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几年前,刘坤铭从香港到
加拿大、美国念中学、大学,1981年,他学成回到香港发展,最初进入电信行业,后来扩张到餐饮、旅游、地产行业,他甚至用很短的时间在世界各地先后开了20多
家餐厅酒家,一时做得顺风顺水。1997年,
东南亚金融危机席卷香港,股票和地产投资遭受重创,虽然刘坤铭没有直接在这两大板块投资,但急于扩张的他在台湾和美国一口气收购两家比自己
电信公司更大的公司,资金陷入紧张,同时由于移动电话更新换代太快,研发也一时难以跟上,这两项投资最终让他背起沉重的包袱。
这个
行业投资失败了,刘坤铭开始冷静起来,他发挥潮州人善于应变的能力,逐渐将投资重心转到旅游、娱乐行业。随着
香港回归和
经济政策的调整,
香港经济重新复苏,刘坤铭也逐步走出低谷,重创辉煌。
“我觉得在人生低潮的时候,不要气馁灰心,相信自己能解决困难,要加倍努力,无论结果怎样,都要倾情投入,努力去做,至少能给自己一个交代。在困难的时候,不要钻牛角尖,别把自己绷得太紧,放松一点,拥有一颗
平常心,这是很重要的。还有家人、朋友的支持,给自己很多力量”,他说,经历过挫折之后,人会变得成熟一点,对人对事的看法也会不一样。回想起来,跟年轻时的想法很不一样了。
经过20多年磨练的刘坤铭变得更加敏锐,心态也从容起来。他每个月仅有一半时间在香港,他把更多的时间花费在商业活动和社团服务上面,事业进入稳健发展期。家庭事务和3个孩子的教育,则由太太
罗霖打理。
“随着中国大陆人民
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娱乐、旅游、地产行业的发展空间很大很大,只要能在这里看到人家不能看到的东西,就能很好的发展起来。”
虽然经历了
亚洲金融风暴的波折,但他依然坚持认为,年轻人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往坏的方面想太多,要积极一点,困难不是冲着你一个人的,很多时候
船到桥头自然直。对于自己,他笑称“依然年轻”,只是多了几分淡定。近几年除了香港,他的触角一直延伸到内地,甚至远离香港的黑龙江也成为他的投资地。
“黑龙江跟
俄罗斯很接近,发展空间很大,那里有欧陆的风土人情,我感觉去不同的地方尝试不同的感觉还是蛮好的。”
他告诉记者,几个孩子很早就送入
国际学校,英语讲得很好,普通话也能说,但
潮汕话就不会说了,我会尽可能把一些
潮汕的资料说给他们,让他们多一些对家乡的了解。海外有很多潮汕人已经不会说潮汕话了,但是家乡情结还在,这像是在血统里天生就有的,只要说自己是潮汕人,大家都会很团结,都有回报家乡的冲动。
刘坤铭的名片上除了商业方面的头衔外,还有很多
社会团体的头衔,医院、交通、武术都有涉及。他坦承,接受这些“职务”有些是因为兴趣,更多的是感情和责任,因为很多社团是年轻时候自己亲自创立。比如香港
艾滋病基金会是自己20年前创立,当时世界上还不大敢谈这个病的时候,他和另外二个青年人就已经在筹备设立一个基金会。
“我以前管理过一个医院,担任医院的主席,对艾滋病了解比较多,感觉艾滋病在未来是一个比较麻烦的病,感到很多病人和病人家属都会受到社会的歧视。”后来三位年轻人成功游说香港政府和马会各出资1500万使得艾滋病基金会顺利注册成立。“这个基金会做得很不错。”
除了出席
艾滋病慈善活动、到地方参政议政,他在潮籍社团方面发展上也投入较多精力。著名的
国际潮青联谊年会,就是十几年前由他和另外几位潮籍青年侨领共同创立,已经发展成规模仅次于
国际潮团联谊年会的世界性华人青年联谊组织。2008年3月28日,在
曼谷举行的第五届国际潮青联谊年会上,刘坤铭高票当选为第三届国际潮青联合会理事长。此前他已经担任这个组织的秘书长职务多年。他希望在自己任期两年里,能够完成会章的修改,让更多的会员加入,取得更多会员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