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士奇,号六如,湖南省凤凰县水打田乡水田村人,生于道光十五年(1835年),因病殴于光绪二十年(1894年),官至贵州提督、四川提督。作为筸军代表人物,毕生致力于清剿太平天国起义军、平定捻军和肃清贵州苗民起义。摇摇欲坠的清王朝因为有了这等敢于拼命、临阵搏杀的忠勇之士,才得以所谓“同治中兴”而苟延残喘几十年。同治七年(1868年),刘士奇提出将朝廷积年欠发军饷四十二万五千二百七十七两悉数报捐给朝廷,以增加凤凰厅的文武学额。此举促进了凤凰教育发展,为地方人才培养作出了巨大贡献。民国第一任总理、著名社会活动家和慈善家熊希龄成为了首批受益者。
人物简介
刘士奇,号六如,湖南省凤凰县水打田乡水田村人,生于道光十五年(1835年),因病殴于光绪二十年(1894年)。
人物事迹
咸丰四年(1854年),正月闹元宵,刘士奇参与跳茶灯(当地民间曲艺),由于饥饿难忍,独自偷吃堂屋桌子祭祀祖先的供品,被同宗长辈看见当众责骂。为此,他羞愧难当,一气之下身着戏装扭头就走。其时,正值镇竿镇招兵征剿太平军,他闻讯便前往投军谋食,入伍后于长沙稍事训练,调赴江浙一带与太平军作战。在战斗中因敢于拼命,屡立战功,职位一再得到升迁。
咸丰五年(1855年),刘士奇由行伍调剿江南窜逆,攻克镇江、扬仪(扬州、仪征),被荐保蓝翎千总。后收复瓜洲、江浦、永安等地,奉旨赏换花翎,以守备用。
咸丰十年(1860年),忠王李秀成会同英王陈玉成与和春、张国梁率领的清军苦战九昼夜,结果清军大败。太平军以破竹之势在两月之内连克丹阳、常州、无锡、江荫、宜兴、长兴、吴江、平望、嘉兴、昆山、太仓等名城重镇。此时,上海已形同孤岛,岌岌可危。江苏巡抚薛焕急求救兵,由此刘士奇被征调薛焕部驻防上海。
同治元年(1862年),为加强上海防务,应上海官绅要求,李鸿章受恩师曾国藩委派,从湖南统带数营湘军乘船至上海创建淮军。李鸿章接替薛焕任江苏巡抚后,本着“就地淘洗”“择将而使”的原则,精简薛焕所部扩充淮军。刘士奇以游击衔(从三品)入李鸿章之淮军体系,随李鸿章东征西讨立下赫赫战功。
同治三年(1864年),刘士奇率“奇”字营冒着太平军炮火及滚木擂石,顶着尸体爬城,首先攻进天京天王府。各路官兵夺得文物财宝无以统计。据说,洪秀全的“虎皮宝座”被刘土奇夺得。刘士奇攻城有功,蒙赏“奋勇巴图鲁”,加总兵衔(正二品)。太平天国灭亡后,刘士奇在苏州、无锡、常熟一带征讨太平军余部,作战身先士卒,多次负伤,获赐二品封典,以总兵简用。不久率军收复省城苏州,旨加记名简放提督,分统各军。同年,赏赐黄马褂、提督衔(从一品),任古州总兵。
同治五年(1866年),江苏、浙江已为淮军收复,惟江西、安徽尚有少量太平军。湘军鲍超、左宗棠仍在率部征战。淮军诸将分守各域以征剿捻军为首任。李鸿章亲督奇军马步八营自徐州拔营入豫驻扎归德至周家口一带。
同治六年(1867年),刘士奇回到阔别多年的老家水打田乡养病。期间,刘士奇倍感家乡教育落后,人才凋零,心急如焚。
同治七年(1868年),刘士奇以提督衔赴贵州古州镇总兵任,并与原部伍将领商议,提出将朝廷积年欠发军饷四十二万五千二百七十七两悉数报捐给朝廷,以增加凤凰厅的文武学额。此举促进了凤凰教育发展,为地方人才培养作出了贡献。众所周知的民国第一任总理、著名社会活动家和慈善家熊希龄成为了首批受益者。
同治八年(1869年),刘士奇奉旨署贵州提督。
同治十年(1871年),李鸿章起用刘士奇统兵主战,刘士奇重招淮军旧部,分兵三路一举攻下贵定、都匀等处。至此,贵州境内苗民起义一律肃清,龙颜大悦,赐刘士奇头品顶戴,再赐勇号“额腾伊巴图鲁”。同年,诏赐“金星起秀”匾额,称赞其“武官办文官事”。刘士奇成为了当时凤凰厅品衔最高武官。
光绪三年(1877年),因母亲去世,回原籍守制三年。同年,将“金星起秀”匾额携刻于青光石上,镌嵌在水田村三房岩大门之上,并保留至今。
光绪六年(1880年),刘士奇守制期满赴京复命,路过天津拜见李鸿章。此时,李鸿章已是集军事、外交于一身的铁腕人物,一心想留用刘士奇帮助筹建北洋水师。随后不久一道圣旨却将刘士奇调赴四川任建昌镇总兵,后升任四川提督。
光绪二十年(1894年),刘士奇因伤病发作逝于任所,时年五十九岁。奉旨运回祖籍水打田乡安葬,沿途官府接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