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忱
中央党校文史教研部副教授
刘忱,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文学室主任。 1984年大学本科毕业后到中央党校工作。1998年晋升为副教授,2001年起任文史部文学教研室主任,2007年起任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当代文化。承担过中央党校中青二班、新疆班、西藏班、文化建设专题研讨班等主体班次课程及文艺学硕士生课程等。
工作经历
近年来讲过的讲题主要有: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与中国共产党的文化战略、.弱势群体的文化权利保障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20世纪中国文学的民族精神、社会热点与文学潮流、中国共产党的文艺思想与文艺实践。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学习时报》、《中共中央党校学报》、《理论动态》、《中国党政干部论坛》等报刊发表论文数10篇,参与编写各种著作4部。2009年曾获得“全国党校系统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90周年大会优秀论文奖”。
重要观点
谈莫言获奖
首先,莫言获奖是对其本人文学才华的肯定。才华是衡量文学最重要的尺度,正如普鲁斯特所说:“艺术家的良知,一部作品精神性的标准,是才能。”莫言无疑是中国当代最优秀、最勤奋和最有才华的作家之一,他丰沛奇峻的想象力、摇曳生姿的艺术结构力和汪洋恣肆的语言表达力,在当代中国作家当中堪称翘楚。莫言的作品最成功的地方,不仅在于他自己声称的“一直站在人的立场写作”,而且他把最日常的乡村生活,转化为小说艺术。他为之倾注全部心血的“高密东北乡”乡亲们的生老病死,是他所有艺术灵感的源泉和归属地。从《透明的胡萝卜》中饥饿少年对食物的渴望与想象,到《红高粱》中“我爷爷奶奶”睥睨日常伦理的野地狂欢,再到《白棉花》中青年男女性关系的压抑窒息,以及《蛙》中生育伦理与国家意志之间的冲突等,他的小说涉及的生活面林林总总,但最擅长的是把人物的基本生存意志放在与社会生活理性冲突矛盾当中来释放,他不妥协,也从不顾影自怜,他笔下的人物无惊无惧、无喜无忧,活出了一番超越了日常意义的自在境界。他笔下的美和丑、善与恶,都不是平面、狭隘的,都是某种具体情境中的独特表达。的确,莫言出身农村,生活底蕴丰富,但这只关涉他小说题材的选择,他在小说中触及人的困境和矛盾,写出了人类普遍性高度,这大概就是诺贝尔文学奖授予莫言的原因吧。
其次,莫言获奖开拓了中国人思考自己与世界关系的新视野。无疑,莫言的获奖,不应该只归功于莫言自己,翻译家的努力也功不可没。美国人葛浩文对莫言作品的天才般的领会和理解,并且把莫言作品一一再创造,才使莫言在世界文坛上渐露锋芒。这个现象让人们觉出了文化学上耳熟能详的“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说法不完整。事实上,仅仅是民族的,还不能说就是世界的。“民族的”与“世界的”之间,还有一个连接、沟通和转化过程,也就是说,民族文化需要寻找一条与世界连接的桥梁,让世界读懂自己,同时也让自己读懂世界。借莫言获奖的契机,中国人应该重新思考本民族文化与人类共通文化之间的关系,一个文化上成熟自信的民族当然应该以本民族的文化为骄傲,但骄傲不是封闭自己的借口,还必须懂得怎样与世界沟通,懂得尊重、欣赏别的国家、民族的文化;同时,更知道如何学习吸收别的国家、民族的优秀文化,与全世界各民族一起,共同建设和谐的世界文化。因此,作为一个大国,应该具有开放自信、从容淡定的气度,那种容不得异己、害怕批评的心态应该过时了。
再次,莫言获奖还在于唤起了我国公众文学生活的重建。中国社会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转型以来,文学生产创作和阅读方式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电脑、手机或影像文化产品扩展了公众的阅读空间。其实,无论在什么样的时代,总有人热爱文学、喜欢写作,无论用笔还是用电脑,甚至用手机阅读或写作。在市场经济时代,文学依然以各种形式顽强存在,只不过不再具有政治意义上的轰动效应。我国小说艺术水平逐步提高,也正以各种阅读方式普及,不少青年写手在网络上写作并产生巨大影响就是一个证明。这本是现代正常社会应有的状态,可能也因为这样,文学从社会生活的中心退守边缘了。实际上,是因为社会生活的分化,分化了文学阅读的层面,也让一些人失去了阅读文学的兴趣。最让人哭笑不得的是,有人一方面声称“不读文学书”,另一方面却痛心疾首地声讨文学:“为什么没有可读的文学书?”这真是怪事,不读怎么知道有没有可读的!在这种怪圈里,公众对文学越是缺少关注,对文学就越缺乏信心,文学就越是在大家眼里“没有什么可读的”,即便文学已经提高很多。这些情绪本来与文学无关,但文学很不幸地充当了大家的“箭垛”,简直躺着中枪!莫言的获奖,至少把公众与当代文学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可以让公众重新评估当代文学的水平,知道我们中国仍然有一大批成熟的作家和作品。让大家对我国的文学生产萌发出热情,鼓励热爱文学的青年去写作、去发现,去阅读,用文学去塑造自己。
最后,莫言的获奖对于提振中国当代文学的时代风气有积极作用。笔者对莫言小说虽不甚喜欢,但十分赞赏他小说的蕴含丰富,主题多重,他是一个难得的小说大家。阅读者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莫言小说很难套用一种或几种现成的结论、标准来解读。普通读者是一种标准,山东高密大栏乡的乡亲们是一种标准,诺奖评委会也只是一种标准。讨论、争议才是建构文学生活的最好途径。在莫言之后,还必须思考如何解决我国当代文学生产的种种难题。
谈文化人下乡
