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恒椽,中国共产党的挚友,知名社会活动家,知名有机化学专家,第八、第九届
上海市政协副主席,民进上海市委第十、第十一、第十二届主委,
华东师范大学校务委员会原副主任、终身教授。
1949年9月考入上海
圣约翰大学,1952年10月转入
华东师范大学化学系学习,1953年9月毕业后留校工作。1953年9月至1986年1月历任
华东师范大学化学系助教、讲师、副教授。1986年1月至1993年2月历任
华东师范大学化学系教授、有机合成研究室主任、化学系系主任、化学系学术委员会主任、校务委员会副主任。1987年5月加入
中国民主促进会。1988年1月至1990年6月任民进上海市委副主委。1990年6月至1993年2月任民进上海市委主委。1993年2月至2002年6月任
上海市政协副主席、民进上海市委主委。2002年1月被
华东师范大学聘为终身教授。2002年6月至2003年2月任
上海市政协副主席。
刘恒椽同志曾先后担任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科技奖励、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上海市高校高级职称、上海青年启明星计划等十多个评审委员会的专家。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其个人简历已载入《中国名人大辞典》、《中国当代发明奖大辞典》、《科学中国人、中国专家人才库》中。
刘恒椽同志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理想信念。长期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肝胆相照、亲密合作。他自觉认真学习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拥护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做了大量工作。他在政协工作期间,认真履行职责,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反映社情民意,撰写和提交个人提案50余件,与他人合作提交提案40余件。其中,《全面清除
地方保护主义,以严肃执法维护法律的权威》等5件提案获得全国政协、
上海市政协优秀提案;《运用高质量提案,履行好委员职责》的提案,在全国政协九届二次大会上被列为全国政协首次推荐的大会必读文件材料。
刘恒椽同志是我国有机化学学科研究的带头人之一。他严谨治学、实事求是、勇于创新、成就斐然。在功能试剂的合成理论及其应用方面有深入系统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首创不对称-变色酸(双)偶氮磷(胂)酸型等系列试剂近三百余种。成功合成几十种特效综合功能的代表性试剂,顺利解决了长期困扰我国不能分别检测
稀土元素总量、
轻稀土元素和
重稀土元素的困难,使我国在稀土元素分析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稀土资源的开发利用。他对合成路线的制定、合成条件和操作作出关键性的改进,为同类衍生物的合成提供了有价值的科学依据。他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先后获得国家创造发明奖2项、国家教委优秀科技成果奖1项、国家经委和冶金部先进集体奖1项、国家机械工业部及机械科学研究院重大科研成果奖6项、上海市重大科技成果奖2项、上海市科学大会奖1项、上海市科技进步奖1项、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政策建议成果奖1项。他在功能试剂研究方面达到国内外领先水平,产生了重要学术影响。他的稀土元素、镁和铋的检测方法,被国家一机部和冶金部定为部颁标准试剂。
刘恒椽同志致力于高等教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五十多年。他专业基础理论深厚,开设有《有机化学》、《高等有机化学》、《有机合成设计》、《精细有机合成》、《特效有机显色剂》及《化学文献》等课程,其中《有机合成设计》、《精细有机合成》、《特效有机显色剂》三门为刘恒椽同志的创新课程,被列为
华东师范大学有机化学专业研究生的必修课程。他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显著,得到广大师生一致好评。他教书育人,言传身教,为国家培养了近20名研究生,为我国的教育事业作出了贡献。
刘恒椽同志担任民进上海市委主委期间,拥护党的领导,与党同心同德,同向同行。他立会为公,参政为民,作风民主、工作认真。他团结班子成员一起,努力抓好上海民进的思想建设,认真搞好政治交接,扎实加强组织建设,积极推进制度建设,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为上海民进的自身建设、积极履行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职能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在国内外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50余篇,在政协和民进的报刊上刊出会议报告、学习报告、纪念文章、宣讲团报告近40余篇,积极宣传我国的政治制度、政党制度和政协制度。团结和带领上海民进成员,进一步增强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定不移地走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信心和决心,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理想信念。
刘恒椽同志热爱祖国,光明磊落,爱憎分明。他谦虚谨慎,严于律己,与人为善,廉洁奉公。他生活俭朴,关爱家庭,家风严谨,对子女要求严格。刘恒椽同志的逝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十分敬重的好领导、好同志、好师长。他的高尚品质和对事业的奉献精神,将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开创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新局面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