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公武(1903~1988),“马日事变”后,刘公武因遭通缉转移到九江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革命军日报》编辑,后出走南洋。民国17年2月抵新加坡,旋即至马来西亚任教。18年初去柏林大学留学。20年任南洋华侨中学校长。后辞职归国。21年在北平与李连山创办一小型毛纺厂。22年9月,投奔冯玉祥,任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总部上校随从秘书兼干部学校总教官。是年秋,任国民党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特训班政治教官、总教官。25年底调任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武汉分校政训处上校处长。25年9月任武汉第二分校政治部少校主任,主办《武冈战斗日报》,自任社长。28年4月兼任武冈县县长。29年8月任军政部西南游击干部训练班政治部少将主任。31年7月任重庆中央训练团党政高级班教务组组长。32年任三青团中央团部宣传处副处长、社会服务处副处长。33年夏任湖北省政府委员兼三青团湖北支团部干事长。35年夏任湖南省政府委员兼秘书长、民政厅厅长。37年7月辞去民政厅厅长之职,专门协助程潜从事和平运动。1949年8月1日,刘公武陪同人民解放军和谈代表李明灏面见程潜,程潜委他为湖南地方和谈代表团五人代表之一。8月4日参加通电签名起义,6日,随李明灏去长沙郊区东屯渡迎接解放军谈判代表入城。
人物生平
刘公武,又名庚舜,字耕芜。1903年4月诞生于湖南省华容县城,幼读私塾,青年时代,就读于长沙明德中学,湖南省立第一中学,上海沪江大学,上海复旦大学。民国14年(1925)在复旦大学读书时担任学生会执行委员长,参加了反帝反军阀的“五卅”运动,并组织罢课斗争,不久被学校勒令退学回到华容。15年秋,他被选为国民党华容县党部常委,与共产党员何长工等合作共事,积极发动和领导农民运动,支援北伐战争。16年“马日事变”,被迫离开华容,辗转到了武昌、九江,担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革命军日报》的编辑。不久又被迫去新加坡、马来西亚教书。在此期间,他参加反英反殖民活动,引起英殖当局对他的注意,只好再去德国柏林大学留学。18年,在德国参加成仿吾等组织的社会科学研究会,学习与研究马列主义。20年,应陈嘉庚之邀,再去新加坡出任南洋华侨中学校长。“九一八”事变、“一二八”抗战等事件发生后,刘公武激于爱国热情,动员师生捐献钱物,并致电抗日战士,—随后毅然回国,投笔从戎。22年,投奔冯玉祥将军的抗日部队,在张家口任抗日救国同盟军总部秘书兼干校政治总教官,积极参与领导、训练抗日救亡学生工作。23年后,他相继担任中央军校第二分校政治部少校主任等职,并主办《武岗战斗日报》,宣传抗日。28年他兼任武岗县长,积极从事清剿土匪,安定地方,发展农林业和保护古迹等工作。他深谙民情,为政廉洁的作风,深得当地人民的拥戴。29年8月,任军政部西南游干班政治部主任,中训团党政高级班教务组长和主任秘书,湖北省政府委员等职。34年5月,出席国民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后随王东原来湖南,任湖南省政府委员兼秘书长、民政厅长等职。37年当选为国大代表。他曾对国民党有过一些希望。同年三月,他以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国大代表的身份,在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和监察委员联席会议上慷慨陈词,敦促国民党还政于民,清除腐败,以国家民族生计为重。但事与愿违,由此他终于抛弃幻想,谢绝担任一些军政要职,回到湖南,协助程潜将军推动和平运动。他先后担任“湖南人民和平促进会”、“湖南各界人民争取和平联合会”、“湖南人民自救委员会”、“湖南救灾委员会”常委兼总干事。他与唐生智、仇鳌等人提出湖南人大团结,不设防,不备战,反对内战,反对征兵征粮,实行“自保自救”等口号;并团结在野的国民党中上层人士,积极从事和平自救运动;与在长沙的一些中上层人士,组织工作小组,在中共地下党省工委的指导下,推动和平运动。38年8月,担任湖南和平谈判代表,参加通电签名起义,接着随李明灏去长沙郊区东屯渡迎接解放军四野谈判代表入城,为湖南的和平解放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刘公武对国家的前途充满了希望,真正做到了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风雨同舟,患难与共,近四十年如一日。 一九五二年,他率领一支工作队,深入湘南,参加土改,圆满完成了任务。抗美援朝期间,他毅然将十七岁的长子送到朝鲜前线,并将家中的一点积蓄全部捐献给国家。为华容一中添置图书、教学仪器他就捐赠了9两黄金。国家三年困难时期,他不要政府给他的特殊照顾,坚持与人民共患难。担任省参事室副主任后,组织上准备给他在机关分配一套四室一厅的住房,但他坚决不要。党和政府给他享受副省级住房、医疗待遇,可是他仍居住在原来的一套居民宿舍内不肯搬家。
刘公武担任历届省政协常委,又长期担任民革湖南省委、省政府参事室的领导职务。他关心国家大事;对党和政府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及湖南的建设,提出了一些好的‘意见和建议,受到省委领导的赞扬。
刘公武特别关心祖国的统一大业。在对台和海外统战工作中,坚决执行党的政策,做了大量的有成效的工作。他在病重住院期间,还念念不忘祖国的统一,在病榻上还热情接待了从台湾来大陆探亲的好友多人。他对爱国统一战线的巩固和发展也做了不少有益的工作。他以求实存真的精神,撰写了不少有价值的文史资料。