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岱(?-192年),字公山,东莱牟平(今山东福山西北)人,汉室宗亲,
刘舆之子,
刘繇之兄,
汉末群雄之一,官至侍中、兖州刺史。
刘岱曾被举为
茂才。后来,
陶丘洪又向刺史推荐刘岱之弟
刘繇,请举他为茂才,刺史问:“前年已举公山,为何又要举正礼呢?”陶丘洪说:“如果使君前举刘公山,后荐刘正礼,正所谓驾御两匹如龙的骏马,在千里长途上驰骋,不也可以吗?”
汉灵帝
刘宏时,朝廷为铸铜人,加税征收,百姓贫苦。乐安太守
陆康上书劝谏,却遭到陷害,被刘宏下令以槛车征回京,交由廷尉治罪。时任
侍御史的刘岱考核其事,上表解释,才使陆康得免于难。
中平六年(189年),刘宏去世,
董卓入京专权,用尚书
周毖、城门校尉
伍琼等人之言,拜侍中刘岱为兖州刺史。刘岱虚己爱物,为士人所附。
张邈、刘岱、孔伷、桥瑁、张超五人会于酸枣县,设坛场,共立盟誓。会盟期间,张邈把
臧洪介绍给刘岱、孔伷,两人都对臧洪亲善。
当时袁绍屯河内,袁术屯南阳,孔伷屯颍川,韩馥在邺城,张邈等人屯酸枣。二月,董卓下令迁都长安,焚烧宫室,董卓自己仍然留在
雒阳。
刘岱又与袁绍、
公孙瓒和亲,袁绍让自己的家眷居住在刘岱的居所,公孙瓒也派部下的从事
范方率军协助刘岱。此后袁绍与公孙瓒有了矛盾,公孙瓒在击破袁绍军后便让刘岱与袁绍断绝来往,又对范方说:“假如刘岱不把袁绍的家眷赶走的话,你就率军回来。等我灭了袁绍,就要攻打刘岱了。”刘岱为此连日不能决断,他的别驾
王彧告诉刘岱不如去询问
程昱。于是刘岱召见了程昱,向他询问计策,程昱劝说刘岱不如帮助袁绍,刘岱听从了他的计策,范方率兵回见公孙瓒,还未到达,公孙瓒就被袁绍打败了。刘岱表程昱为骑都尉,程昱称疾不受。
初平三年(192年)四月,青州黄巾军攻打
兖州,杀死任城相
郑遂,转入东平。刘岱打算派兵迎击,
鲍信劝阻说:“如今贼兵有百万之众,百姓惶恐震惊,士兵毫无斗志,不可抵挡,我看贼人兵眷混杂,前后相随,贼军中也没有辎重粮草,只是以掠夺维持生计。如今对策,不如让部队养精蓄锐,先采取坚守,贼众想战不得,想攻又不能,等其气势低落,然后选拔精锐士卒,就能打败他们了。”刘岱不采纳鲍信的意见,坚持出战,结果兵败被杀。
陶丘洪:“若明使君用公山于前,擢正礼于后,所谓御二龙于长涂,骋骐骥于千里,不亦可乎?”
群雄起兵讨董卓时,刘岱曾给
韩馥手下的治中从事
刘子惠写信,声称韩馥放任董卓不管,等董卓死后就应该回军讨伐他。刘子惠把这封信交给韩馥,结果差点被韩馥处斩。
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中,存在两个同名同字不同籍贯的刘岱,即兖州刺史东莱牟平人刘岱与司空长史沛人刘岱,所述有关两人的事迹混淆不清,前后矛盾。到了毛批《三国演义》,索性将东莱牟平刘岱之前被杀一事删除,进而把沛国刘岱之事系于其身上,成了兖州刺史刘岱一人的事。
初平元年刘岱讨伐董卓,刘岱时为
十八路诸侯的第四镇,后与
桥瑁借粮,桥瑁不借,刘岱怒而杀之,尽收其兵。后来曹操取兖州,刘岱降于操,曹操用为偏将(依附曹操一事仅见毛批,不见嘉靖本)。后来,
曹操命他为前军,同后军
王忠引兵五万,虚打曹操旗号,攻打徐州。被张飞生擒,刘备将他与王忠释放。回许都后,被曹操黜罢爵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