四运动史方面的成果尤为丰硕,是这一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的历史学家。(湖北经济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中心评)
人物纪念
2016年8月,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刘桂生教授八十华诞学术纪念集》。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5 21:11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