自近代以来,中国一直处于转型中,我们从一个封建老大帝国转变为一个现代化国家。自近代以来,中国中心话语是什么,我们有这样一个简单的变化。在面临西方列强不断入侵的情况下,中国的主流话语肯定和当时我们国家面临的主流情况相近。我们要求国家要努力,民族要解放,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初步的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情况下,国家及时在这里面提出了一个新的主流话语,就是实现四个现代化。这中间有一些挫折,文化大革命,还有什么大跃进等等文化斗争,政治斗争。
70年代的时候,我们把这样的话语已经明确,我们国家实现四个现代化,周恩来总理把这样的口号提出来的时候,获得了当时四届人大全场经久不息的掌声,可见中国人民对现代化的追求是何等强烈。现代化经过我们改革开放30多年,30多年以后我们发现我们的主流话语又发生变化,我们从追求现代化工业农业,到了党的十五大的时候,我们把现代化比较具体的划成了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三位一体到了党的十七大的时候就变成了四位一体,到了十八大的时候变成了五位一体,五位一体其实已经谈到了很重要的位置。我们国家要建设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社会五个现代化目标,我们把这个主题概括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现代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有话语方面的变化。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民间话语,就是党中央提出这样的话语以后,这样的话语和我们大众的需求心里相契合提出了简单的词,中国梦。总书记说每个人都有实现自己中国梦的机会,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机会,每个都要共享。这样的伟大梦想表现我们话语中有什么样的内涵?中国在危机的状态下提出来,我们实现现代化,这个现代化主题肯定就是打败敌人,打败前来入侵的敌人。这不再说我们自己的社会出了什么问题,中国的社会到明清以后出现的问题其实也是很多的。今天我们没有办法一一的细讲,打败敌人这是第一步。第二步做到现代化,就是为了向敌人看齐,为了我们不再挨打。向别人看齐我们概括为现代化,向别人看齐不是我们民族的梦想,对我们个人来说我不是说我这样的人,我这么笨,不像郑辉这么聪明,我一辈子也成不了他。刘红庆唱歌很好,我也不行,但是我说的比唱的好听。我不能成为他,我只能成为我只能成为自己,向别人看齐就是寻找民族自我。我们民族自我其实按照费孝通先生所说的,我们要寻找一种文化自觉。这个自觉其实就是一种自我的觉醒。自我觉醒就是说我们现在到了新的发展阶段,我们从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到现代化,到民族的伟大复兴,其实我们一直在寻找的就是我们自己的自己是谁。这个时候我们民族文化的意识突然复兴,或者说叫做觉醒,这是我们的思路上的变化。这是建设路径的变化,中国追求工业化,工业化我们党中央提出了两个两百年的伟大构想,到200年的时候我们有什么样的构想。这个构想我们还是要工业化为主,我们发现了很多的问题,我们不能把农村完全的甩掉,这是绝对不对的。没有哪一个国家说把农村都消灭掉建设城市,这是不可能的,不管从历史上还是从别国家的经验来看,就是张孝德老师说的,农村安、社会安,农村治国家治。我们国家提出城镇化的建设规划,其实我们提出来的还有一个口号,建设城乡一体化。城乡一体化我们很多的干部理解不到位,被我们现代话语搞乱,脑子有点不太好使。他们认为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就是城乡一样化,就是走过了一村又一村。这里还有一种变化,在这个变化的过程中我们现在发现对农村的认识是不够的,在城镇化的过程中我们对农村的认识不够。
但是城镇化可以加速社会发展,大的历史背景来看城镇化是我们无法逃避的,无法避免的过程。我们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城镇化的一种社会财富急剧积累,这是离中国梦越来越近而不是越来越远。只不过在这个过程我们丢失了自己不应该丢的东西,就是走着我们不知道出发和目的是为了什么,我们现在要回到自己。所以我们的城乡一体化我还是借鉴了周老师的意见,城乡一体化不是城乡一样化,不是互相抹杀与对立,不是互相遮蔽,而是互相支持,互相学习,让城乡文化的优势进行互补。刚才刘红庆老师也批评我,我觉得现在说我们城里人就像昨天说书法家似的,你才是书法家,你全家才是书法家。咱城里不见得都是那样,城里人也是有优点的,我们应该让城市和乡村优势互补,互相支持,达到一种共利共赢的新阶段。我们在中央党校有这样的老师,每次看到这样的老师都会跟他进行一番决斗。因为有了五四以后的新文化经过了马克思主义和现代文化的洗礼,这样的一段时间,我们中国从一个古代国家转变为现代国家。从封闭国家转变为开放国家,在这样的一个曲折历史进程中,这个历史进程让我们发现了我们自己原来还有五千年的文明家底。这个家底其实就是我们中国人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的底气,有了这样的底气,我们看近代以来为什么那么多的民族都在西方列强的气势汹汹的进攻下没有了,找不到了,不存在,中国为什么存在。因为我们的文化没有断,我们的文化没有亡,原来自己还有这么灿烂辉煌的文化,所以这才是我们真正的家底。我们今天在这讨论乡村问题,讨论乡村文化问题,讨论我们的传统文化问题,就是要好好的珍惜我们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家底。
参考资料
刘忱副教授.中共中央党校.2013-09-05
中央党校文史教研部副教授 刘忱.中共中央党校.2012-12-10
最新修订时间:2024-08-31 13:50
目录
概述
工作经历
重要观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